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系统微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8:18
本文关键词:微机电系统微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即MEMS,是涉及到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热力学、材料力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它是微电子系统与其他可以进行信息或能量传输、转换的系统相结合的产物。 微梳齿谐振器是一种经典的MEMS器件,由于其能实现机械能和其他能量的转换,可以在从1KHz-1MHz频率范围内产生较大的振幅,设计灵活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安全气囊、小卫星、磁头驱动器等,因此对微梳齿谐振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的研究,以及对MEMS器件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微梳齿谐振器和微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分析和优化以及空气阻尼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MEMS传感器结构的优化分析技术。 针对微梳齿谐振器的工作原理的介绍,包括对其结构的分析、静电驱动原理和动力学原理的解析,为后续的微谐振器的动态分析和建立系列化微谐振器器件的动态特性分析求解程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针对微梳齿谐振器结构优化分析的研究是建立在微谐振器结构参数化的基础上,通过ANSYS Workbench分析结构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为参数化的目标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获得共振频率、主振型、幅频、相频曲线等相关振动特性。 采用APDL编程分析研究了微梳齿谐振器在受到空气阻尼时的动态特性,程序建立在对微谐振器结构和功能的分析上,通过添加条件和约束建立程序模型,采用不同的有限元单元类型代替微梳齿谐振器不同的功能部件,其中采用FLUID139单元类型设置空气阻尼模型,最后通过分析结果数据总结出空气阻尼对微梳齿谐振器振动的动态特性影响,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方法快速、实用、适应性好。 基于微梳齿谐振器结构分析和优化方法的总结对微带通滤波器进行优化分析,并比较了其动态特性在优化前后的明显改善。 本文主要以微梳齿谐振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为例,为MEMS微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化分析模式,对MEMS领域的微传感器结构的优化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MEMS 微梳齿谐振器 目标优化设计 APDL 空气阻尼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39;TP2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MEMS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12-15
- 1.2.1 MEMS技术的发展现状12-13
- 1.2.2 MEMS的应用前景13-15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15-17
- 第二章 微梳齿谐振器的工作原理17-23
- 2.1 微梳齿谐振器的结构17-18
- 2.2 微梳齿谐振器的工作原理18
- 2.3 微梳齿谐振器的静电驱动原理18-21
- 2.4 微梳齿谐振器的动力学原理21-22
- 2.5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微梳齿谐振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23-41
- 3.1 微梳齿谐振器的结构分析23-26
- 3.1.1 微梳齿谐振器的结构参数23-24
- 3.1.2 微梳齿谐振器的谐振频率24-26
- 3.2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微梳齿谐振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26-37
- 3.2.1 结构建模28-29
- 3.2.2 模态分析29-33
- 3.2.3 结构参数分析和优化33-36
- 3.2.4 谐响应分析36-37
- 3.3 结构分析数据处理37-39
- 3.4 本章小结39-41
- 第四章 受空气阻尼影响的微梳齿谐振器动态特性分析41-53
- 4.1 空气阻尼作用原理分析41-43
- 4.2 空气阻尼模型43-44
- 4.3 基于APDL的微梳齿谐振器的动态空气阻尼分析44-51
- 4.3.1 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44-45
- 4.3.2 微梳齿谐振器的简化模型45-46
- 4.3.3 叉指换能信号端的设置46-47
- 4.3.4 空气阻尼单元模拟47-48
- 4.3.5 模态分析和谐分析48-49
- 4.3.6 实验结果分析49-51
- 4.4 本章小结51-53
- 第五章 微带通滤波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53-63
- 5.1 微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参数53-54
- 5.2 微带通滤波器的动力学分析54-58
- 5.3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微带通滤波器的结构分析和优化58-61
- 5.3.1 模态分析58-59
- 5.3.2 优化分析59-60
- 5.3.3 谐响应分析60-61
- 5.4 本章小结61-63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杨;王强;秦燃;唐海林;;微机械梳齿谐振器的可靠性仿真[J];半导体光电;2012年01期
2 郭玮玮;国蓉;王伟;霍鹏飞;王小娟;;基于ANSYS的微谐振器模态分析[J];兵工自动化;2008年11期
3 高嵘;王小静;张效翔;王敏;于茂华;谢明春;;计入空气阻尼的MEMS微谐振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4 吕良;邓中亮;刘玉德;辛洪兵;;基于MEMS技术的汽车传感器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4期
5 严宇才;张端;;微机电系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1年04期
6 孙圣和;;现代传感器发展方向[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1期
7 章彬,刘清`
本文编号:388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8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