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转向梯形的双前轮无碳小车创新设计及优化
本文关键词:应用转向梯形的双前轮无碳小车创新设计及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无碳小车 转向梯形 尺寸链计算 曲柄滑块机构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工程实践能力,参加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设计了一种利用重物下降势能通过曲柄滑块机构驱动小车转向并沿S形自动绕桩的无碳小车。提出了采用转向梯形的双前轮转向机构,巧妙地避免了小车绕桩时的差速问题,参考汽车转向梯形,最大程度上减小了由于前轮转向半径不同所产生的侧滑现象。文章对转向结构的设计及计算进行了分析推导,并采用MATLAB进行计算及仿真分析优化,利用有限的势能,使小车尽可能准确绕过最多桩数,行驶距离最远。
【作者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实习中心;
【关键词】: 无碳小车 转向梯形 尺寸链计算 曲柄滑块机构
【基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2016年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5111623100) 教改项目(2015JGYB44)支持
【分类号】:TH122
【正文快照】: 1概述为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动手能力,由北京市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一项综合性工程训练能力竞赛,鼓励学生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为载体进行结构创新设计,小车需要沿s形绕过不同间距(70cm~130cm)的桩杆,以行走最远距离和最多绕桩数为目标。经过三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政;何国旗;胡增;;基于ADAMS软件的无碳小车转向机构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2 胡红英;于金普;包耳;;无碳小车结构设计与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王斌;王衍;李润莲;赵小龙;崔景峰;杨富林;;“无碳小车”的创新性设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润;朱先勇;李志东;;基于弹簧约束的无碳小车转向机构的建模与仿真[J];机械设计;2013年09期
2 胡红英;于金普;包耳;;无碳小车结构设计与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胡增;何国旗;王政;陈武辉;;基于Adams软件的单轮驱动无碳小车车轮布局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张思伟;黄建泰;林雄瑞;宁水根;;“无碳小车”的设计[J];汽车工程师;2013年06期
5 曾思龙;温煜;倪柏杨;;无碳小车转向机构的创新性设计[J];硅谷;2013年10期
6 杜磊;叶海;;无碳小车的能耗规律与稳定性分析[J];硅谷;2013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斌;王衍;李润莲;赵小龙;崔景峰;杨富林;;“无碳小车”的创新性设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陈海卫;张秋菊;范圣耀;夏学勤;戴刘杰;尹丹;;数学建模——大学生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刘广;曹恺;刘剑桥;;无碳小车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4 苏有良;;无急回特性曲柄摇杆机构新的解析设计法[J];轻工机械;2007年01期
5 秦忠宝,房亚东,何卫平,杜来红;基于空间RSSR机构的多功能搅拌机及其参数化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国;贾正锐;戴建国;李冬云;潘洪达;;汽车转向梯形故障检测机理研究[J];汽车技术;2007年11期
2 杨俊祺;唐岚;;整体式转向梯形的优化和运动仿真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杨青龙;李献飞;汤海洋;郝立峰;;重卡双前桥转向梯形机构的建模及设计[J];汽车科技;2012年03期
4 张习泉;;转向梯形应用简析[J];硅谷;2013年12期
5 В.А.ПАВЛОВ;李春;;分开式转向梯形参数的选择[J];国外汽车;1980年06期
6 陈朝阳;张代胜;;汽车转向梯形最优化设计[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2年Z1期
7 高东升;汽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J];汽车技术;1986年01期
8 高东升;转向梯形驱动杆件的设计[J];汽车技术;1987年04期
9 刘昭度;;轮式拖拉机转向梯形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10 张烨;;转向梯形机构的改进设计[J];汽车技术;198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明龙;王福林;;车辆转向梯形优化设计及其求解方法的研究[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孔江生;车辆转向梯形及发动机试验数据优化拟合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刘良;基于近似模型技术的汽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3 程勇;四轮转向商用车前后转向梯形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马骏;汽车四轮定位参数及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吕明;独立悬架轮毂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状态下的四轮差速研究及其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杨新明;多轴转向汽车运动分析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阳阳;重型汽车双前桥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杨芬;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操纵性能分析和模型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11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1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