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03:25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省材低噪的回转式压缩机械,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效率高、运行平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领域。随着工业的发展,常要求气体在压缩时不被润滑油所污染,而目前大多数涡旋压缩机采用有油润滑。因此,研制与开发高性能的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无油润滑压缩机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状况。提出双头涡旋型线理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单、双头涡旋型线方案比较,得出采用双头涡旋型线理论设计大排气量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既可以达到减小回转半径、降低滑动面摩擦速度及磨损,又可以不减少有效吸气容积的结论。阐述了双头涡旋型线几何结构参数及其修正的必要性。 其次,对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泄漏进行分析,建立并分析了泄漏数学模型。在涡旋齿端面开设密封槽内加由自润滑材料制成的密封条,同时在涡旋盘底平面加耐磨片,它们不但可以阻止泄漏,而且降低了涡旋齿与涡盘底部摩擦功率损失,在此提出了它们的设计方法。说明了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的重要性,介绍利用微机对冷却系统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的方法。这些将为设计高效的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提供了思路。 最后,本文结...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涡旋压缩机发展历史
1.2 涡旋压缩机发展现状
1.3 涡旋压缩机发展展望
1.4 课题的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目的
1.4.2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4.2.1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概述
1.4.2.2 涡旋压缩机双头涡旋型线
1.4.2.3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泄漏问题
1.4.2.4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
1.4.2.5 动平衡计算的优化方法
1.4.2.6 变气量涡旋压缩机组控制系统
第二章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概述
2.1 涡旋压缩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2.2 无油润滑压缩机概述
2.3 无油润滑压缩机的特点
2.4 无油润滑压缩机发展状况
第三章 涡旋压缩机双头涡旋型线
3.1 双头涡旋型线概述
3.2 双头涡旋型线的优缺点
3.3 单、双头涡旋型线方案比较
3.3.1 WKY-3.3/3W技术要求
3.3.2 单、双头涡旋型线方案比较
3.4 双头涡旋型线几何参数
3.5 双头涡旋型线修正理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泄漏问题的研究
4.1 泄漏概述
4.2 泄漏模型
4.2.1 轴向间隙的径向泄漏模型
4.2.2 径向间隙的切向泄漏模型
4.3 密封条
4.3.1 密封条材料
4.3.1.1 聚合物自润滑材料
4.3.1.2 固体润滑材料
4.3.1.3 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4.3.2 密封条结构特点
4.3.3 密封条两种结构模型
4.3.3.1 密封条工作原理
4.3.3.2 密封条受力分析
4.3.3.3 分析与结论
4.4 耐磨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
5.1 冷却系统概述
5.2 冷却系统研究设计
5.2.1 静盘侧壁传热
5.2.2 润滑油吸收热量
5.2.3 电动机散热
5.3 微机测控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平衡计算的优化方法
6.1 概述
6.2 动平衡计算理论基础
6.3 三维建模软件的应用
6.3.1 Pro/E软件
6.3.1.1 建立模型
6.3.1.2 分析质量属性
6.3.2 SolidWorks软件
6.3.2.1 建立模型
6.3.2.2 SolidWorks二次开发
6.4 计算程序界面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变气量涡旋压缩机组控制系统
7.1 控制系统概述
7.2 工作原理
7.3 控制原理
7.4 PC机与PLC的串口通信
7.5 PC机控制界面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的智能控制[J]. 吴桂涛,孙培廷. 中国造船. 2004(02)
[2]Pro/E在涡旋压缩机设计中的应用[J]. 杜桂荣,王训杰,邵兵,刘振全. 流体机械. 2004(04)
[3]高压无油润滑压缩机密封材料的选择[J]. 杨学宾,魏刚强. 压缩机技术. 2004(01)
[4]涡旋压缩机泄漏研究综述[J]. 杨骅,屈宗长. 流体机械. 2003(11)
[5]基于功率的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J]. 吴桂涛,孙培廷. 中国航海. 2003(03)
[6]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间隙泄漏模型[J]. 晏刚,马贞俊,周晋,吴业正,李晓明. 压缩机技术. 2003(02)
