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非对称转子支承系统动力分析的约束模态减缩方法

发布时间:2017-08-25 12:14

  本文关键词:非对称转子支承系统动力分析的约束模态减缩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转子动力学 模型减缩 非对称转子 D有限元


【摘要】:为了对3D有限元模拟的非对称转子支承系统进行减缩,基于模态减缩理论,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约束模态减缩方法。对约束模态减缩方法的概念及原理进行介绍,并给出非对称转子支承周期时变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约束模态减缩形式;以简单非对称转子支承系统的模态特性分析为例,对提出的模型减缩方法的精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约束模态减缩方法的减缩精度,主要受模态截断阶次和约束因子两个因素影响。约束因子在0.01~0.1之间取值时,此模型减缩方法具有很高的减缩精度。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转子动力学 模型减缩 非对称转子 D有限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2147)
【分类号】:TH113
【正文快照】: 1引言旋转机械是工业部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机械设备,如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汽轮机、压缩机等,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力、交通等工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转子系统作为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其振动特性研究对旋转机械的结构设计、维修保养、振动控制、故障诊断等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萌;马艳红;刘书国;洪杰;;航空发动机整机有限元模型转子动力学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巨伟;朱向哲;;复杂温度外场作用下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王天煜;王凤翔;方程;孔晓光;;高速电机转子临界转速计算与振动模态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张力;洪杰;马艳红;;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建模方法和振动特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张大义;马艳红;梁智超;洪杰;;整机结构设计的评估方法——结构效率[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10期

5 陈予恕;张华彪;;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航空学报;2011年08期

6 李元生;李磊;敖良波;康召辉;岳珠峰;;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三维动力学特性分析[J];机械强度;2011年02期

7 王美令;陈果;;转子系统临界转速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8 陈果;;航空发动机整机耦合动力学模型及振动分析[J];力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左彦飞;王建军;马威猛;;3-D有限元转子模型减缩的旋转子结构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4期

10 廖明夫;谭大力;耿建明;宋明波;吕品;;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的结构动力学设计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华彪;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贺威;复杂转子系统瞬态热振动及碰摩故障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涛;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特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吴元东;考虑连接刚度和阻尼的整机振动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蔡永飞;被动式电磁阻尼器对磁悬浮柔性转子振动控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白中祥;小型燃气轮机转子动力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罗中勇;基于联合仿真技术某型航空发动机动力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唐振寰;微型发动机整机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张保强;磁轴承—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修正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张松山;支承磁轴承的挤压式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赵文涛;考虑实测支承动刚度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建模及验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路振勇;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空心轴裂纹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道揆 ,方佩芝;非对称满应力拱的优化[J];湖南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2 徐光耀;非对称船尾的优点[J];船舶;1991年04期

3 吴安玉;董冬;展晓宇;;非对称铅门校正因素的测定分析[J];医学物理;1991年Z1期

4 黄洪钟;非对称模糊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囿(三)[J];机械设计;1997年02期

5 冉隆科;;以弱制强——论非对称战法[J];现代兵器;2001年06期

6 龚云娟;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А.А.Львов;В.А.Музыкин;陈灼华;;四轴敞车非对称载荷时的动力学[J];铁道车辆译丛;1965年11期

8 贾润沛;非对称冷却条件下的热应力变形与机理初探[J];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工艺;1983年01期

9 侯丙林;;非对称修磨钻头可提高耐用度[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3年05期

10 杨永年;大迎角非对称载荷的减缓和控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大成;;非对称遗传现象的研究与进展[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柳思思;;身份错位与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3 郝志峰;曹庆杰;;非对称非线性支撑振子的复杂动力学[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韩式方;;各向异性粘弹液体非对称本构理论及其流体动力行为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范召林;王元靖;侯跃龙;贺中;;可压缩流中声激励对细长体大迎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郝孟丽;;非对称非高斯噪声对肿瘤细胞动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7 吴恒煜;朱福敏;;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收益的非对称无穷纯跳跃行为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胡汉东;邓学蓥;杨其德;;旋成体长度对大攻角非对称背涡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李爽;石磊;;初始实力非对称对实验者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马如宝;刘宗华;;时间延迟和非对称对耦合振子嵌入态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红星邋谢平文 赵荣春;非对称作战中的非对称因子[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朱磊 石红梅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镇江船艇学院;谋略运用中注重形成“非对称性”优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杨罡;非对称:蕴藏战法创新奥秘[N];解放军报;2013年

4 张,

本文编号:736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736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