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调节阀的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01:02

  本文关键词:基于调节阀的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调节阀 流量测量 CFD仿真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调节阀的流量测量方法,利用管路系统中现有的调节阀,不添加其它阻力原件来测量流量。该方法以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为基础,通过测量调节阀前后的差压,计算获得流经调节阀的流体流量,分别采用仿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所提出的流量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测量效果。 采用CFD仿真技术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对于调节阀前后压力采样点的选定,确定了阀前相对较靠近阀体,阀后相对较远离阀体的原则。对于稳态流量测量,仿真结果测量误差控制在约3%以下,仿真结果同样表明误差大小与工况变化无相关性。对于非稳态流量测量,通过定性的仿真研究发现调节阀快速启闭过程中,开始阶段的流量变化滞后于开度变化,随后流量变化速率显著加快。 完成基于调节阀的水流量测量实验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系统设计包括管道布置与连接、取压孔设置、压力变送器选型、调节阀执行机构信号通讯、电磁流量计和累积流量罐数据采集等,实现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流量测量管路系统。软件系统利用多线程技术采用Python语言实现了界面设计以及设备通信,该软件可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信号发送的并发运行、数据自动采集和存储等功能。 分别在稳态和非稳态调节阀阀芯开度下进行了水流量测量实验研究。实际压力采样点的选定证明其位置选择与仿真结果相一致,即采用前近后远采样点时实验效果最好。此时,稳态流量测量的精度较高,总体误差在4.5%以下。稳态实验表明,较大的阀前后差压以及较小的阀门开度时获得的流量测量精度最佳。采用正弦信号、三角信号、随机信号作为阀芯运动轨迹输入,近似模拟调节阀真实工况情况下的阀芯运动规律,采用与累积流量罐测得的累积流量值之差作为误差参考值。三种阀芯运动规律对应的累积流量误差分别为1.13%、3.95%、2.82%,实验结果间接证明了基于调节阀的流量测量方法在非稳态流量测量时也有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调节阀 流量测量 CFD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4;TH814
【目录】:
  • 致谢6-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目次10-12
  • 图和附表清单12-14
  • 1 绪论14-19
  • 1.1 背景和意义14-15
  • 1.2 研究现状15-18
  • 1.2.1 流量计15-17
  • 1.2.2 调节阀17-18
  • 1.3 主要研究内容18-19
  • 2 基于调节阀的流量测量理论19-25
  • 2.1 调节阀介绍19-21
  • 2.1.1 调节阀的分类与结构19-20
  • 2.1.2 调节阀的特性与关键参数20
  • 2.1.3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20-21
  • 2.2 基于调节阀的流量测量方法21-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3 仿真研究25-42
  • 3.1 CFD 仿真方法概述25-26
  • 3.2 CFD 仿真工具链26-27
  • 3.3 几何建模27-28
  • 3.4 网格划分28-30
  • 3.5 求解参数设置30-32
  • 3.6 压力采样点的选定32-33
  • 3.7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33-35
  • 3.8 稳态流量测量仿真研究35-37
  • 3.9 非稳态流量测量仿真研究37-40
  • 3.9.1 动网格及 UDF37-38
  • 3.9.2 仿真与结果分析38-40
  • 3.10 本章小结40-42
  • 4 实验系统设计42-56
  • 4.1 总体设计42-43
  • 4.2 硬件系统设计43-50
  • 4.2.1 管道布置与连接43-45
  • 4.2.2 取压孔设置45-46
  • 4.2.3 压力变送器46-48
  • 4.2.4 调节阀执行机构48-50
  • 4.3 软件系统设计50-54
  • 4.3.1 总体设计50-51
  • 4.3.2 界面设计51-53
  • 4.3.3 设备通信原理53-54
  • 4.3.4 多线程设计54
  • 4.4 本章小结54-56
  • 5 实验与结果分析56-69
  • 5.1 压力采样点的选定56-57
  • 5.2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57-59
  • 5.3 稳态流量测量实验研究59-61
  • 5.4 非稳态流量测量实验研究61-68
  • 5.4.1 正弦信号实验结果与分析62-64
  • 5.4.2 三角信号实验结果与分析64-66
  • 5.4.3 随机信号实验结果与分析66-67
  • 5.4.4 数据汇总67-68
  • 5.5 本章小结68-69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69-71
  • 6.1 总结69-70
  • 6.2 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4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长娥;吴峻;朱欣华;;智能差压式流量计二次仪表设计[J];电子器件;2008年02期

2 苏彦勋;第一讲:流量计量与测试仪表发展的趋势[J];电子仪器仪表用户;1999年01期

3 谢华,刘中平;通风、空调设计中的CFD技术[J];房材与应用;2004年01期

4 王博;董继先;陆琦;董引娣;;一种新的差压式流量计标定方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年08期

5 鲍燕伟;吴玉兰;;提高差压式流量计精度的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7年12期

6 杨超;刘利;;电动调节阀开度控制的研究与实现[J];机电工程;2007年02期

7 梁国伟;差压式流量计测量不确定度的经验估计[J];计量技术;2000年05期

8 贾广雷,刘培玉,耿长欣;多线程技术及其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年01期

9 唐雅娟,杨子杰;串口通信多线程实现的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11期

10 石淑莲;贾泽;;超超临界汽轮机主汽调节联合阀阀壳与阀座瞬态过盈接触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524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524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