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行为节点的产品关联约束配置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6:10

  本文关键词:基于行为节点的产品关联约束配置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品配置 行为节点 约束求解 配置评价


【摘要】:为规避传统大规模生产模式造成的产品囤积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客户需求的订单方式提供产品,由此产生的大规模定制问题已成为制造业的研究热点。如何既保证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实现,同时又能缩短交货期、节省成本,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客户需求进行处理及采用合理的产品配置设计方法,是解决这种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客户需求的相关问题,提出行为节点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行为节点的产品配置模型,对配置模型的求解、配置结果的综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研究客户需求的特征及分类,针对客户需求的特点,研究需求获取的方法;对客户需求进行形式化描述,运用框架法对客户需求进行知识表示,以保证客户需求的可靠性及语义一致性,将模糊的、不完备的客户需求转化为明确的、设计可用的需求信息。 (2)为便于客户进行需求表达及保证配置产品的可行性,提出行为节点的概念,给出行为节点的形式化表示,构建基于行为节点的产品配置模型。研究节点内部组织、耦合关系,以及关联约束机制。研究行为节点的划分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相关度聚类及聚类算法中的最大树法进行行为节点的划分。 (3)为提高客户需求表达的正确性、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已有案例进行新产品的设计,提出将基于动态约束满足问题和实例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用于产品配置求解。将配置问题转化为动态约束满足问题,获得规范化的客户需求信息,再把这些信息经由基于实例的推理的方法检索实例库获得相似实例。在约束求解时通过分层约束的方法来缩小搜索空间,在实例查询过程中通过属性相似度的计算来确定相似实例,并设计了案例搜索流程。 (4)根据产品配置方案评价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产品配置方案的评价优选模型。该模型以客户为评价主体,允许客户以模糊性的语言表达习惯对配置求解出的若干待选方案进行优选,由评价优选模型经过计算给出各方案的优劣排序,提供给客户最能满足其需求的配置解。
【关键词】:产品配置 行为节点 约束求解 配置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6
【目录】:
  • 致谢6-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目录10-13
  • 插图清单13-14
  • 表格清单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4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5-17
  • 1.1.1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产生15-16
  • 1.1.2 大规模定制的特点16-17
  • 1.2 产品配置概述17-21
  • 1.2.1 产品配置的概念及原理17-18
  • 1.2.2 产品配置的产生及研究现状18-20
  • 1.2.3 设计过程约束与控制方面的研究20-21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1-24
  • 1.4.1 研究内容的提出21-23
  • 1.4.2 论文的框架结构23-24
  • 第二章 客户需求的获取与处理24-32
  • 2.1 引言24
  • 2.2 客户需求的特征及分类24-27
  • 2.2.1 客户需求的特征24-25
  • 2.2.2 客户需求的分类25-27
  • 2.3 客户需求的获取27-28
  • 2.4 客户需求的处理28-31
  • 2.4.1 客户需求的形式化描述28-29
  • 2.4.2. 基于框架的客户需求知识表示29-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基于行为节点的产品配置模型构建32-43
  • 3.1 引言32
  • 3.2 行为节点及基于行为节点的配置模型架构32-34
  • 3.3 行为节点内聚、耦合关系34-36
  • 3.3.1 行为节点内聚关系34-35
  • 3.3.2 行为节点间耦合关系35-36
  • 3.4 行为节点粒度的控制36-39
  • 3.4.1 节点粒度对配置的影响36
  • 3.4.2 行为节点粒度划分原则36-37
  • 3.4.3 行为节点粒度划分方法37-39
  • 3.5 节点实例分析39-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产品配置模型的求解43-55
  • 4.1 引言43
  • 4.2 节点的约束关系43-44
  • 4.3 基于DCSP的客户定制需求44-47
  • 4.3.1 动态约束满足问题的描述44-45
  • 4.3.2 配置问题转化为动态约束满足问题45-46
  • 4.3.3 配置模型的约束求解策略46-47
  • 4.4 由订单信息检索实例库中相似的实例47-50
  • 4.4.1 CBR及其优点47-48
  • 4.4.2 案例检索与比较48-50
  • 4.5 产品配置求解实例50-54
  • 4.6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产品配置方案的评价55-69
  • 5.1 引言55
  • 5.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55-58
  • 5.2.1 配置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55-56
  • 5.2.2 评价方法的选择56-57
  • 5.2.3 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基本原理57-58
  • 5.3 产品配置方案的评价步骤58-63
  • 5.3.1 产品配置方案的优选模型58-59
  • 5.3.2 构造判断矩阵59-60
  • 5.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60-61
  • 5.3.4 各层元素总排序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61
  • 5.3.5 灰色系统的构建61-62
  • 5.3.6 关联度计算62-63
  • 5.4 实例分析63-68
  • 5.4.1 产品配置方案优选模型的建立63
  • 5.4.2 实例指标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63-67
  • 5.4.3 各指标层元素对目标层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67
  • 5.4.4 构造方案的特征量矩阵及确定参考方案67-68
  • 5.4.5 关联度计算68
  • 5.5 本章小结68-6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论文总结69
  • 6.2 研究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健;孙吉贵;张永刚;朱兴军;;参数化弧相容约束传播[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顾新建,朱万贵,邱进冬;大批量定制:未来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2年02期

3 邵伟平;刘永贤;郝永平;曾鹏飞;;基于分布式约束满足的产品配置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连永华,聂桂平;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工业设计[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赵群英;;回溯算法及其改进型的分析与比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2期

6 但斌;覃燕红;王江平;;基于实例和CSP的产品配置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高天一;孙伟;马沁怡;;基于知识工程的CAD技术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但斌,冯韬;基于GBOM的产品族结构模型和配置方法[J];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9 邵晓峰,黄培清,季建华;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年02期

10 马斌;赵犁;沈建国;沈菁琰;王越;;大批量定制环境中的产品配置规则[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558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558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