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仿真与结构优化
本文关键词: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仿真与结构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即为Stewart并联机构。与串联机构相比,并联机构具有精度高,刚度大,承载能力强,动态响应速度快以及累积误差小等优点,使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并且被广泛应用到机器人,并联机床和航空宇航等领域。虽然Stewart并联机构具有上述很多优点,但其自身具有明显的缺点,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作动器之间具有强烈的耦合运动特性,这就导致并联机构容易产生奇异位形、灵活性差等缺点。为了尽量避开或减少上述缺点对机构性能的影响,需要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结构优化,那么对Stewart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作深入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首先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通过运动学反解的方式推导出Stewart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运用Newton-Euler法建立了单刚体动力学方程,运用简便的Kane方法建立了多刚体动力学方程。并且提出了Stewart并联机构性能的评价指标,为结构优化做好理论准备。 其次,运用ADAMS软件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了参数化建模,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将ADAMS仿真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和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最后,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结构优化。优化之前先定性地分析了并联机构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结构参数的优选范围。然后以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自动寻优,得到了一组具体的优化结果,并将优化后的结果与优化前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Stewart并联机构 ADAMS仿真 遗传算法 结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并联机构国内外发展现状10-16
- 1.2.1 发展概述10-13
- 1.2.2 结构优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3-16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6-18
- 第2章 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18-30
- 2.1 引言18
- 2.2 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18-23
- 2.2.1 坐标系的建立18-19
- 2.2.2 旋转运动描述19-20
- 2.2.3 运动学反解20-23
- 2.2.4 运动学正解23
- 2.3 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23-28
- 2.3.1 单刚体动力学24-25
- 2.3.2 多刚体动力学25-28
- 2.4 并联机构性能指标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ADAMS 参数化建模与仿真分析30-50
- 3.1 引言30
- 3.2 ADAMS 参数化建模30-34
- 3.3 ADAMS 模型仿真分析34-49
- 3.3.1 ADAMS 模型运动学仿真34-42
- 3.3.2 ADAMS 模型动力学仿真42-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第4章 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优化50-65
- 4.1 引言50
- 4.2 优化设计变量选取及其对性能影响50-55
- 4.2.1 优化设计变量的选取50-51
- 4.2.2 结构参数变化对性能的影响51-55
- 4.3 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的选取55-57
- 4.3.1 目标函数的建立55-56
- 4.3.2 选取约束条件56-57
- 4.4 利用遗传算法结构优化57-63
- 4.4.1 遗传算法简述57-59
- 4.4.2 遗传算法优化计算59-61
- 4.4.3 遗传算法优化结果分析61-63
- 4.5 本章小结63-65
-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东光,吴盛林,袁立鹏;一种增大6-UP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有效方法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年08期
2 李乃华,王金敏,曾维川,王惠娟;Stewart并联机构连杆干涉检测算法[J];机械设计;2003年12期
3 杨磊;仝崇楼;龚小平;韩彦彬;;6自由度并联机构平台正解方法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于振文;张亚杰;;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03期
5 余顺年;陈扼西;马履中;;基于并联机构中医推拿机器人机型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06年06期
6 黄昔光;何广平;谭晓兰;袁俊杰;崔桂芝;;并联机器人机构研究现状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黄田,李亚,李思维,唐国宝,赵兴玉,D.J.Whitehouse,D.G.Chetwynd;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几何误差建模、灵敏度分析及装配工艺设计[J];中国科学E辑;2002年05期
8 唐国宝,黄田;Delta并联机构精度标定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8期
9 张辉,王启明,叶佩青,汪劲松;通用Stewart平台运动学正向数值求解方法及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S1期
10 高峰,黄玉美,史文浩,彭中波,樊泽明,程祥;3-RP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球坐标搜索法[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培涛;吴学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薛明;颜永年;张人佶;李卫;;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在熔融挤压成形工艺中的应用[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徐东光;吴盛林;袁立鹏;;一种增大6-UP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有效方法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张建军;李为民;李颖;高峰;;一种新型正交结构6-PPPS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学解耦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宇列;吴学忠;李圣怡;;并联机构位形空间的拓扑结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高峰;;并联构型装备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7 张义凤;姚郁;;六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速度性能优化设计[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宏立;彭光正;;SIMULINK环境下3RPS并联机构运动可视化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范守文;徐礼钜;;1PP+4TPS型空间并联机构位置正解[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孟飞;;极限边界搜索实现的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由庆祝;国内首台新型并联机床在哈量下线[N];中国工业报;2007年
2 安世亚太 杨振亚;基于笛卡儿网格的六自由度运动模拟(一)[N];中国航空报;2006年
3 ;清华大学齐二机床联合研制成功国内首台重型混联机床[N];科技日报;2008年
4 杨琨;上海馆今起开放全部展项[N];中国贸易报;2010年
5 柯葆;国内首台重型混联机床问世[N];中国船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由庆祝;哈量研制出国际顶级LINKS-EXE700并联机床[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兰海侠;五强联手 新一代并联机床试水中国市场[N];机电商报;2007年
8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勤之;制造业:生产物质财富的产业[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沈建苗 编译;警惕:僵尸网络 死灰复燃[N];计算机世界;2009年
10 黄梦 一冰/编译;苦觅创业良机 方案提供商艰难图存[N];电脑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蕊;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力特性及尺度综合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郝齐;一种两自由度并联机构优化设计及动力学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张克涛;变胞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彬;支链布局对一类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结构约束及运动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许允斗;基于并联机构理论大型锻造操作机设计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6 丁玲;并联机构拓扑数组综合理论与计算机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程世利;并联机构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张彦斌;少自由度无奇异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型综合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胡波;基于约束力/矩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和串并联机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孙坚;基于生物智能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控制及其仿真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怀友;少自由度并联示教机器人的结构学与运动学设计[D];重庆大学;2004年
2 岳扩明;3-RPC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与仿真[D];燕山大学;2010年
3 赵进科;正交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曲展龙;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仿真与结构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陈茂圣;基于三并联万向腕关节和二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的误差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田冠男;一种含非对称主动运动支链的新型并联机构运动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卫进;基于并联机构新型液压支架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8 宋晓飞;六自由度并联机构误差分析和补偿[D];重庆大学;2012年
9 李永泉;一种新型4-RPTR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10 吴筱春;6-PUS并联机器人数字化样机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仿真与结构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7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