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法的准双曲面齿轮时变啮合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有限元法的准双曲面齿轮时变啮合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准确计算准双曲面齿轮的时变啮合参数是其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基础。基于接触有限元分析原理,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齿轮进行加载接触分析(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LTCA),准确计算准双曲面齿轮时变等效啮合参数,包括时变等效啮合点位置、时变等效啮合力作用方向、等效啮合力作用方向上的线位移传动误差和时变等效啮合刚度,并研究转矩大小对时变啮合参数的影响。对比有限元法与经典齿轮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方法求得的传动误差曲线,并对比有限元法计算与加载啮合试验获得的齿面啮合印迹,验证有限元模型和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求得的时变等效啮合参数能够准确体现准双曲面齿轮的时变啮合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准双曲面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关键词】: 准双曲面齿轮 有限元法 加载接触分析 时变啮合参数
【基金】:校企合作项目(20142000237)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ZZ2013-014)资助项目
【分类号】:TH132.41
【正文快照】: 0前言*在对齿轮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时,将齿轮啮合关系处理为弹簧-阻尼单元[1-4],传动误差引起齿轮啮合单元的激振力是系统振动噪声的主要原因,因此,获取准确的齿轮啮合参数是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基础。国内外学者对平行轴系的圆柱齿轮啮合参数计算做了大量研究[1],但是对垂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牟州堂;;准双曲面齿轮设计与制造[J];机床与液压;2006年09期
2 王立华;黄亚宇;李润方;林腾蛟;;准双曲面齿轮系统振动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01期
3 李少华;张金良;方宗德;;准双曲面齿轮设计分析集成软件系统的研究[J];机械传动;2007年04期
4 刘鹄然,陈良玉,刘志峰;准双曲面齿轮设计和加工计算新方法[J];机械设计;1998年12期
5 杨宏斌,范明,周彦伟,高建平,方宗德;高齿准双曲面齿轮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8期
6 何兆太 ,陈维方 ,陈维亚 ,刘鹄然;变齿高准双曲面齿轮传动[J];现代机械;2002年04期
7 唐大放 ,张永忠 ,阎海峰;工程机械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的优化选型设计[J];工程机械;2004年01期
8 邓效忠,杨宏斌,王军,曹雪梅;高齿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4年05期
9 吴训成,胡宁,陈志恒;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设计新方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戴素江,盛继生,金波;准双曲面齿轮降噪试验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宣佳敏;摆线齿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半展成加工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金良;高强度螺旋锥齿轮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文明;高速驱动桥主减速器准双曲面齿轮特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成林;准双曲面齿轮建模与接触疲劳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淑芳;重载汽车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与制造[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程良飞;准双曲面齿轮参数化系统的设计[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5 马志刚;准双曲面齿轮接触应力分析及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6 仝昂鑫;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仿真及试验[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辉;少齿数大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三维仿真与实验[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8 陈灵方;准双曲面齿轮加工参数调整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丙伟;微车主减速器齿轮的振动测试与动力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胡莲君;弧齿准双曲面齿轮CAD系统开发[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有限元法的准双曲面齿轮时变啮合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9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