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磁铁矿用渣浆泵过流件材料和工艺研究开发
发布时间:2021-07-23 10:56
本文针对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渣浆泵过流件使用寿命较短、对正常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的状况,根据国内、外对渣浆泵过流件材料的研究情况,充分发挥公司内部钒钛资源优势,利用攀钢钒钛生铁为原料,优化了过流件化学成分和组织,确定了更适用于攀钢集团矿业公司钒钛磁铁矿选矿特点的渣浆泵过流件材料,确定了这种高铬铸铁过流件较佳的热处理工艺。利用攀钢集团矿业公司现有消失模生产工艺进行了产品的工业性试验,过流件使用寿命达到2000小时的预计目标。设计的高铬铸铁组织为:马氏体与少量残余奥氏体+短杆状M7C3型碳化物。选择Cr含量为28%附近,Cr/C约为10左右。设计过流件材料高铬铸铁的化学成分如下:方案1:Cr:26%,C:2.6%,Mo:0.5%,Si<1.0%,Mn<0.5%,V:0.1%,Ti:0.01%;方案2(适于较大尺寸工件):Cr:28%,C:2.6%,Mo:0.5%,Si<1.0%,Mn<0.5%,V:0.1%,Ti:0.01%,Cu:1.0%。合金方案1的热处理工艺:1000℃×2h淬火+400℃×2h回火:合金方案2的热处理工艺:1050℃×2h淬火+...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方案2各类淬、回火热处理组织
C2.8Cr28Cul.01润日℃x2卜淬火衬加℃xZhC2.8Cr3()11城比℃挑Zh淬火+喇协℃xZ血图2-10四种方案1侧娜℃xZh淬火+创沁℃挑2卜的回火组织由图可以看出,方案C2.6Cr28Cul.O与方案C2.6Cr26Mo0.5中的初生奥氏体及共晶奥氏体组织几乎全部转变成马氏体,细条状共晶碳化物被短化并打散,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方案C2.SCr28Cul.O组织中的初生奥氏体与共晶奥氏体也发生了马氏体转变,但碳化物由于数量较多且热处理后仍然成条状分布,致使材料冲击韧性较差;方案c2.SCr3O中碳化物数量较其他三个方案明显增多,热处理后无论其形状还是数量均没有得到合理分布,而且粗大初生碳化物的存在使得材料的性能更加恶劣。由上述分析可知,方案C2.SCr3O成分下的过共晶高铬铸铁综合机械性能差;方案C2.8Cr28Cul.0成分高铬铸铁为近共晶组织,在热处理过程中,硬度值比其他方案稍高,但不明显,其韧性差;方案C2.6Cr28Cul.O与方案C2.6Cr26Mo0.5成分下的高铬铸铁属亚共晶组织,冲击韧性与硬度匹配比其它两个方案要好,而且组织中存在初
图2-13各方案不同热处理工艺的组织情况结合图2一6可知,铸态高铬铸铁经热处理后,组织中的大块初生树枝晶分散断开,高温冷却后初生奥氏体与共晶奥氏体均几乎全部转变为马氏体,铸态组织中的条状共晶碳化物逐渐短化,变成短棒状;方案2中,基体内部二次碳化物数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材料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6、冷却速度对硬度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工艺措施往往相近似,因此铸件的壁厚就成了冷却速度的限制环节。试验浇注了不同壁厚的阶梯试样,表面硬度的变化如表2一7所示,变化趋势见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含量对高铬铸铁性能的影响[J]. 郑中甫,孟祥东,张茂勋,何福善. 热加工工艺. 2007(09)
[2]ZG310-570表面消失模铸渗层冲击磨损性能研究[J]. 李晓宾,陈跃,杨涛林,铁喜顺,杜三明,上官宝. 热加工工艺. 2007(09)
[3]高铬铸铁里的碳化物形貌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 任福战,赵维民,王如,李海鹏,宋志武.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7(02)
[4]适于制造渣浆泵的过共晶高铬铸铁细化工艺研究进展[J]. 李绍利,智小慧,符寒光. 煤矿机械. 2007(02)
[5]攀钢密地选矿厂阶段磨选工业试验[J]. 周灵初,刘伟,何晓. 金属矿山. 2007(02)
[6]渣浆泵过流件用高铬铸铁材料特性分析与选择[J]. 宛农,董建新,谢锡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S1)
