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超大构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对超大构件的加工精度、制造成本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技术是一种较新颖的超大构件加工方法,,其理论上可实现超大构件的快速现场加工,同时可有效提高超大构件的加工效率且有效降低加工成本,但目前该方法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超大构件的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尚不能满足超大构件的应用要求。因此,开展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对超大构件加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超大构件在测量坐标系下的位姿检测是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的关键技术,现多采用曲面迭代匹配技术实现超大构件的寻位,但此方法操作复杂且计算繁琐,对超大构件的适用性较差。为了提高工件的寻位效率及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件形状特征的寻位方法,首先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寻位原理,同时采用蒙特卡罗算法对该寻位算法的寻位精度进行了仿真评价;然后给出了测量坐标系的转站方法,并对其转站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工件寻位方法和测量坐标系转站方法的可行性。 机床移动后需要重新检测机床的位姿,机床位姿检测精度对超大构件的加工精度有着较大影响。由于传统的三点检测法受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大且操作复杂,导致机床位姿检测精度较差。文中提出了采用原点平移设置机床参考坐标系的方法来快速精确检测机床的位姿,首先通过机床参考坐标系的重复精度实验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给出了机床参考坐标系的标定方法,并对此标定方法进行了误差建模分析;最后通过参考坐标系标定实验及机床位姿检测实验验证了该机床位姿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为了对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进行精度分析及精度预测,文中首先建立了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中工件定位误差模型;然后分析了影响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精度的主要误差因素,并针对机床几何定位误差、坐标点测量误差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基于蒙特卡洛算法对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进行了精度预测。 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文中最后针对方形超大构件进行了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实验,此外,对实验采用的可移动并联机床进行了几何误差检测及定位误差补偿实验以提高并联机床的几何定位精度,加工实验验证了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的可行性及加工精度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关键词】:超大构件 自寻位加工 位姿检测 加工精度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6;TP2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
- 1.2 超大构件加工方法的研究现状9-13
- 1.2.1 分段制造法10
- 1.2.2 整体加工法10-12
- 1.2.3 分段加工--整体制造法12-13
- 1.3 超大构件加工定位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13-17
- 1.3.1 自寻位加工模式13-15
- 1.3.2 工件自动定位技术15-16
- 1.3.3 加工精度分析方法16-17
- 1.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18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8-19
- 第2章 超大构件位姿检测方法的研究19-30
- 2.1 基于形状特征的工件寻位方法研究19-25
- 2.1.1 工件形状特征的描述19-20
- 2.1.2 工件几何特性的提取20-21
- 2.1.3 工件位姿求解21-22
- 2.1.4 工件寻位精度分析22-25
- 2.2 测量坐标系转站精度的研究25-27
- 2.2.1 测量系统的转站方法25-26
- 2.2.2 测量坐标系转站精度分析26-27
- 2.3 超大构件位姿检测实验及结果27-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机床位姿检测方法的研究30-39
- 3.1 机床参考坐标系的建立30-31
- 3.2 机床参考坐标系位姿矩阵求解31-32
- 3.3 机床参考坐标系的重复性分析32
- 3.4 机床参考坐标的拟合标定方法32-36
- 3.4.1 定点旋转标定法33
- 3.4.2 机床加工头中心求解算法33-34
- 3.4.3 拟合标定法的精度分析34-36
- 3.5 机床位姿检测实验36-38
- 3.6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精度分析及预测39-46
- 4.1 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精度分析39-42
- 4.1.1 自寻位中工件定位误差模型39
- 4.1.2 坐标点的测量精度分析39-41
- 4.1.3 可移动并联机床几何精度分析及补偿41-42
- 4.2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自寻位加工精度预测42-44
- 4.3 本章小结44-46
- 第5章 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实验46-55
- 5.1 实验系统组成46-48
- 5.1.1 测量系统46
- 5.1.2 加工设备46-47
- 5.1.3 加工工件47-48
- 5.2 机床几何误差检测与补偿实验48-50
- 5.2.1 机床重复定位误差检测48-49
- 5.2.2 机床定位误差检测与补偿49-50
- 5.3 超大构件加工实验50-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为民;朱志浩;樊留群;陈炳森;李鹏忠;;超大构件机加工的定位拟合算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凌;常宁;;高层建筑钢结构超大构件焊接变形预防与矫正[J];西北建筑与建材;2003年10期
3 季永祥;钢构件喷锌阻锈技术[J];施工技术;1992年07期
4 王相;;锥形宝石轴承自动加工机床[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78年04期
5 ;二、SA7520万能螺纹磨床[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980年01期
6 张新龙;用多台(种)机床加工多个(种)工件时的工艺规则(下)[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8年03期
7 芮小健,钟秉林,颜景平;机床加工精度的自动控制系统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8 周凯,毛德柱,廖强,王川;敏捷制造中智能寻位加工技术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8期
9 周凯,林喜荣;自由曲面轮廓零件的寻位加工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10 Peter Zelinski;;复合机床还是专用机床?——波音公司是应用正确机床的高手[J];现代制造;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宝钢;范世平;罗和平;;基于Vericut的五轴双转台机床仿真技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文戈;;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超控轨迹近似切割及误差分析[A];第五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线切割加工篇)[C];1986年
3 杜军;;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补偿方法解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李初晔;张媛;王卫朝;杨洁;石敏;;CINCINNATI V5-3000机床的故障特征分析与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娄晔;华元涛;;逐次比较法在线切割机床加工中引起的误差及其补偿措施[A];第七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苏波;;如何让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加工出高精度的齿形零件[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电加工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雄;;特大型高炉工程炉顶吊车梁系统施工技术[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秦忠;;绿色设计在多工位机床上的应用[A];2011装备制造业绿色创造 节能减排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秦忠;;绿色设计在多工位机床上的应用[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郭钟宁;刘志东;;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动态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晓鸣;托起中国馆“东方之冠”的宝钢人[N];文汇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杨红英;强化质量意识 切实提高机床可靠性[N];中国工业报;2010年
3 郭炳华 阎秀真;家家机床响 户户笑开颜[N];河北科技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邓文龙;福建运元:企业必须培养一种精神[N];中国工业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栋栋;服务大飞机 国产机床亟待升级[N];中国工业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金晓玲;决战时刻 大机床时代定格铁西时间[N];辽宁日报;2010年
7 刘晓辰;秦川机床集团着力打造国际高端品牌[N];经济日报;2007年
8 记者 王光睿;大型船用曲轴国产化又获突破[N];中国船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侯玉;大连机床昂首跨入世界机床业八强[N];国际商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高荆萍;大连光洋数控系统向高精度挺进[N];中国工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加锋;超大构件分区自适应定位加工及其可移动机床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杨志鹏;螺杆精加工机床构型与误差分析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3 侯国安;流体静压支承对超精密金刚石车床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陈东菊;大型立式超精密机床系统误差分析与辨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东菊;大型立式超精密机床系统误差分析与辨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任凡;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分析及粉尘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立成;复杂曲面原位检测方法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贺晓辉;现代作业车间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系统特性及采集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王庆yN;多功能微型机床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江浩;铣削加工振动主动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同锋;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翟少剑;机床整机温度场建模及其动态特性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方腾飞;基于负荷电流分析的多机床运行状态识别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4 张博文;微机床加工过程多参量测试方法与实验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5 郑鹏;机床加工过程振动特性及对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帅涛;基于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的机床资源信息建模及应用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万群;微小型机床的结构参数优化及动态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作杰;叶片双面抛磨机床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庄;五轴机床运动学通用建模理论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张丽;四轴数控铲磨机床动、热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超大构件自寻位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7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