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贴面压机电液压力控制系统的伺服比例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6:01

  本文关键词:贴面压机电液压力控制系统的伺服比例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热压机 液压系统 优化 伺服比例 模糊控制


【摘要】:贴面加工的热压机是将组好的板坯进行加热加压之后,再经冷却、分等等其它工序得到贴面制品的一种成型设备,基本工作过程为压板快速下行、工作行程、保压、卸荷、提升缸快速提升五个工作过程。在贴面热压生产中,除了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制品质量会产生影响外,热压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压力控制的性能好坏就成为了衡量热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使制品质量提高,必须运用控制理论技术,采用控制策略对压力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压力值能够快速准确地跟随期望值的变化。 本文结合贴面热压工艺特点,对国内某型贴面热压机工作过程及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在原有液压系统基础上实施优化设计,分析了优化后的系统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主要引入了伺服比例阀作为系统的主控阀,将传统的比例系统改为闭环伺服比例系统,构成的压力闭环跟踪机能可以在热压对象发生变化时拟合不同的热压工艺曲线;此外,还为加压工作柱塞缸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输出压力稳定的压力平衡阀。 针对贴面压机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对其压力控制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并提出了两种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化方法,改进压机的机械结构和引入控制策略。基于后者,本文将模糊推理的思想引入到控制系统中,结合成熟的PID控制,设计出一种能够在线实时调整优化PID三个参数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以期使系统的响应速度及稳态精度有所提高。 具体研究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仿真平台,通过FIS设计模糊控制器,再将FIS与Simulink进行连接,基于所建立的系统模型,将典型信号作为系统参考输入,进行原系统及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下的效果比对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自适应PID具有更好的快速性、稳定性和干扰抑制性,保证了系统控制性能指标的实现,为压机自动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热压机 液压系统 优化 伺服比例 模糊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7;TP2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8-9
  • 1.2 电液控制技术在液压机中的应用9-10
  • 1.3 热压机控制研究现状10-12
  • 1.4 研究内容12-14
  • 2 贴面压机液压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14-24
  • 2.1 贴面工艺及设备14-16
  • 2.1.1 贴面工艺14-15
  • 2.1.2 贴面设备15
  • 2.1.3 压力对贴面质量的影响15-16
  • 2.2 贴面压机结构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16-20
  • 2.2.1 压机结构16-17
  • 2.2.2 压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17-19
  • 2.2.3 压机液压系统的特点19-20
  • 2.3 贴面压机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20-23
  • 2.3.1 优化后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20-21
  • 2.3.2 优化后液压系统的性能改进21-22
  • 2.3.3 压力平衡阀的设计及其功能原理22-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3 贴面压机压力控制系统数学建模与特性分析24-36
  • 3.1 压力控制系统模型分析24-29
  • 3.1.1 负载分析24
  • 3.1.2 阀控柱塞缸动力机构组成分析24-28
  • 3.1.3 伺服比例阀环节分析28
  • 3.1.4 比例放大环节分析28
  • 3.1.5 检测反馈环节分析28-29
  • 3.1.6 压力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29
  • 3.2 系统数学模型的确定29-32
  • 3.2.1 液压工作介质的选用29-30
  • 3.2.2 伺服比例阀参数确定30
  • 3.2.3 阀控柱塞缸动力机构参数确定30-32
  • 3.3 系统控制特性分析32-35
  • 3.3.1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2-33
  • 3.3.2 系统对典型信号的响应分析33-34
  • 3.3.3 系统性能优化方法34-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4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及性能优化研究36-50
  • 4.1 模糊控制概述36-37
  • 4.1.1 模糊控制原理36
  • 4.1.2 模糊控制器结构36-37
  • 4.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37-42
  • 4.2.1 控制方案的选取38
  • 4.2.2 论域及隶属函数的确定38-40
  • 4.2.3 控制规则的确定40-42
  • 4.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工作流程42-43
  • 4.4 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43-49
  • 4.5 本章小结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4-55
  • 致谢55-5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海龙;胡军;张建国;高少鹏;;基于Pro/E的玻璃器皿压机气液联动CAD二次开发[J];轻工机械;2009年03期

2 李海林;李艾民;周树生;王和伟;;蓄能器在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中的应用[J];起重运输机械;2010年04期

3 李tk;高元楼;;液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研究[J];软件;2011年08期

4 周康武;刘兴平;;黄河龙口水电站受油器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J];西北水电;2012年03期

5 陈守强,张恕远,费凌,唐浦华,黎亚元;微波暗室运动平台系统硬件设计分析[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范晓望;丁国龙;张泳;韩广卓;李文兴;;液压系统发热原因的探讨[J];工程与试验;2011年01期

7 张文亭;;浅谈液压系统油污染的控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年02期

8 张勇;凌志远;王啸;;下运带式输送机采用新型盘式制动系统的设计研究[J];山西煤炭;2012年02期

9 孟国军;倪仁品;陈建平;;大阵面天线液压折叠技术研究与实现[J];中国测试;2011年04期

10 孟国军;倪仁品;陈建平;;一种新型雷达天线折叠机构研究与实现[J];中国测试;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甫;六坐标工具磨床CNC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1996年

2 马鹏飞;全液压推土机液压行驶驱动系统动力学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栾海英;电液伺服控制线性摩擦焊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4 阚超;电液伺服与比例压力控制系统辨识与特性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5 孙磊;四足机器人仿生控制方法及行为进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谢飞;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数控液压系统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东林;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姚静;锻造油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9 李军利;悬臂式掘进机断面自动成形理论与控制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沈嵘枫;林木联合采育机执行机构与液压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0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530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