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排气噪声特性研究及消声器优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装载机排气噪声特性研究及消声器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排气噪声 消声器 传递损失 试验设计 模拟退火算法 优化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装载机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排气噪声过大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仅严重影响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采取有效措施对排气噪声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围绕装载机排气噪声特性及消声器优化设计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实验手段测取了装载机的排气噪声,并对排气噪声的频谱构成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排气噪声组成中的基频噪声和气柱共振噪声是噪声的主要来源,并且集中在中低频率段,而抗性消声器主要用于对中低频噪声的控制。在对排气噪声特性的分析基础上,针对课题需要建立抗性消声器基本消声结构的模型,利用LMS.Virtural.lab和Fluent分别对基本消声结构如扩张腔长度、扩张腔直径、腔体个数和两腔消声器下腔体不同长度、偏置出口管不同位置、内插管、进出口管侧置等的声学性能和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为消声器的优化改进提供依据。采用声学性能计算中的传递矩阵法建立消声器传递损失的解析模型、采用流体力学性能计算中的半经验计算方法建立消声器压力损失计算的解析模型,并且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消声器基本结构参数,基于试验设计(DOE)对消声器参数进行贡献度分析、主效应分析、交互效应分析,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依据。在消声器优化设计研究中,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即根据有限元仿真的结果对消声器进行结构改进设计,基于数值方法中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SA)和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MOSA)对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在仿真分析中,内插管结构能减少消声器传递损失的通过频率,降低压力损失,对新设计消声器采用内插管结构,结果表明,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和流体力学性能都得到有效改善。在基于解析模型的数值优化方法中,DOE方法能有效辨识出各参数对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简化了消声器的优化模型,提高了优化效率,建立消声器在排气噪声峰值频率处传递损失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采用ASA和MOSA对消声器进行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其中在多目标优化过程中,进行了双目标和三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单目标优化可使相应峰值频率处的传递损失达到最大值,多目标优化能使全频段整体优化效果较好,但是三目标的Pareto最优解较多,而最终的优化效果和双目标相差不多,考虑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应选择双目标对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方法对消声器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关键词】:排气噪声 消声器 传递损失 试验设计 模拟退火算法 优化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243;TB535.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2
- 字母注释表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0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3-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2.1 排气噪声特性研究现状15-16
- 1.2.2 消声器优化设计研究现状16-18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 装载机排气噪声特性分析及排气噪声控制20-39
- 2.1 引言20
- 2.2 装载机排气噪声频谱测试20-23
- 2.3 排气噪声的频谱构成及产生机理23-29
- 2.4 排气噪声的控制研究29-38
- 2.4.1 从噪声源考虑控制排气噪声29-31
- 2.4.2 从传递路径考虑控制排气噪声31-38
- 2.5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基本消声结构的声学和流体力学性能分析39-64
- 3.1 引言39
- 3.2 消声器性能计算方法对比39-43
- 3.2.1 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声传递矩阵和有限元仿真对比39-41
- 3.2.2 消声器压力损失的半经验计算方法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比41-43
- 3.3 不同扩张腔长度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43-50
- 3.4 不同扩张腔直径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50-52
- 3.5 不同腔体结构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52-55
- 3.5.1 不同腔体个数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52-54
- 3.5.2 两腔消声器下腔体不同长度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54-55
- 3.6 偏置式出口管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55-58
- 3.7 内插管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58-62
- 3.8 进出口管侧置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62-63
- 3.9 本章小结63-64
- 第四章 消声器解析模型及参数分析64-75
- 4.1 引言64
- 4.2 消声器解析建模及模型验证64-67
- 4.3 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分析67-69
- 4.4 基于试验设计(DOE)的消声器参数分析69-74
- 4.5 本章小结74-75
- 第五章 排气消声器的优化设计75-84
- 5.1 引言75
- 5.2 原始消声器声学性能和流体力学性能分析75-76
- 5.2.1 原始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75-76
- 5.2.2 原始消声器流体力学性能分析76
- 5.3 用仿真分析的结果对消声器进行结构改进设计76-78
- 5.4 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SA)对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78-83
- 5.4.1 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SA)78-80
- 5.4.2 ASA在消声器单目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80-81
- 5.4.3 MOSA在消声器多目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81-83
- 5.5 本章小结83-8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4-86
- 6.1 全文总结84-85
- 6.2 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90-91
- 致谢91-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熊亮;邱中辉;庞福振;谢晓忠;;舰船高传递损失复合托板振动特性优化设计[J];中国舰船研究;2012年06期
2 应申舜;卢奂采;姜伟;;多孔橡胶材料声传递损失性能分析:模型描述[J];轻工机械;2013年06期
3 何世平;何琳;;阻隔质量对杆类结构纵波隔离的工程应用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年06期
4 何琳;何世平;;阻隔质量对杆类结构弯曲波隔离的工程应用研究[J];声学技术;2007年01期
5 马家义;袁兆成;于莹潇;刘滨春;;汽车排气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方法的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年06期
6 岳贵平;张义民;;基于传递损失的车辆进气系统的可靠性设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7 徐航手;康钟绪;季振林;;排气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实验测量与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年04期
8 郭军丽;吴亚锋;徐俊伟;刘晓凌;;基于管道声模态的消声器传递损失计算[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3年05期
9 赵轮桥;张永斌;毕传兴;;挖掘机排气消声器传递损失的试验研究[J];汽车科技;2011年04期
10 王雪仁;季振林;;有流消声器四极参数和传递损失的边界元法预测[J];计算物理;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梦;桑晋秋;刘碧龙;李晓东;;微孔板传递损失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李泽成;王纬波;郑劲东;;复合材料轴的模态和传递损失试验的仿真分析[A];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杜鑫;冯涛;李晓东;刘克;;高传递损失条件下双端口模型的简化[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克;周启君;冯涛;;传递损失测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四传声器法[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桑晋秋;田梦;刘碧龙;李晓东;;穿孔板的隔声特性研究[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启君;刘克;冯涛;;关于J.Y.Chung的传递损失测量理论的讨论[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7 杜鑫;石敏;彭学礼;李松;;充水管道与扩张腔声学特性的理论研究[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8 石虎山;赵升吨;范淑琴;申亚京;;基于多平面波源的气动阀用消声器传递损失分析[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越;基于有限元法的消声器性能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陈洋洋;某平地机消声器流场声场性能仿真及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程胜明;乘用车排气消声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朱传峰;装载机排气噪声特性研究及消声器优化设计[D];天津大学;2014年
5 陈应航;汽车排气消声器传递损失分析和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朝辉;基于边界元与有限元耦合模型的消声器传递损失预测[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冯洋威;冰箱压缩机噪声机理分析及降噪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李自强;消声器中频声学性能数值预测与实验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周星达;基于声模态的抗性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及设计[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97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59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