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齿差传动多齿弹性啮合效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06:37
少齿差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强,体积小,结构简单等诸多优点,在很多领域已得到了应用。少齿差齿轮传动,由于相邻齿廓工作面间的间隙非常小,在足够大的载荷作用下,齿对的弹性变形有可能大于工作齿廓面间的原始间隙,这些齿对就要发生接触并同时分担载荷,使得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这种由弹性变形引起多齿承载使齿轮承载能力提高的现象称为多齿弹性啮合效应。因此,进行少齿差齿轮传动的多齿弹性啮合效应的研究,对提高少齿差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缩小齿轮和整机尺寸,降低制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轮齿弹性变形、法向啮合刚度、基节误差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多齿弹性啮合效应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实验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误差影响的研究中,将基节误差按正态分布计入齿廓面间的间隙,通过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对不同误差分布的大量齿对、大量齿轮副的啮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节误差使得多齿弹性啮合效应对齿轮副承载能力提高的积极作用打了很大的折扣。针对误差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补偿方法来弥补齿轮副的承载能力的下降,即用过载的方法使轮齿根部预先形成塑...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心轮固定的K-H-V
构件固定的K-H-V
图 1-8 齿廓间隙 图 1-9 多齿弹性啮合效应为方便后面章节的论述,本章节给出多齿弹性啮合效应主齿对的定义,即忽略轮齿的弹性变形时在啮合线上单齿啮合区啮合的轮齿对。它也就是产生多齿弹性啮合效应时,同时接触的各齿对中受载最大的轮齿对(中间的一对齿)。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圆柱齿轮加工误差分布规律的研究[J]. 庞庆,柏永新. 机械传动. 2004(01)
[2]少齿数差内啮合齿轮的强度计算[J]. 舒小龙,夏齐霄. 机械设计. 2002(10)
[3]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实际接触齿数及载荷分配的研究[J]. 朱才朝,黄健,唐倩. 中国机械工程. 2002(18)
[4]K-H-V型少齿差减速器齿轮啮合可视化建模与分析[J]. 叶志刚,邹慧君,周双林,汪萍,侯慕英.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2(02)
[5]内齿行星齿轮传动受力特性的研究[J]. 张淳,梁治国. 机械传动. 2000(03)
[6]三环减速器表面噪声的实验[J]. 朱才朝,秦大同,洪沙,冉振亚,谢永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7]三环减速器均载机构及其动力学分析[J]. 梁永生,李华敏,辛绍杰,李瑰贤. 机械设计. 2000(02)
[8]三环减速器的运动副间隙对动力学的影响[J]. 朱才朝,秦大同,刘清友,谢永春. 农业机械学报. 2000(01)
[9]减小三环减速器振动的试验研究[J]. 朱才朝,秦大同,韩西,刘清友. 农业机械学报. 1999(04)
[10]平动齿轮机构重合度的分析[J]. 张春林,姚九成,黄祖德(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8(06)
博士论文
[1]三环传动弹性动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杨建明.天津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三环传动弹性啮合效应的研究[D]. 应广驰.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14245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心轮固定的K-H-V
构件固定的K-H-V
图 1-8 齿廓间隙 图 1-9 多齿弹性啮合效应为方便后面章节的论述,本章节给出多齿弹性啮合效应主齿对的定义,即忽略轮齿的弹性变形时在啮合线上单齿啮合区啮合的轮齿对。它也就是产生多齿弹性啮合效应时,同时接触的各齿对中受载最大的轮齿对(中间的一对齿)。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圆柱齿轮加工误差分布规律的研究[J]. 庞庆,柏永新. 机械传动. 2004(01)
[2]少齿数差内啮合齿轮的强度计算[J]. 舒小龙,夏齐霄. 机械设计. 2002(10)
[3]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实际接触齿数及载荷分配的研究[J]. 朱才朝,黄健,唐倩. 中国机械工程. 2002(18)
[4]K-H-V型少齿差减速器齿轮啮合可视化建模与分析[J]. 叶志刚,邹慧君,周双林,汪萍,侯慕英.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2(02)
[5]内齿行星齿轮传动受力特性的研究[J]. 张淳,梁治国. 机械传动. 2000(03)
[6]三环减速器表面噪声的实验[J]. 朱才朝,秦大同,洪沙,冉振亚,谢永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7]三环减速器均载机构及其动力学分析[J]. 梁永生,李华敏,辛绍杰,李瑰贤. 机械设计. 2000(02)
[8]三环减速器的运动副间隙对动力学的影响[J]. 朱才朝,秦大同,刘清友,谢永春. 农业机械学报. 2000(01)
[9]减小三环减速器振动的试验研究[J]. 朱才朝,秦大同,韩西,刘清友. 农业机械学报. 1999(04)
[10]平动齿轮机构重合度的分析[J]. 张春林,姚九成,黄祖德(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8(06)
博士论文
[1]三环传动弹性动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杨建明.天津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三环传动弹性啮合效应的研究[D]. 应广驰.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14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01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