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弓网系统载流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7:03

  本文关键词:弓网系统载流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生态和经济两方面考虑,电力牵引是铁路牵引的最佳方式。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获得动力的关键部位是弓网系统。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弓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弓网系统的载流摩擦磨损问题已经成为高速铁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使用环-块式载流摩擦磨损试验设备,研究了接触压力、速度的波动和电流的变化对碳滑板/铜接触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滑板在接触压力、电流和运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出现的异常磨损行为。结果表明: (1)接触压力的大小对滑块的表面形貌有一定的影响;载流摩擦磨损过程的磨损形式主要有磨粒磨损、电弧烧蚀和材料的转移,接触压力较大时的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接触压力较小时的磨损形式以电弧烧蚀为主。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存在两个阶段——前期的过渡阶段和后期的稳定阶段,接触压力的减小会增加过渡阶段的时间,即增加了系统进入动态平衡状态的时间;摩擦系数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滑板的磨损过程也分为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过渡阶段的磨损率大于稳定阶段;滑块稳定阶段的磨损率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电弧功率和离线率都有所下降;在一定的范围内,接触压力的大小对载流效率的影响不大。滑块稳定期磨损率与平均电弧能量呈正比例线性关系。接触压力较小时,振动幅值突变可能是大电弧(电压降ua40V时产生的电弧)产生的原因之一。 (2)随着滑动线速度的增加,摩擦系数的变化不大,滑板磨损率、电弧功率和离线率有所增加。随着滑动线速度波动幅值的增加,摩擦系数波动变化逐渐规律化,在速度从减速到加速(或加速到减速)的转变时刻,往往对应着摩擦系数的极大值,而摩擦系数的极小值出现在加速或减速的过程中。当滑动线速度波动幅值增加到一定值时,滑板磨损率、离线率和平均电弧能量都比在滑动线速度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要大,保持稳定运行速度是降低磨损的方法之一。 (3)电流的减少会引起摩擦系数增大的同时也会减少滑板的磨损。相同的电流变化梯度下,电流从50A到0时的摩擦系数梯度要比电流从250A到200A时的大,而电弧功率的梯度是一样的。 (4)在接触压力、电流和运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受电弓滑板载流滑动摩擦试验时发生的异常磨损行为,可能与试验初期的加速度有关。同时,异常磨损的发生与滑块的振动情况和电弧燃烧情况或者说是滑块温度分布有关。振动越剧烈磨损越大;电弧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大,滑块的温度越高,磨损越大。
【关键词】:载流摩擦磨损 接触压力 速度 电流 电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17.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1章 绪论11-27
  • 1.1 牵引供电系统与弓网系统11-14
  • 1.1.1 电力系统11-12
  • 1.1.2 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12
  • 1.1.3 接触网与受电弓12-14
  • 1.2 受电弓滑板材料14-16
  • 1.2.1 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发展历史14-15
  • 1.2.2 受电弓滑板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特点15-16
  • 1.3 载流摩擦磨损的理论基础16-20
  • 1.3.1 摩擦学理论16-17
  • 1.3.2 电接触理论17-19
  • 1.3.3 滑板与接触线载流摩擦磨损过程及机理19-20
  • 1.4 载流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20-25
  • 1.4.1 受电弓滑板载流摩擦磨损试验设备20-22
  • 1.4.2 受电弓滑板载流摩擦磨损研究现状22-25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25-27
  • 第2章 试验设备与分析方法27-34
  • 2.1 试验设备及试验材料27-29
  • 2.1.1 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27-29
  • 2.1.2 试验材料29
  • 2.2 试验步骤29-30
  • 2.3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30-34
  • 第3章 接触压力对载流滑动摩擦性能的影响34-44
  • 3.1 表面形貌与试验现象34-36
  • 3.2 摩擦系数36-39
  • 3.3 滑板磨损率39-40
  • 3.4 电弧40-43
  • 3.4.1 电弧功率与离线率40-41
  • 3.4.2 载流效率41
  • 3.4.3 磨损率与平均电弧能量41-42
  • 3.4.4 振动42-43
  • 3.5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速度波动及电流变化的影响44-51
  • 4.1 速度波动的影响44-49
  • 4.1.1 速度大小的影响44-46
  • 4.1.2 速度波动的影响46-49
  • 4.2 电流变化的影响49-50
  • 4.2.1 电流与摩擦系数49
  • 4.2.2 电流与电弧49-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载流滑动异常磨损行为51-57
  • 5.1 试验过程分析51-53
  • 5.2 结果分析53-56
  • 5.3 本章小结56-57
  •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贵青,陈敬超,孙加林;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J];材料导报;2003年01期

2 马行驰;何国求;陈成澍;何大海;胡正飞;;现代轨道交通摩擦集电材料及相关载流摩擦磨损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3期

3 邵利峰;韦强;徐立新;石宗利;;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年05期

4 黄振莺;翟洪祥;刘新;艾明星;周炜;;Ti_3SiC_2系材料的载流磨损特性及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5 吴积钦;;弓网系统电弧的产生及其影响[J];电气化铁道;2008年02期

6 金学松,温泽峰,张卫华,曾京,周仲荣,刘启跃;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关键力学问题 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J];工程力学;2004年S1期

7 丁涛;王鑫;陈光雄;杨红娟;朱e

本文编号:475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475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