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传动起动机-发电机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本文关键词:皮带传动起动机-发电机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皮带驱动启动机-发电机系统 多体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系统设计
【摘要】:BSG(皮带传动起动-发电一体机)是一种新兴的附件传动系统,通过对传统的前端附件皮带传动系统(FEAD)的改进,能够实现怠速启停、乃至能量回收等功能。本文基于一个实际的FEAD系统,构建了一个BSG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首先对FEAD系统、BSG系统的构成以及各自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现状进行了概述。针对一个实际的FEAD系统,对其所采用的多楔带进行了实验,以确定皮带的抗弯刚度、纵向刚度和阻尼,以及轮-带的接触刚度。通过引入一个具有两个张紧轮的自动张紧系统、应用起动/发电一体机替代原有的发电机,并更改系统配置和设计参数,将该FEAD系统改造为一个BSG系统。其中着重讨论了转换原则,包括系统配置、张紧轮位置和发电机选择等。最后利用ADAMS建立了BSG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确定了仿真步数、设置传感器等以后,针对包含电动机起动、发动机起动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过程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计算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得到了皮带振动和张紧力等的变化规律,进而对张紧轮的状态以及张紧系统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工作与结果有助于BSG系统设计。
【关键词】:皮带驱动启动机-发电机系统 多体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系统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Nomenclature6-9
- Abbreviations9-13
- CHAPTER 1: INTRODUCATION13-16
- 1.1 Introduction13-15
- 1.2 Overview of Thesis15-16
- CHAPTER 2: LITERATURE SURVEY16-25
- 2.1 FEAD (Front End Accessories Drive) System16-17
- 2.2 BSG Hybrids Car17-22
- 2.2.1 BSG System17-19
- 2.2.2 Neon19-20
- 2.2.3 Toyota20-21
- 2.2.4 General Motor21-22
- 2.3 Modeling and Simulation22-24
- 2.4 Summary24-25
- CHAPTER 3: BELT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25-43
- 3.1 Experiments for Bending Stiffness25-32
- 3.1.1 Test Principle and Setup25-27
- 3.1.2 Steps of Experiment27
- 3.1.3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27-31
- 3.1.4 Discussions31-32
- 3.2 Experiments for Longitudinal Stiffness and Damping32-36
- 3.2.1 Test principle and test bed32-35
- 3.2.2 Result35-36
- 3.2.3 Discussions36
- 3.3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ntact Stiffness36-42
- 3.3.1 Test Principle and Test Site37-40
- 3.3.2 Key setup and main Equations40
- 3.3.3 Result40-42
- 3.4 Summary42-43
- CHAPTER 4: CONVERSION OF FEAD INTO BSG SYSTEM43-57
- 4.1 The FEAD System43-46
- 4.2 Principle of Conversion of FAED into BSG system46-56
- 4.2.1 Tensioner Design for BSG System47-49
- 4.2.2 Geometry Model for a BSG System with two Tensioners49
- 4.2.3 Calculation of the Wrap Angle49-51
- 4.2.4 Parameter Design for the BSG Motor51-53
- 4.2.5 Parameters for BSG system53-56
- 4.3 Summary56-57
- CHAPTER 5: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57-77
- 5.1 Approach58-60
- 5.2 Build a BSG Model in ADAMS Software60-65
- 5.3 Dynamic Simulation65-76
- 5.3.1 Tension Force65-68
- 5.3.2 Y-displacement68-73
- 5.3.3 Tensioners’ Angle73-74
- 5.3.4 Tensioners’ Torque74-75
- 5.3.5 Angular Velocities75-76
- 5.4 Summary76-77
- CHAPTER 6: SUMMARY AND CONCLUSION77-79
- LIST OF LITERATURES79-82
- Acknowledgement82-84
- Resume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皓,杨玉琥,张策;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年06期
2 陈皓生,陈大融;微型直升机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J];飞行力学;2003年03期
3 邱明;廖振强;樊黎霞;焦卫东;;高方平筛动力学建模与有限元仿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杨务滋;季伟;;矿用自卸车举升液压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03期
5 王志飞;王华;赵春明;魏明;;巡飞器巡飞段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S1期
6 孙晓峰;谷良贤;;偏转弹头导弹动力学建模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贾瑞庆;赵志浦;龚靖;;主动桁架动力学建模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和兴锁;邓峰岩;张亚锋;吴根勇;;作大范围运动的平面柔性梁的有限元动力学建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王波兴;王一波;黄运保;;基于模板技术的汽车多体动力学建模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07期
10 宋立博,吕恬生,袁池;从动轮式复合机构机器人滚行时的动力学建模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硕英;;内时力学建模思想与方法论[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天舒;;复杂航天器的精细动力学建模与分析[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尚国清;林立;李巍;;浮筏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研究[A];水下噪声学术论文选集(1985-2005)[C];2005年
4 李顺利;房振勇;朱承元;杨旭;杨涤;;柔性多体卫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陈大林;王懋礼;;复杂结构的动力学建模[A];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蒋余芬;朱纪洪;刘世前;;弹性机翼动力学建模与仿真[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佐伟;吴宏鑫;梁斌;;月球探测车动力学建模与协调驱动控制[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8 李辉;韩少军;;汽车曲轴的动力学建模[A];12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湖北省论文集[C];2006年
9 陈建涛;熊红彦;赵亚军;;力学数值建模过程[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10 姚春斌;宋汉文;;鱼洗:手-盆-水系统实验研究与动力学建模[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计明;液固高压成形中液固相连续转变的力学建模及有限元模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刘飞;基于虚拟装配的综合传动装置动力学建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薛志斌;智能群体系统集群行为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及其仿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4 郭东;P2P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卫洪涛;带非线性连接及限制连续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蔡自立;平流层自治飞艇动力学建模与非线性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忠群;复杂切削条件高速铣削加工动力学建模、仿真与切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王巍;基于复合材料理论的木材微观力学建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田颖;轮式悬架移动柔性机械手动力学建模分析与仿真[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伟伟;机床螺栓结合部动力学建模方法和弹簧刚度识别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罗文;太阳翼卫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郭显平;机床固定结合部动力学建模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赵佃秀;不同转向方式月球车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及能耗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5 高希雪;基于有限元法人体肌肉生物力学建模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寇帅伟;四索牵引摄像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及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赵景浩;深水水下吊装过程动力学建模与仿真[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李本岭;高超声速分离动力学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哈丽德;皮带传动起动机-发电机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D];清华大学;2014年
10 赵双双;基于ADAMS的永磁球形电机动力学建模与控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55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75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