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性与评估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7 23:41
本文关键词: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性与评估分析
【摘要】:我国是工程机械的生产大国,传统的工程机械生产方式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再制造工程显得愈加重要。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关于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性与评估分析领域的研究文献基础上,对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特征和性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采用层次分析法,并通过专家访谈和专家打分等方式对指标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第一,分析与归纳了工程机械产品与零部件的特征和类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产品的作业特点、制造特点和销售特点等方面进一步的探讨,对关键零部件的确定与划分进行了分析。 第二,建立了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再制造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再制造特点,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研究了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特征与因素。 第三,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分析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估模型。利用专家打分与权重的确定,将模糊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的分析与计算,为企业决定是否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再制造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标准。 第四,利用Visual Basic、Matlab等软件编制了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性评估的评估系统,通过给出一个工程应用实例,实现了对其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以及综合的评估。 本文研究与分析的再制造性评估对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开展关键零部件再制造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能够实现对零部件是否进行再制造的快速评估。
【关键词】:工程机械 关键零部件 再制造 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符号说明10-13
- 第一章 绪论13-20
-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13-14
- 1.1.1 课题背景13-14
- 1.1.2 课题来源14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14-15
- 1.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概况15-18
- 1.3.1 国外研究与发展概况15-17
- 1.3.2 国内研究与发展概况17-18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 工程机械产品再制造的实施现状与特点20-32
- 2.1 工程机械定义和分类20-22
- 2.2 工程机械产品的特征22-27
- 2.2.1 作业特点和性能要求23-24
- 2.2.2 制造特性与销售特征24-27
- 2.3 关键零部件及其确定27-32
- 2.3.1 关键零部件的一般概念27
- 2.3.2 关键零部件确定依据27-29
- 2.3.3 关键零部件划分实例29-32
- 第三章 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性评估指标体系32-51
- 3.1 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性32-33
- 3.2 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流程33-44
- 3.3 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的评估指标体系44-51
- 3.3.1 技术性44-46
- 3.3.2 经济性46-50
- 3.3.3 环境性50-51
- 第四章 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性评估模型的建立51-62
- 4.1 评估方法简介51-52
- 4.2 层次分析法(AHP)52-53
- 4.3 AHP评估模型的建立53-54
- 4.3.1 构造评估系统层次结构模型的原则53-54
- 4.3.2 层次结构模型54
- 4.4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54-58
- 4.4.1 产品的重要等级及优先级别54-55
- 4.4.2 构造判断矩阵55-56
- 4.4.3 判断矩阵的计算56-57
- 4.4.4 一致性检验57
- 4.4.5 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57-58
- 4.4.6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58
- 4.5 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性与综合评估58-62
- 第五章 评估程序及工程应用案例分析62-70
- 5.1 评估系统程序62-65
- 5.1.1 系统登录62-63
- 5.1.2 数据录入模块63-64
- 5.1.3 评估模块64-65
- 5.1.4 数据库维护及帮助65
- 5.2 工程应用案例65-70
- 5.2.1 零件信息与判断矩阵输入65-66
- 5.2.2 一致性检验与总排序66-68
- 5.2.3 再制造性评估68-7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6.1 结论70-71
- 6.2 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滨士 ,马世宁 ,朱绍华 ,梁秀兵;表面工程与再制造工程的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1期
2 徐滨士,张伟,刘世参,马世宁,许一;现代装备智能自修复技术[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1期
3 田国富;陈宝庆;张辉;张金兴;郑尚龙;;我国工程机械实施再制造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4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及推进产业化中的前沿问题[J];中国表面工程;2008年01期
5 徐滨士;;中国再制造工程及其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2期
6 刘峗;徐滨士;史佩京;刘渤海;;废旧产品再制造性评估指标[J];中国表面工程;2011年05期
7 毛鹏;黄安永;;物业管理评标中应用层次分析法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尚晓峰,刘伟军,王天然,王志坚;激光工程化净成形技术的研究[J];工具技术;2004年01期
9 夏守长,奚立峰;再制造物流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年05期
10 刘渤海;史佩京;徐滨士;黄铁;;机电产品的再制造补贴政策[J];中国表面工程;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81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81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