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式轴流泵内部流场计算、分析与性能预测
发布时间:2022-01-23 07:13
潜水轴流泵不仅具有普通轴流泵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安装检修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现在正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然而,目前国产潜水式轴流泵效率较国外同类泵普遍低5-15%。论文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泵的轴面流道形状、泵的叶轮、导叶的水力参数以及进水流道的几何参数。因此对潜水轴流泵及其配套的簸箕型进水流道内部流场的流动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提高潜水轴流泵的性能以及提升潜水轴流泵的设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FLUENT6.1软件,采用标准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ZQ2870C-4潜水式轴流泵泵段及其配套的簸箕形进水流道分别进行了CFD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该泵叶片背面离进口边不远处存在低压区,此区域易发生汽蚀,这与泵实际运行情况非常吻合。叶片工作面压力速度分布不是很理想,应该予以改进。叶片头部在不同的工况下均存在较大的水流撞击作用,适应来流不理想,这对泵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应予以修型。导叶片靠近出口部分压力分布不理想,分析表明,该泵的导叶部分的轴面流道形状不合理,应予以改进。 通过对簸箕形流道不同的流道高度Hw和流道进口高度H...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叶轮毅实体图
毅体实体如图3.303.2.3叶轮体的建模综合叶片实体和叶轮轮毅实体,就得到叶轮体的实体,如图3.4。图3.3叶轮毅实体图图3.4叶轮实体图3.3导叶模型的建立3.3.1导叶片的建模导叶片模型的建立是导叶模型建立的基础和难点,它的建立和叶片的建立是
征曲线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小图形的失真。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翼型图控制点的数量,尤其是在曲率比较大的位置。在Pro/Engineer中还原的计算截面的翼型如图3.1。(2)生成叶片实体利用Pro/Engineer中“混合”创建曲面的方式,生成叶片的正背面以及轮缘、轮毅面,然后把这些面合并成实体,即得到叶片实体,如图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型立式轴流泵叶片进口流场及其对水泵影响研究[J]. 仇宝云,林海江,黄季艳,冯晓莉,袁寿其,滕海波. 机械工程学报. 2005(04)
[2]轴流泵的叶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J]. 李文广,苏发章,黎义斌,赵伟国.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4(05)
[3]轴流泵叶轮内部三维流动分析[J]. 柴胜凯,罗兴锜,廖伟丽. 排灌机械. 2004(01)
[4]立式泵装置进水流道演化数值分析研究[J]. 成立,刘超,汤方平,周济人.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01)
[5]对旋轴流叶轮不同转速比的设计及CFD分析[J]. 王德军,周惠忠,黄志勇. 流体机械. 2003(12)
[6]轴流泵端壁区域流动三维粘性数值计算[J]. 陈次昌,杨昌明,王金诺,宋文武,季全凯.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S2)
[7]双级轴流泵内部三维紊动流场CFD分析[J]. 唐宏芬,张梁,吴玉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3(03)
[8]水泵吸水池内流场的PIV试验分析[J]. 徐宇,吴玉林,李永. 机械工程学报. 2002(10)
[9]南水北调工程大型轴流泵选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关醒凡,黄道见,刘厚林,聂书彬. 水泵技术. 2002(02)
[10]应用PIV技术测量封闭式水泵吸水池内部流场[J]. 张波涛,李永,李小明,吴玉林,袁辉靖,盛森芝. 水泵技术. 2001(06)
博士论文
[1]轴流泵CAD-CFD综合特性研究[D]. 王海松.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泵站进水流道对水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刘为民.扬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3866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叶轮毅实体图
毅体实体如图3.303.2.3叶轮体的建模综合叶片实体和叶轮轮毅实体,就得到叶轮体的实体,如图3.4。图3.3叶轮毅实体图图3.4叶轮实体图3.3导叶模型的建立3.3.1导叶片的建模导叶片模型的建立是导叶模型建立的基础和难点,它的建立和叶片的建立是
征曲线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小图形的失真。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翼型图控制点的数量,尤其是在曲率比较大的位置。在Pro/Engineer中还原的计算截面的翼型如图3.1。(2)生成叶片实体利用Pro/Engineer中“混合”创建曲面的方式,生成叶片的正背面以及轮缘、轮毅面,然后把这些面合并成实体,即得到叶片实体,如图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型立式轴流泵叶片进口流场及其对水泵影响研究[J]. 仇宝云,林海江,黄季艳,冯晓莉,袁寿其,滕海波. 机械工程学报. 2005(04)
[2]轴流泵的叶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J]. 李文广,苏发章,黎义斌,赵伟国.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4(05)
[3]轴流泵叶轮内部三维流动分析[J]. 柴胜凯,罗兴锜,廖伟丽. 排灌机械. 2004(01)
[4]立式泵装置进水流道演化数值分析研究[J]. 成立,刘超,汤方平,周济人.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01)
[5]对旋轴流叶轮不同转速比的设计及CFD分析[J]. 王德军,周惠忠,黄志勇. 流体机械. 2003(12)
[6]轴流泵端壁区域流动三维粘性数值计算[J]. 陈次昌,杨昌明,王金诺,宋文武,季全凯.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S2)
[7]双级轴流泵内部三维紊动流场CFD分析[J]. 唐宏芬,张梁,吴玉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3(03)
[8]水泵吸水池内流场的PIV试验分析[J]. 徐宇,吴玉林,李永. 机械工程学报. 2002(10)
[9]南水北调工程大型轴流泵选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关醒凡,黄道见,刘厚林,聂书彬. 水泵技术. 2002(02)
[10]应用PIV技术测量封闭式水泵吸水池内部流场[J]. 张波涛,李永,李小明,吴玉林,袁辉靖,盛森芝. 水泵技术. 2001(06)
博士论文
[1]轴流泵CAD-CFD综合特性研究[D]. 王海松.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泵站进水流道对水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刘为民.扬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3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60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