[7]铬系白口铸铁的研究进展[J]. 李海鹏,梁春永,王立辉,陈学广.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6(05)
[8]定向凝固高铬铸铁Cr28的组织和腐蚀磨损性能[J]. 叶小梅,蒋业华,李祖来,周荣,戚亭. 铸造技术. 2006(09)
[9]高铬锰耐磨铸铁在渣浆泵过流件上的开发应用[J]. 翟兴昌. 有色设备. 2006(01)
[10]钒、钛对高铬铸铁中碳化物形态及耐磨性的影响[J]. 刘少平,苏丹,孙凯,刘忆. 热加工工艺(铸锻版). 2006(01)
本文编号:3299162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方案2各类淬、回火热处理组织
C2.8Cr28Cul.01润日℃x2卜淬火衬加℃xZhC2.8Cr3()11城比℃挑Zh淬火+喇协℃xZ血图2-10四种方案1侧娜℃xZh淬火+创沁℃挑2卜的回火组织由图可以看出,方案C2.6Cr28Cul.O与方案C2.6Cr26Mo0.5中的初生奥氏体及共晶奥氏体组织几乎全部转变成马氏体,细条状共晶碳化物被短化并打散,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方案C2.SCr28Cul.O组织中的初生奥氏体与共晶奥氏体也发生了马氏体转变,但碳化物由于数量较多且热处理后仍然成条状分布,致使材料冲击韧性较差;方案c2.SCr3O中碳化物数量较其他三个方案明显增多,热处理后无论其形状还是数量均没有得到合理分布,而且粗大初生碳化物的存在使得材料的性能更加恶劣。由上述分析可知,方案C2.SCr3O成分下的过共晶高铬铸铁综合机械性能差;方案C2.8Cr28Cul.0成分高铬铸铁为近共晶组织,在热处理过程中,硬度值比其他方案稍高,但不明显,其韧性差;方案C2.6Cr28Cul.O与方案C2.6Cr26Mo0.5成分下的高铬铸铁属亚共晶组织,冲击韧性与硬度匹配比其它两个方案要好,而且组织中存在初
图2-13各方案不同热处理工艺的组织情况结合图2一6可知,铸态高铬铸铁经热处理后,组织中的大块初生树枝晶分散断开,高温冷却后初生奥氏体与共晶奥氏体均几乎全部转变为马氏体,铸态组织中的条状共晶碳化物逐渐短化,变成短棒状;方案2中,基体内部二次碳化物数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材料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6、冷却速度对硬度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工艺措施往往相近似,因此铸件的壁厚就成了冷却速度的限制环节。试验浇注了不同壁厚的阶梯试样,表面硬度的变化如表2一7所示,变化趋势见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含量对高铬铸铁性能的影响[J]. 郑中甫,孟祥东,张茂勋,何福善. 热加工工艺. 2007(09)
[2]ZG310-570表面消失模铸渗层冲击磨损性能研究[J]. 李晓宾,陈跃,杨涛林,铁喜顺,杜三明,上官宝. 热加工工艺. 2007(09)
[3]高铬铸铁里的碳化物形貌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 任福战,赵维民,王如,李海鹏,宋志武.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7(02)
[4]适于制造渣浆泵的过共晶高铬铸铁细化工艺研究进展[J]. 李绍利,智小慧,符寒光. 煤矿机械. 2007(02)
[5]攀钢密地选矿厂阶段磨选工业试验[J]. 周灵初,刘伟,何晓. 金属矿山. 2007(02)
[6]渣浆泵过流件用高铬铸铁材料特性分析与选择[J]. 宛农,董建新,谢锡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S1)
[7]铬系白口铸铁的研究进展[J]. 李海鹏,梁春永,王立辉,陈学广.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6(05)
[8]定向凝固高铬铸铁Cr28的组织和腐蚀磨损性能[J]. 叶小梅,蒋业华,李祖来,周荣,戚亭. 铸造技术. 2006(09)
[9]高铬锰耐磨铸铁在渣浆泵过流件上的开发应用[J]. 翟兴昌. 有色设备. 2006(01)
[10]钒、钛对高铬铸铁中碳化物形态及耐磨性的影响[J]. 刘少平,苏丹,孙凯,刘忆. 热加工工艺(铸锻版). 2006(01)
本文编号:3299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29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