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伺服系统齿隙补偿及终端滑模控制
本文关键词:机电伺服系统齿隙补偿及终端滑模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机电伺服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齿隙非线性 滑模控制 反演控制
【摘要】:针对机电伺服系统存在的齿隙非线性及参数时变问题,提出无抖振全阶终端滑模控制补偿策略。设计连续可微函数逼近齿隙非线性环节的死区模型,将拟合误差、未建模动态及外部干扰叠加视为类似干扰项,建立拟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划分为3个子系统,采用反演控制思想设计终端滑模控制器,使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点较小邻域,实现对齿隙的精确补偿。应用Lyapunov方法分析有限时间收敛条件及控制参数对系统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机电伺服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齿隙非线性 滑模控制 反演控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714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610212004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4JQ7264,2015JM52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3102014JCQ01066) 陕西省微特电机及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SSJ1002)资助项目
【分类号】:TH132
【正文快照】: 0引言齿隙非线性由机械传动机构中运动部件存在的间隙所引发,是动力传递过程不可避免的环节,也是影响机电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齿隙的存在会降低系统稳定性、引起振动与噪声,由于齿隙具有动态及不可微特性,且难于精确测量,控制补偿极为困难。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对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龙;房立清;薛德庆;陈东根;;大型设备机电伺服系统动态性能测试[J];机床与液压;2006年12期
2 黄玉平;;大功率机电伺服系统关键驱动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4期
3 尹国强;王世杰;;基于并行工程的机电伺服系统概念设计方法[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年03期
4 吴跃飞;胡智琦;马大为;姚建勇;乐贵高;;具有状态约束的机电伺服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5 郑继贵;许迎;亢金涛;朱俊;;航天机电伺服系统专业书籍出版流程浅析[J];航天工业管理;2014年07期
6 张立勋;董玉红;王怀军;;基于半物理仿真技术的机电伺服系统模型辨识研究[J];机电一体化;2006年02期
7 李凤俐;;基于VSC理论的机电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伺服控制;2007年05期
8 王瑞娟;梅志千;李向国;王金秀;;机电伺服系统非线性摩擦自适应补偿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6期
9 卢礼华;梁迎春;于福利;苏宝库;;机电伺服系统机构和控制集成设计方法研究现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8年06期
10 ;半主动寻的准倒置连续波导引头[J];制导与引信;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乔义;匡兵;黄美发;赵美静;;电压-转角机电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小院;机电伺服系统概念设计及其驱动装置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白江坡;基于模型的机电伺服系统非线性故障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陈宇飞;机电伺服系统鲁棒控制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高雨晨;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斯伦;机电伺服系统低速性能分析与控制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袁兵;基于鲁棒控制方法的伺服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姚钢;机电系统加速度估计方法及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9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65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