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全信息融合算法在混流泵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1:10

  本文关键词:全信息融合算法在混流泵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排水系统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大型立式混流泵是一种重要设备,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用在线监测的方式,确保混流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针对目前排水行业对混流泵的维护,对某水厂大型立式混流泵日常运行状态进行在线评价与故障诊断,全面、准确、实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为设备的预知性维修提供依据,,确保泵站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主要研究的大型立式混流泵的导轴承、泵轴和异步电机的故障,深入研究了混流泵的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了解了混流泵在复杂工况下的运行特点。总结了混流泵的导轴承、泵轴和电机等常见部件的典型故障,并对其振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典型故障的故障频率。 (2)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总是利用单源振动信息进行故障诊断,由于信息不完整而容易造成误断。根据混流泵的运行特点,懫用了基于同源信息融合的全矢谱技术。详述了全矢谱技术的理论基础及数值算法,展现了全矢谱算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先进性。 (3)对于异步电机的典型故障,如转子断条、匝间短路及气隙偏心等,采用基于信息融合的park矢量算法。详细研究了park矢量算法的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采用park矢量对电机进行故障诊断的优点。 (4)利用全矢谱技术和park矢量变换的算法对混流泵的典型故障进行诊断进行探讨。同时,介绍了某水厂的混流泵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对系统的开发环境、软件语言、数据库以及硬件信号的提取和界面设计进行了介绍。 将同源信息融合的全矢谱技术和park矢量算法首次运用到混流泵故障诊断中,不仅发展了信息融合技术的理论体系,并且扩大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混流泵 全矢谱技术 park矢量 故障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313;TH16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绪论9-17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意义9-10
  • 1.1.1 课题来源9
  • 1.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10-12
  • 1.3 混流泵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现状12-14
  • 1.4 全信息技术发展现状14-15
  • 1.4.1 全息谱技术14-15
  • 1.4.2 全频谱技术15
  • 1.4.3 全矢谱技术15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15-17
  • 2 混流泵的故障的概述17-29
  • 2.1 混流泵运行机理和特点17
  • 2.2 混流泵故障诊断的特征和机理17-28
  • 2.2.1 混流泵导向轴承故障特征和机理及诊断方法17-21
  • 2.2.2 转子故障的特征和机理21-25
  • 2.2.3 混流泵电机故障特征和机理25-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3 混流泵信息融合及故障检测方法29-40
  • 3.1 park 矢量变换29-31
  • 3.1.1 park 矢量变换的基本原理29-30
  • 3.1.2 park 矢量变换方法30-31
  • 3.2 全矢谱分析技术31-39
  • 3.2.1 全矢谱技术的理论基础32-39
  • 3.3 本章总结39-40
  • 4 混流泵典型部件故障试验验证研究40-51
  • 4.1 基于全矢谱的混流泵故障研究41-46
  • 4.2 基于 park 矢量的电机故障诊断46-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5 混流泵在线故障诊断应用系统的介绍51-63
  • 5.1 混流泵在线故障诊断应用系统的介绍51-58
  • 5.1.1 混流泵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51-52
  • 5.1.2 混流泵应用系统的软件语言和数据库52-53
  • 5.1.3 混流泵应用系统硬件信号的提取53
  • 5.1.4 混流泵应用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53-55
  • 5.1.5 混流泵应用系统的界面设计55-58
  • 5.2 混流泵诊断系统的应用实例分析58-62
  • 5.3 本章小结62-63
  • 6 总结和展望63-65
  • 6.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总结63-64
  • 6.2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6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兰君;一个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J];西南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毕天姝,严正,文福拴,倪以信,吴复立,杨奇逊;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在线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J];电网技术;2001年11期

3 刘原彬;大型旋转机械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J];中国设备工程;2002年07期

4 赵海鸣;卜英勇;何学文;;旋转机械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J];机电工程;2006年08期

5 张克仁;汪萍;朱广;;基于蓝牙通讯技术的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王正;;旋转机械振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J];振动、测试与诊断;1989年03期

7 左岐;工业设备状态调整与故障诊断系统[J];中国设备管理;1998年05期

8 岳林,黄仁;多层次故障诊断系统[J];机械与电子;1999年05期

9 汪维崧,何勇,李恩光;基于知识的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999年05期

10 喻方平,金晓军,杨建国,严新平;船舶内燃机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鹏;丁国辉;胡亮;;一种基于多信号模型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2 陈剑;;基于定性推理的故障诊断系统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成成;黄道;;大型化肥生产过程的故障诊断系统[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黄建军;杨世锡;李志农;严拱标;;旋转机械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冯俊婷;王冶;徐挙;刘国发;王桂增;;基于小波的中国实验快堆钠泵故障诊断系统[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谢江华;徐才发;张迅;李汉祥;杨德斌;;大型设备的远程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A];2003年11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盖强;冯杰;初健;;舰船主机故障诊断系统[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谢立强;王雪;谢志江;;组态式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A];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肖涵;李友荣;;风机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王刚;刘兆增;沈健;陈兆龙;;离心机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中国石油石化数字管道信息化建设论坛暨燃气管网安全、经济、运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李黎邋通讯员 徐国青;理工监测四个项目跻身 “国家队”[N];宁波日报;2007年

2 李立红 李荣梧;用技术创新提高设备管理水平[N];中国冶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俊婷;中国实验快堆钠泵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董晓峰;基于RCM分析的智能化汽轮机组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杜殿林;FCCU反—再系统基于神经网络和SDG模型的混合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卫娟;飞机地面空调装置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8年

2 李德刚;凉水塔风机网络化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王灵敏;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奚文俊;基于案例推理的电梯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胡俊文;远程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6 郑璇;催化裂化反应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7 李学军;洁净厂房的远程环境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韩莹;工程机械工况测取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高明;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桢;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全信息融合算法在混流泵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57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