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门座式起重机械损伤模式与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4:11

  本文关键词:门座式起重机械损伤模式与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门座起重机 损伤模式 风险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估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不断攀升,港口业务日益繁重,作为我国港口码头常用的装卸设备——门座起重机,由于设备价格昂贵,更新成本高,所以超期服役现象严重,接近或者超过20年服役时间的门座起重机仍在被大量使用,存在极大的安全生产隐患。门座起重机一旦发生事故,轻则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则危及到港口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开展对门座起重机械损伤模式与风险分析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共分为六章。论文第一章简单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门座起重机损伤模式和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第二章在查阅大量港口维修记录和特检部门检测记录的基础上,给出了几个门座起重机典型损伤案例,然后统计分析了门座起重机典型损伤模式及其形成原因,为门座起重机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三章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了E5015焊条材料的裂纹扩展特征参数,包括C和m,及其断裂韧性KIc,为后文的风险评估中计算裂纹指标提供重要参数。 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详细阐述了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门座起重机风险评估方法,包括评估指标的确定、指标评估值的计算、权重值的计算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最终计算出门座起重机的安全系数,为港口设备管理人员对门座起重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五章在前一章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基础VC++编程技术为基础的界面友好、功能完善的门座起重机风险评估系统,实现了门座起重机风险评估的可视化简便操作。 第六章总结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客观分析了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论文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关键词】:门座起重机 损伤模式 风险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估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21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课题来源10
  • 1.1.2 研究背景10-11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6
  •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2-13
  • 1.2.2 发展趋势13-14
  • 1.2.3 论文的主要结构和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门座起重机损伤模式研究16-30
  • 2.1 概述16
  • 2.2 起重机械事故数据统计16-18
  • 2.3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8-20
  • 2.3.1 门座起重机事故案例18-19
  • 2.3.2 事故原因总结19-20
  • 2.4 门座起重机主要零部件损伤模式与识别方法20-25
  • 2.4.1 钢丝绳20-21
  • 2.4.2 卷筒21-22
  • 2.4.3 制动器22
  • 2.4.4 滑轮22-23
  • 2.4.5 车轮23
  • 2.4.6 联轴器23-24
  • 2.4.7 轴承24
  • 2.4.8 齿轮24-25
  • 2.5 门座起重机金属结构损伤模式与识别方法25-29
  • 2.5.1 裂纹25-27
  • 2.5.2 变形27-28
  • 2.5.3 锈蚀28-29
  • 2.6 门座起重机电气设备损伤模式29-30
  • 第3章 焊缝疲劳裂纹扩展参数的实验研究30-40
  • 3.1 焊缝疲劳裂纹扩展参数实验30-34
  • 3.1.1 实验原理30
  • 3.1.2 实验试样与设备30-31
  • 3.1.3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31-33
  • 3.1.4 实验结果检验33-34
  • 3.2 焊条材料的断裂韧性实验34-40
  • 3.2.1 实验原理34-35
  • 3.2.2 实验试样与设备35-37
  • 3.2.3 实验方法37-38
  • 3.2.4 实验数据处理38-39
  • 3.2.5 结论39-40
  • 第4章 门座起重机风险分析方法研究40-83
  • 4.1 风险评估概述40-41
  • 4.1.1 风险评估的含义40
  • 4.1.2 风险评估的目的40-41
  • 4.2 风险评估体系的框架41-42
  • 4.2.1 风险评估体系的层次结构41-42
  • 4.2.2 风险评估的过程42
  • 4.2.3 风险评估的结论42
  • 4.3 指标的选取与评估值的确定42-49
  • 4.3.1 评估指标的选取43
  • 4.3.2 评估值的确定43
  • 4.3.3 无量纲化处理43-44
  • 4.3.4 各指标评估值的计算44-49
  • 4.4 权重的确定49-51
  • 4.4.1 比较判断矩阵49-50
  • 4.4.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50-51
  • 4.5 风险综合评判51-56
  • 4.5.1 模糊综合评判法52-54
  • 4.5.2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构风险评估54-56
  • 4.6 门座起重机结构风险评估实例56-83
  • 4.6.1 概述56
  • 4.6.2 起重机风险评估工程应用56-63
  • 4.6.3 单因素评估层的模糊评判63-78
  • 4.6.4 子系统评估层的模糊评判78-82
  • 4.6.5 整机风险评估82-83
  • 第5章 门座起重机风险评估系统83-90
  • 5.1 系统概述83-84
  • 5.2 软件模块功能84-90
  • 5.2.1 起重机安全性评估模块84-88
  • 5.2.2 起重机应力图库模块88-89
  • 5.2.3 典型事故分析模块89-9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90-92
  • 6.1 结论90
  • 6.2 展望90-92
  • 参考文献92-95
  • 致谢95-9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格宁;江凡;;基于模糊层次综合法的起重机安全性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2 王丹;张亮;;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反应分析[J];房材与应用;2006年02期

3 余琼;肖登明;;基于VB的变压器故障可视化模糊诊断[J];高电压技术;2007年10期

4 牛东晓;魏亚楠;邢棉;;电网运行安全性评价体系分析及应用[J];华东电力;2010年02期

5 颉茂华;;企业环境投资决策方法研究——模糊层次分析法[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6 杨继运,张行;裂纹扩展阻力曲线与剩余强度关系的理论研究[J];机械强度;2003年03期

7 纵云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评价[J];价值工程;2011年03期

8 武慧馨;陈绍慧;苏玉霞;;起重机事故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07期

9 王福绵;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查与管理 起重伤害事故的分析与处理[J];劳动保护;1992年02期

10 陈亚文;;磁粉探伤技术在流动式起重机疲劳裂纹检测中的应用[J];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海;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旺旺;基于可视化技术的设备状态异常检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周向南;港口机械金属结构故障可视化及安全性评价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希军;WP13发动机试车振动分析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冯今朝;基于LabVIEW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可视化系统的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付韬韬;基于VC++和ANSYS接口的参数化桥式起重机桥架有限元分析系统[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6 姚云建;金属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刘祥伟;造船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7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617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f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