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多轴非比例低周疲劳寿命预测临界面模型
本文关键词:一种新的多轴非比例低周疲劳寿命预测临界面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多轴疲劳 非比例路径 附加强化效应 临界面法 寿命预测
【摘要】:工程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往往承受着复杂的多轴非比例循环荷载,在长期动力载荷作用下结构构件的失效主要为多轴非比例疲劳破坏.文中基于圆管薄壁试件在拉-扭复合加载情况下的多轴疲劳试验结果,对比了广泛讨论的Kandil-Brown-Miller(KBM)模型和Fatemi-Socie(FS)模型对多轴非比例疲劳寿命的预测能力,分析了非比例加载条件引起多轴疲劳附加损伤的原因;针对FS模型对不存在非比例附加强化的材料多轴疲劳寿命预测的不足,提出了一个能考虑非比例加载路径变化和材料附加强化效应双重作用的非比例影响因子,参照FS准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轴非比例低周疲劳寿命预测临界面模型.利用5种材料的多轴非比例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临界面模型预测的多轴非比例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预测精度优于FS模型;同时,该模型对不存在非比例附加强化的材料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表现出更好的适用性,且能有效的提高不同类型材料的多轴非比例疲劳寿命预测精度.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轴疲劳 非比例路径 附加强化效应 临界面法 寿命预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38002,51378409)
【分类号】:TH114
【正文快照】: without additional cycle hardening due to the non-proportionality of cycle loading.引言工程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往往承受着复杂的多轴非比例循环载荷.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轴或比例加载条件,多轴非比例加载条件下的结构构件有更快的损伤累积和更短的疲劳寿命[1-11].对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正,魏春源,郭良平,侯惠苗;基于弹性计算的铝合金活塞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张万平;贺寅彪;;运用MSC.Software进行含缺陷承压设备疲劳寿命预测[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年S1期
3 刘灵灵;聂辉;;多轴低周非比例加载下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综述[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孙玉兰;王茂廷;;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疲劳寿命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3期
5 王习术,皮龙石纪雄,余寿文;循环应力应变关系对碳素钢疲劳寿命预测的影响[J];机械强度;2000年01期
6 高江永;王福军;张志民;;水泵疲劳寿命预测中应力计数算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S1期
7 骆红云,陈志刚,张卫波,梁淑卿;窄带随机应力下机械构件寿命预测法[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周家泽;机械零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国外建材科技;2005年04期
9 陆念力;詹伟刚;;基于等效初始缺陷尺寸和功率谱法的起重机疲劳寿命预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彭禹;郝志勇;;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联合仿真的疲劳寿命预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戚东涛;程光旭;魏生桂;;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道双轴疲劳寿命预测研究[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2 王帅;赵涛;孟元;陆义;;弹性油箱结构力学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旭亮;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朱顺鹏;高温复杂结构的混合概率故障物理建模与疲劳寿命预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国庆;零件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与产品可再制造性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詹伟刚;基于裂纹扩展的疲劳寿命预测及在起重机金属结构中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婷;驱动轮结构强度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侯亚丁;基于疲劳理论和能量分析的机械设备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O绰,
本文编号:583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58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