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用于振动料斗设计的专家咨询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12 03:10
  振动料斗是使用最广泛的送料装置,对自动生产系统的成本及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工业领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对振动料斗进行更加高效快捷的设计。在振动料斗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料斗中滑道机构的设计。滑道机构是零件自动定向的装置,在滑道的出口,零件都以一定的姿态输出到装配线,现有的设计主要是依靠设计者的实践经验,而无成熟的理论。面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为所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做了很多努力。振动料斗整理的零件纷繁复杂,但是零件的形状特征和姿态特征具有相似性。本文通过引入成组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分析研究了零件的分类编码、姿态概率、定向机构编码及有关计算机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了振动料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为设计人员的料斗设计提供引导和帮助。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利用成组技术的相似性原理,将其应用于振动料斗的滑道机构设计,通过成组技术中的编码方法,将特征相似的零件归类成组,改进已有编码系统,提高设计效率。2.在现有编码系统的基础上,加入零件姿态特征编码,使编码包含更加完备的零件信息;将编码原理应用在滑道机构的分类,并使零件编码和滑道机构编码紧密结合起来,...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用于振动料斗设计的专家咨询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1直槽式电磁振动料斗器

电磁振动料斗,圆盘式


图 1-1 直槽式电磁振动料斗器 图 1-2 圆盘式电磁振动料斗的结2.圆盘式电磁振动料斗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 1 为一种中小型的斗式电振料斗。其基本的结构由下列几部份组成:料斗振板弹簧 2、底座 1、激振电磁装置 4 和橡胶减振弹簧(底座下面)等组成[2]。当电磁铁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后,料盘被带动,作小振幅高频率的上下往复并通过倾斜安装的支承弹簧同时产生微振幅往返扭振。零件在惯性力、重力和摩综合作用下,沿料盘内壁的螺旋滑道向上移动,滑道上设置了一系列的定向机构件上移过程中通过定向机构自动定向,然后由料盘上部出口处进入输料槽,送往置。通过改变电磁铁线圈的输入电压,可以调整料盘的振幅,进而调整料斗的送3.振动料斗的优点①送料和定向过程中没有机械搅动,撞击和强烈的摩擦作用,因此一般不致件料的精度和加工表面,也不会产生堵塞现象,对于已经加工的件料,以及薄壁脆性制件使用这种料斗是很合适的。②定向容易,通用性强,输送形状特征不相同的件料,只要更换定向元件,斗的其它结构都可采用。

视图,振动料斗,滑道,料斗


图 1-3.1.2 振动料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振动料斗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棘手的问题:料斗滑道中向机构(也称滑道机构)的设计。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难点:1.对于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相应的定向机构几乎难以用通常的视图来表达,在实制造过程中,振动料斗的滑道设计是一种手工化的设计方式,主要是依靠设计者的实经验,而理论还不成熟。设计的过程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局限性,所以设计周期非常长计效率低下。2.当代的许多理论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这里尚未显示其威力,国外常把零件定传输方法及相应的定向机构作为企业的专门技术(Know —How),甚至“黑色艺术”Black Art)。每一个零件的料斗设计都要单独计算,单独设计并调整,没有柔性,适性很差[2]。.1.3 课题来源面对振动料斗设计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料斗滑道设计全靠有经验的工人手工生产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参数化的机械产品尺寸变型设计研究与实现[J]. 吴伟伟,唐任仲,侯亮,王正肖.  中国机械工程. 2005(03)
[2]电磁振动料斗上料速度的试验研究[J]. 林颖,马志军.  现代制造工程. 2004(05)
[3]Excel工作表驱动Solid Edge三维模型的VBA设计技术[J]. 李世国,李强,卜莹琼.  机械设计. 2004(04)
[4]机械产品柔性模块化设计知识库系统的研究[J]. 侯亮,唐任仲,徐燕申,张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1)
[5]振动料斗智能选型系统的研究[J]. 张燕萍,杜玉明,刘炳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3(04)
[6]物理效应引入法求解振动料斗设计中的综合技术功能[J]. 杜玉明,郑江,唐纪萍,刘炳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0(08)
[7]振动料斗的研究状况与前景展望[J]. 韩良,徐卫良.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1999(01)
[8]电磁振动料斗的工作特性分析[J]. 周家春.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1998(03)
[9]小零件自动送料的方位概率及定向[J]. 李月华,刘春光.  天津大学学报. 1993(06)



本文编号:3030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030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