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多维减振座椅动力学分析及减振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14:13

  本文关键词:多维减振座椅动力学分析及减振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驾驶员座椅普遍存在的中低频三维振动,采用少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设计一种三平移减振座椅悬架机构,推导机构的运动正、反解解析式;建立悬架机构竖直方向上的力学关系式,分析悬架结构参数对弹簧恢复力的影响;基于水平激励下减振系统的力学特征,考虑到人体刚度、阻尼的影响,建立解耦的等效二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支链倾斜角度α是影响系统减振性能的重要结构参数;同时表明,在y轴方向水平激励下,动平台的运动主要集中在y,z方向,这也证明对于少自由度对称并联减振机构,采用等效二维建模方法进行解耦是有效的。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江苏省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座椅 并联机构 动力学模型 多维减振
【基金】:常州市应用基础计划资助项目(CJ2012008) 江苏省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JDML-1001) 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常州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ZMF13020001)
【分类号】:TH113.1;TB53
【正文快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装备运转速度不断加快,使人类工作环境中的振动问题倍加严重,且这类振动大多表现为空间多向性[1]。剧烈的振动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心健康,人体长期处在强振动之下,会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和听觉等方面发生病症[2]。然而,目前人体舒适度评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春全;周昊;冯志杰;周俊明;;火箭橇试验减振系统力学仿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2年08期

2 赵桂宁;徐传富;;高性能的减振系统[J];家用电器科技;1985年05期

3 王兆康;设备减振的机理和特性[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4 常辉兰;随机激振下双层减振问题的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5 徐志伟,陈天宁,黄协清,陈花玲;垂直冲击减振系统的仿真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6 赵寿根,程伟,顾忠明;高冲击力减振系统的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2年01期

7 陈修祥;马履中;吴伟光;尹小琴;;两平移两转动四自由度减振平台设计、仿真与测试[J];振动与冲击;2006年06期

8 吴杰;;设备安装中减振系统主要参数的优化设计[J];福建轻纺;2008年02期

9 杨震东;郑祚馨;;摩托车减振系统的参数设计[J];河北工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10 李晓波;吴斌;董程;李宝利;;捷联惯导减振系统的耦合振动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忠杰;;光学平台减振方法初步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李海涛;田瑞兰;;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梁桥的减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习树;步进扫描光刻机模拟隔振试验平台主动减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周斌;双质量飞轮减振系统测试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多维减振座椅动力学分析及减振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478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