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新型高齿同步带接触应力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06:26
本文在考虑同步带传动时的实际情况下,系统阐述了新型高齿同步带齿形的理论设计及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的接触应力分析。在理论设计方面,给出了新型高齿同步带带齿及其与之相啮合的带轮齿的齿形参数方程,对带齿的受力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掌握带齿的载荷特性;在接触应力分析方面,采用ANSYS的接触分析模块,提出利用APDL语言实现结构模型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新型高齿同步带的啮合进行参数化建模,从而以直观的、更接近实际情况的手段实现对同步带齿形进行加工前效果分析和参数优选。在同步带传动中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同步带施加参数化载荷,分析同步带带齿的应力分布;分析初张力及齿距差对同步带带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最后介绍了以ANSYS软件为平台,将APDL二次开发语言与编程软件VISUAL BASIC6.0相结合,面向对ANSYS软件不熟悉的用户,开发了CAE软件“新型高齿同步带接触应力分析系统”,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在用户输入带齿和带轮相关参数后可以自动调用ANSYS软件完成分析,可以较直观地得到计算结果。所设计的软件能够在Windows2000以上的操作平台上良好地运行。
【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最后使用阵列、复制、移动等命令,图4一3再添加同步带的强力层,生成如图4一4所
一匕采用同样的方法,生成带轮的模型,且使其位置处于与带相啮合的初始位置,
召﹃,.o州,.o.oa翔枷o0s州咖4图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高齿同步带载荷特性的分析研究[J]. 訾斌,姜洪源,关莉,陈铁鸣,韩永春,徐溥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04)
[2]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同步带齿的强度[J]. 高静,曲湛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1998(05)
[3]梯形齿同步带应力分布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武聪,王勇,丁渭平,王步瀛. 航空动力学报. 1998(02)
[4]新型平顶圆弧齿同步带带齿变形的研究[J]. 郭建华,李晓迅,段金涛.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 1997(02)
[5]同步带传动失效及疲劳寿命研究[J]. 武聪,李树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6(03)
[6]新型圆弧齿同步带齿载荷的有限元计算[J]. 王飞,张继忠.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1996(01)
[7]平顶圆弧齿同步带接触应力的研究[J]. 韩永春,郭建华,吴伟光,关莉,徐溥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5(04)
[8]初拉力作用下圆弧齿同步带带齿载荷分配的研究[J]. 姜洪源,吴伟光,尹丽娟,刘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1(05)
[9]新型圆弧齿同步带基础理论的研究[J]. 姜洪源,吴伟光,韩永春,陈铁鸣,徐溥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1(04)
[10]新型圆弧齿同步带啮合间隙的计算[J]. 韩永春,张立凯,姜洪源,徐溥滋,陈铁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89(02)
本文编号:3439325
【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最后使用阵列、复制、移动等命令,图4一3再添加同步带的强力层,生成如图4一4所
一匕采用同样的方法,生成带轮的模型,且使其位置处于与带相啮合的初始位置,
召﹃,.o州,.o.oa翔枷o0s州咖4图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高齿同步带载荷特性的分析研究[J]. 訾斌,姜洪源,关莉,陈铁鸣,韩永春,徐溥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04)
[2]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同步带齿的强度[J]. 高静,曲湛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1998(05)
[3]梯形齿同步带应力分布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武聪,王勇,丁渭平,王步瀛. 航空动力学报. 1998(02)
[4]新型平顶圆弧齿同步带带齿变形的研究[J]. 郭建华,李晓迅,段金涛.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 1997(02)
[5]同步带传动失效及疲劳寿命研究[J]. 武聪,李树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6(03)
[6]新型圆弧齿同步带齿载荷的有限元计算[J]. 王飞,张继忠.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1996(01)
[7]平顶圆弧齿同步带接触应力的研究[J]. 韩永春,郭建华,吴伟光,关莉,徐溥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5(04)
[8]初拉力作用下圆弧齿同步带带齿载荷分配的研究[J]. 姜洪源,吴伟光,尹丽娟,刘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1(05)
[9]新型圆弧齿同步带基础理论的研究[J]. 姜洪源,吴伟光,韩永春,陈铁鸣,徐溥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1(04)
[10]新型圆弧齿同步带啮合间隙的计算[J]. 韩永春,张立凯,姜洪源,徐溥滋,陈铁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89(02)
本文编号:3439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43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