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啮合故障振动信号的非线性特征提取
本文关键词:齿轮啮合故障振动信号的非线性特征提取
更多相关文章: 齿轮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小波分析 集合经验模分解
【摘要】:在众多的机械中,齿轮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动力传递机构;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某个齿轮或者某几对齿轮啮合副产生了破坏与故障,那么对于机器的危害是不可忽略的,严重时会导致机毁人亡,造成恶劣的经济与社会影响。故而,必须对运行当中的齿轮故障进行诊断与预测维护。 本文基于齿轮啮合故障模拟试验台,测取了齿轮啮合故障的振动信号,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非线性方法,对齿轮啮合故障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提取和智能诊断,实现了齿轮啮合多种单一故障及复合故障的分类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内容如下: (1)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中最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齿轮的一些常用诊断方法。 (2)从理论上具体阐述了齿轮啮合故障信号时频分析方法。主要建立了基于小波分析和集合经验模分解(EEMD)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齿轮啮合早期故障信号,提取有效的时频特征参数。 (3)重点构建了针对齿轮故障信号的关键特征提取技术。根据不同的故障模式,详细分析齿轮啮合的振动响应,运用最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即自适应流形学习算法,针对故障的非线性特征,有效解决关键故障特征的选择,避免干扰特征的混淆,提高故障特征的关键度。 (4)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了一种新的齿轮故障智能诊断方法。通过运用较为智能的SVM技术,构建故障分离模式,利用SVM的多类识别能力发掘齿轮箱不同运行故障,建立故障诊断的模型。通过实验室不同运行工况下齿轮啮合故障模拟实验,利用所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处理监测所得的实验数据,研究拟采用的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是齿轮啮合故障诊断领域中理论和方法的拓展,将其应用到实际的齿轮啮合故障诊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工程实践方面来考察,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关键词】:齿轮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小波分析 集合经验模分解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2.41;TH165.3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1章 绪论13-23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5-20
- 1.2.1 工程应用系统研发16
- 1.2.2 机理研究16-17
- 1.2.3 故障信号17
- 1.2.4 故障特征17-19
- 1.2.5 故障辨识19
- 1.2.6 发展趋势19-20
- 1.3 难点与不足20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0-21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21-23
- 第2章 齿轮啮合的动力学机理与故障特性分析23-33
- 2.1 齿轮常见故障23-24
- 2.2 齿轮啮合动力学24-28
- 2.2.1 齿轮的基本参数及特性24-26
- 2.2.2 齿轮唯合数学模型26-28
- 2.2.3 显性故障特性28
- 2.3 故障特性模拟28-31
- 2.4 本章小结31-33
- 第3章 故障信号的时频分析33-55
- 3.1 小波包变换33-35
- 3.2 EEMD原理35-36
- 3.2.1 基本原理35
- 3.2.2 EMD方法的分解过程35-36
- 3.2.3 EEMD方法的分解过程36
- 3.3 实验信号时频分析36-54
- 3.3.1 齿轮箱故障实验36-40
- 3.3.2 小波分析40-47
- 3.3.3 基于EEMD的时频分析47-54
- 3.4 本章小结54-55
- 第4章 齿轮啮合故障智能诊断方法55-63
- 4.1 流形学习与特征选择55
- 4.2 局部线性嵌入(LLE)55-57
- 4.3 实验数据分析57-59
- 4.4 基于SVM的故障模式识别59-61
- 4.5 本章小结61-63
- 总结与展望63-65
- 主要结论63
- 研究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9-71
- 致谢71-7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大勇;;催化主风机齿轮箱异常振动分析及故障诊断[J];石油化工设备;2010年S1期
2 王晓红;;振动测试技术在雷达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2009年01期
3 魏忠良;陈玉振;岳振兴;;传动齿轮疲劳寿命的仿真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2010年06期
4 王全科;;电视机调谐器调谐机构齿轮齿侧间隙危害消除方法初探[J];电子工艺技术;1991年05期
5 任凌志;于德介;彭富强;皮维;;基于多尺度线调频基稀疏信号分解的齿轮故障信号阶比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3期
6 谭丽芳;;基于APDL的齿轮数值仿真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5期
7 章文强;盛云;于莉;吴光强;;燃料电池轿车变速器齿轮接触应力分析及疲劳寿命计算[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7年04期
8 王一丁;李真;张国雄;;IBM—PC/XT在摆线齿轮啮合测量中的应用[J];计量技术;1993年01期
9 赵新;;松下A300MU型DVD机故障一例[J];家电检修技术;2010年11期
10 孙芸生;钱为群;;国外机械工程图读图识图(三)——国外连接件及常用件的画法[J];水利电力机械;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林玉;温建明;;基于两种齿轮碰撞模型的实验和数值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多益民;李艳梅;;齿轮润滑状态及选用[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润滑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厦门)论文集[C];2002年
3 孙宜强;冯奇;宋汉文;;随机阻尼Rattling振动系统的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4 于君波;耿波;王铁成;;齿轮传动振动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郝晓红;郗向儒;;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啮合刚度计算[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晓红;;振动测试技术在某型号雷达调试过程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李春明;尹华兵;;齿侧间隙对行星排齿轮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晓红;;某雷达举升臂振动异常的故障诊断[A];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刘权;;基于齿轮啮合的焦炉四大车定位系统[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10 李英;;齿轮的失效形式与润滑材料的关系[A];第六届摩擦学工矿企业润滑技术工业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轶坤;陕西法士特:劳资关系如齿轮啮合般密切[N];中国汽车报;2005年
2 ;传纸辊与压印辊齿轮侧隙调整装置[N];中国包装报;2007年
3 陈生华;南京高精研发出大功率非标齿轮箱[N];中国船舶报;2010年
4 乐亭职校机电科 李昕涛;旋耕机为啥“罢工”[N];河北科技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靳晓磊;新车磨合“门道”多[N];石家庄日报;2005年
6 刘玉杰;农哈哈推出仓转式精位穴播机[N];河北科技报;2006年
7 王瑷国;电动机差速转子[N];今日信息报;2006年
8 贾保民;光盘为何不弹出[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9 纸协;国内科研人员开发出五款新型纸品包装机[N];中国包装报;2005年
10 白瑞雪邋孙彦新 李宣良;航天人:有信心也要平常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东升;齿轮啮合数值分析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魏超;大型船用齿轮箱系统动态性能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辛卫东;风电机组传动链振动分析与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李大庆;直齿面齿轮啮合性能预控及碟形砂轮磨齿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5 侯俊剑;基于声像模式识别的故障诊断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新晴;齿轮箱不解体诊断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1998年
7 张磊;变速器齿轮承载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宇东;轿车变速箱齿轮噪声与制造误差关系的作用机理分析和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费钟秀;复杂转子耦合系统有限元建模及其动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周春良;船舶轴系振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建苹;汽车变速器齿轮啮合运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郭庆超;齿轮啮合故障振动信号的非线性特征提取[D];山东大学;2014年
3 冯长先;齿轮系统动力学及参数合理匹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4 陈余;基于流固耦合的智能四驱车辆分动器流场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5 侯静;滚动轴承支承圆锥齿轮啮合转子系统动力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雪瑶;基于齿轮啮合动力学的工业减速器齿轮齿廓修形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7 计小辈;微粉碎齿轮磨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少亭;变速箱齿轮剩余疲劳寿命预测及再制造可行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陈昊坤;斜齿轮啮合动力学特性研究与故障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10 盛静;双螺杆泵转子的静力学与动力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8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61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