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度提升树的回转体测量系统误差补偿
发布时间:2021-04-09 23:34
为提升回转体内径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解决测量误差补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提升树(GBDT)的回转体测量系统误差补偿方法。以自主研制的回转体内径测量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其主要误差来源,然后测量标准件得到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分别使用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对测量系统误差进行建模和补偿,最后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梯度提升树的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和稳定性,能有效提高测量的精度,使测量误差从4.7μm减小至1.2μm,误差减少了74.5%,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文章来源】: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Z轴导轨系统及角运动误差示意图
利用Renishaw公司生产的XL-80激光干涉仪测量回转体内径测量机不同高度的角运动误差,如图3所示。控制Z轴从坐标零点向下运动,每移动2mm记录一次该高度下Z轴Y方向上的角运动误差。图4为回转体内径测量机Z轴在垂直高度上Y方向上的部分角运动误差。测量标准工件不同高度上的内径值(该高度范围涵盖实际工业测量中的高度范围),每一高度测量10次取均值,16个高度截面下误差值如图5所示,对比发现不同高度上的测量误差与测量机Z轴在不同高度上Y方向上的角运动误差有十分强的相关性,所以测量高度可以作为误差补偿模型的一个输入量。图4 Z轴角运动误差
Z轴角运动误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ark和梯度提升树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J]. 许贤泽,刘静,施元,谭盛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2]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长度误差补偿[J]. 陆艺,张培培,王学影,王华,赵晨馨. 计量学报. 2017(03)
[3]基于双环法回转体测量机在线温度误差补偿[J]. 钟莹,刘佳,李杏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
[4]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接触式测头动态误差补偿[J]. 郭敬滨,丁航,李醒飞,谭文斌,陈诚.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6(04)
[5]回转体测量机热变形误差三截面法补偿技术[J]. 裘祖荣,孙立岩,李杏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6(05)
[6]弹体外形尺寸自动检测系统[J]. 顾强,张亚,路国英,刘维平.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8(04)
[7]三坐标测量机的发展趋势[J]. 张国雄. 中国机械工程. 2000(Z1)
本文编号:3128508
【文章来源】: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Z轴导轨系统及角运动误差示意图
利用Renishaw公司生产的XL-80激光干涉仪测量回转体内径测量机不同高度的角运动误差,如图3所示。控制Z轴从坐标零点向下运动,每移动2mm记录一次该高度下Z轴Y方向上的角运动误差。图4为回转体内径测量机Z轴在垂直高度上Y方向上的部分角运动误差。测量标准工件不同高度上的内径值(该高度范围涵盖实际工业测量中的高度范围),每一高度测量10次取均值,16个高度截面下误差值如图5所示,对比发现不同高度上的测量误差与测量机Z轴在不同高度上Y方向上的角运动误差有十分强的相关性,所以测量高度可以作为误差补偿模型的一个输入量。图4 Z轴角运动误差
Z轴角运动误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ark和梯度提升树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J]. 许贤泽,刘静,施元,谭盛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2]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长度误差补偿[J]. 陆艺,张培培,王学影,王华,赵晨馨. 计量学报. 2017(03)
[3]基于双环法回转体测量机在线温度误差补偿[J]. 钟莹,刘佳,李杏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
[4]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接触式测头动态误差补偿[J]. 郭敬滨,丁航,李醒飞,谭文斌,陈诚.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6(04)
[5]回转体测量机热变形误差三截面法补偿技术[J]. 裘祖荣,孙立岩,李杏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6(05)
[6]弹体外形尺寸自动检测系统[J]. 顾强,张亚,路国英,刘维平.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8(04)
[7]三坐标测量机的发展趋势[J]. 张国雄. 中国机械工程. 2000(Z1)
本文编号:3128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12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