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液压机多工况下结构强度计算的比较研究及实验验证
发布时间:2017-07-28 11:34
本文关键词:某液压机多工况下结构强度计算的比较研究及实验验证
更多相关文章: 液压机 有限元 屈服强度实验 强度理论 极限应变能强度理论
【摘要】:摘要:液压机是装备制造业中一种常见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液压机结构强度设计计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进行了四种塑性金属的单向拉伸和压缩、纯扭转屈服强度实验,及一种塑性金属的拉伸—扭转屈服强度实验,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某液压机在多种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上横梁的位移变化、主应力状态变化、三个强度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多种塑性金属的拉伸、压缩、纯扭转和拉扭组合屈服强度实验数据,对液压机常用强度理论计算的相对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Tresca强度理论计算的误差最大,Mises强度理论次之,极限应变能强度理论最小。Mises强度理论和Tresca强度理论偏保守。极限应变能强度理论可用于拉伸—压缩组合主应力强度计算。 (2)根据有限元模型简化规则和研究目的,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液压机整体有限元三维实体模型,确定了单元选择、网格划分、载荷施加、边界约束和接触模式等关键技术问题。选择液压机在中载、横向偏载、纵向偏载和斜偏载四种工况,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研究了机架和立柱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 (3)对比有限元计算数据,发现同一位置不同工况存在主应力状态变化,结构强度设计计算应考虑不同工况主应力状态的变化。拉伸—压缩—压缩主应力状态下,Mises强度理论相当应力最大值有的比极限应变能强度理论小,有的又大,导致强度设计不确定性和存在安全隐患,某些主应力状态下Tresca强度理论和Mises强度理论的计算结果矛盾。Tresca强度理论、Mises强度理论用于全拉伸主应力和全压缩主应力状态的相当应力都比LSEST小,存在设计隐患。ANSYS有限元计算输出的相当应力不区分主应力状态,只有Mises相当应力也不太合适。 (4)极限应变能强度理论在液压机等工程机械的强度设计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图42幅,表23个,参考文献72篇
【关键词】:液压机 有限元 屈服强度实验 强度理论 极限应变能强度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绪论10-18
- 1.1 液压机简介及国内外发展状况10-13
- 1.1.1 液压机简介10-11
- 1.1.2 国内外液压机发展概况11-13
- 1.2 液压机本体结构力学研究概况13-15
- 1.2.1 传统力学方法13
- 1.2.2 现代有限元设计方法13-15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5-18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15-16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6-18
- 2 结构主应力状态变化时的强度计算及实验研究18-28
- 2.1 有关强度理论18-20
- 2.1.1 几个常用的强度理论18-20
- 2.1.2 极限应变能强度理论20
- 2.2 几种塑性金属的屈服强度实验20-23
- 2.2.1 实验方案20-22
- 2.2.2 实验结果22-23
- 2.3 屈服强度实验结果的计算和分析23-27
- 2.3.1 几种塑性金属纯扭转屈服实验结果计算分析23-25
- 2.3.2 Q235二向拉伸—扭转屈服强度实验结果计算分析25-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3 液压机本体结构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8-39
- 3.1 液压机的结构特点及基本参数28-31
- 3.1.1 液压机的结构特点28-29
- 3.1.2 液压机的基本参数29-31
- 3.2 液压机机架结构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1-38
- 3.2.1 液压机机架结构模型的简化31-32
- 3.2.2 载荷工况的确定32-33
- 3.2.3 材料参数33
- 3.2.4 单元类型选择及网格划分33-37
- 3.2.5 边界条件37-38
- 3.2.6 接触分析设置38
- 3.3 本章小结38-39
- 4 液压机机架静力学分析39-51
- 4.1 机架Mises等效应力分析39-44
- 4.1.1 机架整体Mises等效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39-40
- 4.1.2 上横梁Mises等效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40-41
- 4.1.3 立柱Mises等效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41-43
- 4.1.4 下横梁Mises等效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43-44
- 4.2 机架变形规律分析44-46
- 4.2.1 机架整体变形规律44-45
- 4.2.2 横梁变形规律45-46
- 4.3 立柱Mises等效应力分析46-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5 不同工况液压机强度计算的比较分析51-60
- 5.1 不同工况主应力状态分析51-53
- 5.1.1 主应力点位置的确定51-52
- 5.1.2 特征点主应力状态变化分析52-53
- 5.2 三个强度理论相当应力计算结果比较53-56
- 5.2.1 强度理论相当应力最大值比较53-55
- 5.2.2 主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比较55-56
- 5.3 液压缸结构强度理论计算的比较分析56-59
- 5.3.1 液压缸顶部过渡圆角区强度计算比较56-57
- 5.3.2 液压缸法兰过渡区强度计算比较57-59
- 5.4 本章小结59-60
- 6 总结与展望60-62
- 6.1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60-61
- 6.2 全文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7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67-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志波;董国疆;吴树亮;赵长财;;12.5MN双柱快锻液压机机架的有限元分析[J];锻压技术;2008年04期
2 牛杰;刘光连;田杰;张雅鑫;孟力平;;几个强度理论的屈服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1期
3 潘紫微,邵韦循,王彪,余明,沈斌,丁旺江;80MN水压机下梁有限元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涂善东,赵永翔;机械强度学科发展趋势[J];机械强度;2005年04期
5 赵万军;张大可;钱利霞;;单缸液压机上横梁偏心载荷处理研究[J];煤矿机械;2008年04期
6 刘强,付文智,李明哲,孙刚;三梁四柱式多点成形压力机机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J];塑性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倩倩;薛克敏;李萍;侯一江;;新型6300kN模锻液压机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J];塑性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8 吕桂英;张泽华;;双向应力状态下铝硅合金ZL105塑性行为的实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1990年02期
9 刘光连;;A novel limiting strain energy strength theory[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583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58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