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表面变形对润滑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1 23:05
与传统的金属轴承相比,不仅水润滑轴承的工作介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且其衬层弹性模量一般较低,即使在轻载下,水润滑轴承表面变形相对水膜厚度也是不能忽略的,研究其润滑性能就不能不考虑轴承的表面变形。影响水润滑轴承表面变形的因子有很多,包括载荷、转速、衬层厚度、硬度等。目前对其研究还不完善,在理论和实验方面均需要进一步完善水润滑轴承表面变形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理论与实验对不同塑料合金层厚度、硬度水润滑轴承润滑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本文完善了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表面变形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理论研究。采用了能分析塑料合金层厚度的简化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编制了计算程序,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和算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绘出了不同塑料合金层厚度、弹性模量水润滑轴承的压力曲线、膜厚曲线和承载能力曲线。从这些曲线可以看出: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表面变形使轴承压力显著较低,水膜覆盖更广,承载能力减小;塑料合金层厚度增大,水膜压力减小,水膜厚度增加,水膜覆盖更广,承载能力减小;塑料合金层弹性模量增大,水膜压力增大,水膜厚度减小,水膜覆盖更少,承载能力增大。其次,以摩擦系数为性能指标对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UHMWPE与其他材料的耐磨性比较
图 1.2 几种常见工程塑料的冲击强度比较.2 Compare of impact intensity among the common engineering聚乙烯的冲击强度在现有塑料中最高,即使在-70℃1.2 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冲击强度与其他几种常见聚乙烯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能,摩擦因数小,它的PTFE)相媲美。聚乙烯的吸水率在工程塑料中是最小的。这是由于碳氢元素组成,分子中无极性基团,所以吸水率极中也不会因吸水而使尺寸发生变化[22],同时也不会
图 2.5 硫化历程图Fig.2.5 Course graph of vulcanization 焦烧阶段 2.5 中 ab段是热硫化开始前的延迟作用时间,相当于硫化反应中的诱导期烧时间。它的长短关系到生产加工安全性,取决于胶料成分,主要受促进。在损伤过程中,胶料受热的历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于 BTG 塑料合金具有热积累的特性,所以胶料的实际焦烧时间包括操作 A1和剩余焦烧时间 A2。操作焦烧时间是指塑料合金加工过程中由于热积消耗掉的焦烧时间。(它取决于加工条件,如胶料混炼、热炼及压延、压出件)。剩余焦烧时间是指胶料在模型中加热时保持流动性的时间。在操作焦剩余焦烧时间之间无固定界限,它随胶料操作和停放条件而变化。一个胶工次数越多,操作时间越长(如图 2.5 中 A1所示)就会缩短剩余焦烧时间( 中 A2所示),也就是减少了胶料在模型中的流动时间。因此一般的胶料都免经受多次机械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现状与展望[J]. 付林,朱淑槐. 化工技术经济. 1999(01)
[2]平板硫化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于洪林. 橡胶技术与装备. 1995(05)
本文编号:3013587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UHMWPE与其他材料的耐磨性比较
图 1.2 几种常见工程塑料的冲击强度比较.2 Compare of impact intensity among the common engineering聚乙烯的冲击强度在现有塑料中最高,即使在-70℃1.2 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冲击强度与其他几种常见聚乙烯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能,摩擦因数小,它的PTFE)相媲美。聚乙烯的吸水率在工程塑料中是最小的。这是由于碳氢元素组成,分子中无极性基团,所以吸水率极中也不会因吸水而使尺寸发生变化[22],同时也不会
图 2.5 硫化历程图Fig.2.5 Course graph of vulcanization 焦烧阶段 2.5 中 ab段是热硫化开始前的延迟作用时间,相当于硫化反应中的诱导期烧时间。它的长短关系到生产加工安全性,取决于胶料成分,主要受促进。在损伤过程中,胶料受热的历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于 BTG 塑料合金具有热积累的特性,所以胶料的实际焦烧时间包括操作 A1和剩余焦烧时间 A2。操作焦烧时间是指塑料合金加工过程中由于热积消耗掉的焦烧时间。(它取决于加工条件,如胶料混炼、热炼及压延、压出件)。剩余焦烧时间是指胶料在模型中加热时保持流动性的时间。在操作焦剩余焦烧时间之间无固定界限,它随胶料操作和停放条件而变化。一个胶工次数越多,操作时间越长(如图 2.5 中 A1所示)就会缩短剩余焦烧时间( 中 A2所示),也就是减少了胶料在模型中的流动时间。因此一般的胶料都免经受多次机械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现状与展望[J]. 付林,朱淑槐. 化工技术经济. 1999(01)
[2]平板硫化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于洪林. 橡胶技术与装备. 1995(05)
本文编号:3013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01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