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冲击下微悬臂梁动态响应特性
本文关键词:高冲击下微悬臂梁动态响应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高冲击下微构件动态响应特性的经典理论值与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高冲击下微悬臂梁尺寸效应模型并分析了其动态响应特性。该方法可描述微悬臂梁的弯曲特性、固有特性、动态响应特性的尺寸效应现象。实例分析表明,当微悬臂梁特征尺寸和内禀特征尺寸处于同一量级时,高冲击下微悬臂梁的弯曲挠度、固有频率、动态位移响应均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现象,合理地解释了实验结果与经典理论值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高冲击 微悬臂梁 动态响应 尺寸效应 应变梯度理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475245)
【分类号】:TH-39
【正文快照】: 0引言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器件凭借其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低成本、高性能、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在仪器测量、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国防事业、生物医学和环保等人们所接触到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1-2]。这些MEMS器件中的微构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辅辅;娄文忠;;微机电技术在引信中的应用综述[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6年03期
2 周织建;聂伟荣;席占稳;王晓锋;;多层UV-LIGA电铸镍材料的抗冲击性能[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04期
3 聂志峰;周慎杰;韩汝军;肖林京;王凯;;应变梯度弹性理论下微构件尺寸效应的数值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6期
4 聂志峰;周慎杰;王凯;孔胜利;;应变梯度弹性理论C~1自然邻近迦辽金法[J];工程力学;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尹立威;聂伟荣;席占稳;周织建;;高冲击下微悬臂梁动态响应特性[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6年06期
2 朱朝飞;贾建援;付红志;陈轶龙;曾志;于大林;;狭长平行板间液桥形态及受力研究[J];工程力学;2016年06期
3 朱倩;赵均海;张常光;孙珊珊;;考虑界面黏结与尺寸效应的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统一解[J];工业建筑;2016年02期
4 郭幼丹;程晓农;;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微塑性成形力学性能[J];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05期
5 李安庆;周慎杰;周莎莎;;双层微梁固有特性的尺寸效应[J];工程力学;2014年07期
6 聂志峰;肖林京;韩汝军;王凯;李星龙;吴恒恒;;基于偶应力理论薄膜-基体界面剪应力尺寸效应的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3期
7 聂志峰;周慎杰;韩汝军;肖林京;王凯;;应变梯度弹性理论下微构件尺寸效应的数值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辉;王辅辅;娄文忠;郭旭红;;微装配技术在微机电引信中的应用综述[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4年04期
2 聂志峰;周慎杰;王凯;孔胜利;;应变梯度弹性理论C~1自然邻近迦辽金法[J];工程力学;2009年09期
3 聂志峰;周慎杰;王凯;孔胜利;;应变梯度弹性理论C~1自然单元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4 聂志峰;周慎杰;王凯;孔胜利;;C~1自然邻近迦辽金法在偶应力理论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6期
5 石庚辰;李华;;引信MEMS安全系统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7年06期
6 施坤林,黄峥,马宝华,张龙山,谭惠民,崔占忠;国外引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与加速发展我国引信技术的必要性[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5年03期
7 李勇,李玉和,李庆祥,訾艳阳;基于体硅工艺的微夹持器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龙洋;鲁健;吴亚雷;许晓慧;褚家如;;基于数字调谐方法的微悬臂梁品质因数的研究[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5年04期
2 陆静;韦笑梅;马小强;;一种分析静电驱动微悬臂梁变形的高精度算法[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春娟;骆英;李红;;压电微悬臂梁传感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1期
4 刘双杰;郝永平;;S型折叠式微悬臂梁刚度计算[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2期
5 许锐彬;;沉积层厚度对多层微悬臂梁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机电技术;2013年02期
6 赵立波;徐龙起;热合曼艾比布力;张桂铭;王鸿雁;秦宇;刘志刚;赵玉龙;蒋庄德;;矩形微悬臂梁的流固耦合谐振频率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7 李艳宁,唐洁,饶志军,傅星,胡小唐;微悬臂梁谐振技术检测溶液粘度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5期
8 彭首军;王文芳;龚胜平;;基于Euler-Bernoulli方程微悬臂梁弛豫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9 丁建宁,孟永钢,温诗铸;多晶硅微悬臂梁断裂失效强度的尺寸效应[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11期
10 韩建强,朱长纯,刘君华,张鲲;热激励微悬臂梁谐振器品质因数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慧玲;;表面吸附及复杂表面微悬臂梁传感器跨尺度力学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熊继军;张文栋;薛晨阳;桑胜波;周兆英;;拉曼光谱应用于硅微悬臂梁的应力特性测试[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黄渊;谭伟明;薛长国;陈雁云;吴尚犬;张青川;王保民;;微悬臂梁传感研究抗体修饰方法对瘦肉精检测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岩;申胜平;;微悬臂梁传感器的力学机理[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高会凯;黄健萌;;与基底接触-分离过程中微悬臂梁的动态应力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苏波;段国腾;张存林;;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的太赫兹波探测系统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7 吴尚犬;薛长国;张青川;王宝民;;微梁免疫传感中小分子抗原与抗体结合导致的表面应力机理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孟玮烈;陈建中;陈皓;张能辉;;重力对DNA-微悬臂梁纳米挠度响应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晶晶;谭邹卿;张能辉;;DNA-微悬臂梁的纳米力学分析[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郇勇;张泰华;杨业敏;;MEMS微悬臂梁键合强度的测试技术[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高灵敏微悬臂梁探针设计制作及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李凯;基于微悬臂梁的生化传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王晓明;薄板型微悬臂梁流固耦合特性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冯兆斌;微悬臂梁力学传感器的振动激发研究及在材料学中的应用探索[D];山东大学;2013年
5 黄渊;基于光学读出的微悬臂梁生化传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飞;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刚度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吴尚犬;基于表面应力效应的微悬臂梁免疫传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文丰;微悬臂梁生化传感器读出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韩乐;用于食品中李斯特细菌检测的纳米微悬臂梁传感器技术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10 李冰;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激光告警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庆旭;多层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计算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梁利娜;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的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程韦;微悬臂梁阵列传感技术系统设计[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何培文;基于微悬臂梁传感技术的液滴蒸发过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高会凯;重复加卸载下微悬臂梁与基底粗糙面间的接触分析[D];福州大学;2014年
6 周胜男;压电微悬臂梁智能结构的数学有限元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7 唐洁;压电微悬臂梁传感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景大雷;用于气体测量的压电微悬臂梁力学建模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许锐彬;基于有限元的多层微悬臂梁弹性性能、尺度效应和动态响应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10 周韬;微悬臂梁质量传感器测量原理的有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高冲击下微悬臂梁动态响应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43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