[7]PEEK在无油十字滑块压缩机中的应用[J]. 林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01)
[8]双涡圈涡旋机械修正齿型的基元面积计算[J]. 刘卫华,高秀峰,冯诗愚,顾兆林,郁永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2(11)
[9]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实体造型[J]. 刘文芝,武建新,王雁秋,李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2002(01)
[10]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应用的进展[J]. 汪多仁. 电线电缆. 2001(06)
本文编号:3636401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涡旋压缩机发展历史
1.2 涡旋压缩机发展现状
1.3 涡旋压缩机发展展望
1.4 课题的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目的
1.4.2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4.2.1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概述
1.4.2.2 涡旋压缩机双头涡旋型线
1.4.2.3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泄漏问题
1.4.2.4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
1.4.2.5 动平衡计算的优化方法
1.4.2.6 变气量涡旋压缩机组控制系统
第二章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概述
2.1 涡旋压缩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2.2 无油润滑压缩机概述
2.3 无油润滑压缩机的特点
2.4 无油润滑压缩机发展状况
第三章 涡旋压缩机双头涡旋型线
3.1 双头涡旋型线概述
3.2 双头涡旋型线的优缺点
3.3 单、双头涡旋型线方案比较
3.3.1 WKY-3.3/3W技术要求
3.3.2 单、双头涡旋型线方案比较
3.4 双头涡旋型线几何参数
3.5 双头涡旋型线修正理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泄漏问题的研究
4.1 泄漏概述
4.2 泄漏模型
4.2.1 轴向间隙的径向泄漏模型
4.2.2 径向间隙的切向泄漏模型
4.3 密封条
4.3.1 密封条材料
4.3.1.1 聚合物自润滑材料
4.3.1.2 固体润滑材料
4.3.1.3 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4.3.2 密封条结构特点
4.3.3 密封条两种结构模型
4.3.3.1 密封条工作原理
4.3.3.2 密封条受力分析
4.3.3.3 分析与结论
4.4 耐磨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
5.1 冷却系统概述
5.2 冷却系统研究设计
5.2.1 静盘侧壁传热
5.2.2 润滑油吸收热量
5.2.3 电动机散热
5.3 微机测控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平衡计算的优化方法
6.1 概述
6.2 动平衡计算理论基础
6.3 三维建模软件的应用
6.3.1 Pro/E软件
6.3.1.1 建立模型
6.3.1.2 分析质量属性
6.3.2 SolidWorks软件
6.3.2.1 建立模型
6.3.2.2 SolidWorks二次开发
6.4 计算程序界面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变气量涡旋压缩机组控制系统
7.1 控制系统概述
7.2 工作原理
7.3 控制原理
7.4 PC机与PLC的串口通信
7.5 PC机控制界面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的智能控制[J]. 吴桂涛,孙培廷. 中国造船. 2004(02)
[2]Pro/E在涡旋压缩机设计中的应用[J]. 杜桂荣,王训杰,邵兵,刘振全. 流体机械. 2004(04)
[3]高压无油润滑压缩机密封材料的选择[J]. 杨学宾,魏刚强. 压缩机技术. 2004(01)
[4]涡旋压缩机泄漏研究综述[J]. 杨骅,屈宗长. 流体机械. 2003(11)
[5]基于功率的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J]. 吴桂涛,孙培廷. 中国航海. 2003(03)
[6]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间隙泄漏模型[J]. 晏刚,马贞俊,周晋,吴业正,李晓明. 压缩机技术. 2003(02)
[7]PEEK在无油十字滑块压缩机中的应用[J]. 林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01)
[8]双涡圈涡旋机械修正齿型的基元面积计算[J]. 刘卫华,高秀峰,冯诗愚,顾兆林,郁永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2(11)
[9]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实体造型[J]. 刘文芝,武建新,王雁秋,李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2002(01)
[10]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应用的进展[J]. 汪多仁. 电线电缆. 2001(06)
本文编号:3636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63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