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系统中机械系统现代人—机—环境理论与工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8 16: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机工程学理论被引入到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尤其是精密机械加工中。这些理论为企业注射了新鲜的血液,并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本科题在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人的因素作为系统设计的重要条件和原则,使系统成为简便、省力、安全、可靠、高效、舒适的人-机-环境系统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文中对精密机械加工中人机工程学理论的应用作了一定的探讨,并对精密机械加工中操作者的技能和疲劳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操作信息的研究则是一系列深化研究的基础,它不但体现了操作者的操作状态,还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为了研究人机工程的应用,本论文对从事精密机械加工中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和疲劳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操作信息包括切削力、转矩、手轮的回转速度、重心移动轨迹、作业时间和作业误差;疲劳信息包括主观疲劳(主观调查表)和客观疲劳(闪光融合值)。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在研究中建立的机械系统反映了真实的机械系统的要求和条件,同时在检测环节也尽可能地实现了在线检测。最后利用线性多元回归分析对操作者技能水平和疲劳进行了推定分析,经分析得出可以对操作者进行技能评价和疲劳评价的...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人-机-环境系统的概述
1.2 国内外人-机-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人-机-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2 国内人-机-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体系结构
2. 机械系统的建立
2.1 机械系统的发展
2.2 机械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2.3 机械系统的设计
2.3.1 设计步骤及功能要求
2.3.2 操作任务的制定
2.3.3 操作设备的设计
2.3.4 操作者的选择
2.3.5 操作环境设定
3. 新型检测系统的设计及检测原理
3.1 新型检测系统要求
3.2 新型检测系统的设计
3.2.1 检测系统图的设计
3.2.2 电路图的设计
3.3 操作信息的检测
3.3.1 轴向切削力的检测
3.3.2 转矩的检测
3.3.3 手轮回转速度的检测
3.3.4 作业时间及作业误差的检测
3.3.5 重心移动轨迹长的检测
3.4 疲劳信息的检测
3.4.1 疲劳的分类
3.4.2 疲劳检测的要求
3.4.3 疲劳的检测方法
3.4.4 主观调查表的设计
4. 目前评价方法的分析
4.1 统计学在评价中的应用
4.1.1 统计学的概述
4.1.2 主观估计法
4.1.3 加权评价法
4.2 遗传算法
4.3 模糊数学分析法
4.4 灰色综合评价法
4.5 人工神经网络
4.6 动态时间错位
4.6.1 对称式算法
4.6.2 非对称式算法
5. 操作者疲劳和技能多元线性回归评价法的研究
5.1 操作者疲劳和技能评价方法的比较
5.2 操作者疲劳和技能评价中多元回归分析的应用
5.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法
5.2.2 数据处理的工具
6. 检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6.1 检测结果的处理
6.2 操作者技能评价
6.2.1 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分析
6.2.2 操作者的技能评价
6.3 操作者的疲劳评价
6.3.1 操作者的疲劳因素研究
6.3.2 非熟练操作者的多元回归分析及t值检验
6.3.3 熟练操作者的多元回归分析及t值检验
6.3.4 所有操作者的多元回归分析及t值检验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77113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人-机-环境系统的概述
1.2 国内外人-机-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人-机-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2 国内人-机-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体系结构
2. 机械系统的建立
2.1 机械系统的发展
2.2 机械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2.3 机械系统的设计
2.3.1 设计步骤及功能要求
2.3.2 操作任务的制定
2.3.3 操作设备的设计
2.3.4 操作者的选择
2.3.5 操作环境设定
3. 新型检测系统的设计及检测原理
3.1 新型检测系统要求
3.2 新型检测系统的设计
3.2.1 检测系统图的设计
3.2.2 电路图的设计
3.3 操作信息的检测
3.3.1 轴向切削力的检测
3.3.2 转矩的检测
3.3.3 手轮回转速度的检测
3.3.4 作业时间及作业误差的检测
3.3.5 重心移动轨迹长的检测
3.4 疲劳信息的检测
3.4.1 疲劳的分类
3.4.2 疲劳检测的要求
3.4.3 疲劳的检测方法
3.4.4 主观调查表的设计
4. 目前评价方法的分析
4.1 统计学在评价中的应用
4.1.1 统计学的概述
4.1.2 主观估计法
4.1.3 加权评价法
4.2 遗传算法
4.3 模糊数学分析法
4.4 灰色综合评价法
4.5 人工神经网络
4.6 动态时间错位
4.6.1 对称式算法
4.6.2 非对称式算法
5. 操作者疲劳和技能多元线性回归评价法的研究
5.1 操作者疲劳和技能评价方法的比较
5.2 操作者疲劳和技能评价中多元回归分析的应用
5.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法
5.2.2 数据处理的工具
6. 检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6.1 检测结果的处理
6.2 操作者技能评价
6.2.1 操作者的操作信息分析
6.2.2 操作者的技能评价
6.3 操作者的疲劳评价
6.3.1 操作者的疲劳因素研究
6.3.2 非熟练操作者的多元回归分析及t值检验
6.3.3 熟练操作者的多元回归分析及t值检验
6.3.4 所有操作者的多元回归分析及t值检验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77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97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