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并联多自由度加载试验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正交并联多自由度加载试验系统研究
【摘要】:针对传统的单轴加载系统无法实现对接机构组合体疲劳试验所需的多维广义力加载问题,结合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并联机构的多轴加载试验系统,并对系统结构组成、动力学关系以及系统整体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利用Newton-Euler法对加载系统静态加载和动态加载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并以此建立了广义力反解Simulink模型,实现了广义力到作动器期望输出力的解算。将解算得到的结果输入各作动器驱动力控制系统中,利用PID控制及动压反馈使各作动器响应特性达到了要求。为避免六维力传感器带来的高昂成本,系统采用基于作动器输出力闭环的整体控制方案进行了动态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加载误差小于1%,能够实现对组合体的精确加载,为其疲劳和可靠性测试提供了精准的试验数据。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多自由度加载系统 力控制方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5094)
【分类号】:TH12;;TP242
【正文快照】: 0引言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要求对接机构能够能精确地完成目标的合拢与锁紧等一系列操作,由于所处环境及机构本身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对接机构的末端将产生时变的力和力矩,造成对接机构组合体具有十分复杂的受力状态。为保证机构可靠性,需要在对接机构组合体实际应用前进行疲劳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翟庆钟;王卫兵;冯静安;马华永;;基于Stewart平台的六轴并联机床的研究[J];机械;2013年11期
2 王英波;黄其涛;郑书涛;韩俊伟;许宏光;;Simulink和SimMechanics环境下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彭忠琦;;并联机构的发展及应用[J];光机电信息;2011年12期
4 王宣银;吴剑;吴乐彬;;基于并联六自由度电液伺服机构的力控制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黄其涛;韩俊伟;何景峰;;六自由度并联运动平台动力学建模及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昌;基于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力加载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黄其涛;;正交并联多自由度加载试验系统研究[J];机电工程;2016年11期
2 樊锐;刘力军;王丹;郭江真;;6-PUS并联加载机构模糊PID力控制系统设计[J];航空制造技术;2016年18期
3 王t@;姚寿文;黄德智;张清华;伊然;;基于产品装配模型的虚拟样机快速建模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6年09期
4 卢孔笔;柯显信;尚宇峰;;仿人面部表情机器人头部机构方案设计[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5 杨诗怡;张峰峰;范立成;匡绍龙;孙立宁;;放疗床多目标协调机构参数优化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6年03期
6 牛晓辉;孙江宏;潘尚峰;徐礼矩;;3-PUPU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J];机械传动;2016年06期
7 夏建春;王俊;周曼箐;陈坤杰;;家禽悬挂输送机张力分析与在线称量方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07期
8 苑进;李扬;刘雪美;赵新学;何林飞;;禽蛋自动捡拾系统结构设计及机械手运动规划[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8期
9 贾雨璇;谢哲东;;并联机构的发展及应用领域的概述[J];农业与技术;2016年07期
10 王娜;唐一科;吴小勇;邢淑霞;;探月工程3UPS-PU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鹏;基于并联机构的多自由度力加载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江捷;建筑构配件组合耐火试验炉电液比例加载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张冠中;6-DOF轴耦合道路模拟试验台运动学研究及结构参数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风光;刘瑛;;六轴义齿加工机床线性插补实现及误差分析[J];机械;2012年04期
2 黄昔光;何广平;谭晓兰;袁俊杰;崔桂芝;;并联机器人机构研究现状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高煊;何广平;;基于VC++的四轴运动控制卡软件系统开发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年06期
4 吴宏,蒋仕龙,龚小云,吕恕,李晓卉,杨照辉,王瑞,李久林;运动控制器的现状与发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01期
5 郭祖华,陈五一,陈鼎昌;6-UPS型并联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1期
6 王哲,王知行,刘文涛,雷雨成;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分析及实时运动仿真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09期
7 汪劲松,朱煜,张华;并联机床虚拟产品设计系统及基本框架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1年05期
8 谢卓伟,黄献龙;阀控非对称缸主动式伺服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9 文福安,杨光;并联机器人机构概述[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1期
10 韩海生,黄田,周立华,刘旭东;虚拟环境下并联机床建模与仿真[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伍业春;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吴剑;基于并联六自由度电液伺服机构的单自由度力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亚青,刘雄伟;绳牵引并联机构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9期
2 郭瑞琴;;并联机构运动分岔与稳定性分析[J];机械传动;2008年02期
3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4期
4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5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8期
6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7期
7 邓嘉鸣;尹洪波;沈惠平;李菊;杨廷力;;基于方位特征集的两转动(0T-2R)并联机构的型综合及其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24期
8 李鹭扬,吴洪涛;并联机构正运动学一维搜索法[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杨光,文福安,魏世民;用于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座标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3期
10 周兵,杨汝清;3自由度平动并联机构结构参数的优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军辉;黄玉美;高峰;;抓取机器人的并联机构刚度解析[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杨东超;杨向东;刘莉;陈恳;;并联机构的可驱动性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义凤;姚郁;;六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速度性能优化设计[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飞;;极限边界搜索实现的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范彩霞;刘宏昭;;双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型综合[A];第9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CCAMMS 2011)暨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董培涛;吴学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治志;罗玉峰;石志新;杨廷力;;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序单开链法[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荣辉;丁洪生;张同庄;;一种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震动力平衡[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昕;李泽湘;;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分析与应用[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宋方臻;宋波;;平面并联机构与磁悬浮控制电主轴耦合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秉毅;闭环和并联机构拓扑胚图理论与应用[D];燕山大学;2015年
2 邵杰杰;浸没流场缝隙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丁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精度分析及其综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徐东涛;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改进型Delta并联机构运动可靠性建模技术[D];东北大学;2015年
5 纪志飞;3-SPS张拉整体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与运动性能分析及能量采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曹文熬;空间多环耦合机构数字化构型综合理论[D];燕山大学;2014年
7 叶伟;一类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汪从哲;多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张帆;并联机构特性分析与综合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10 张彦斌;少自由度无奇异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型综合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培;并联机构的人机交互式装配实现及运动性能自动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2 何勇;面向车载设备的多维激振平台系统研制[D];燕山大学;2015年
3 郭萌萌;重力作用下被动过约束并联机构受力与虚拟仿真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4 卢芹芹;三维平移并联机构型综合与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5 苏永林;基于解耦并联机构的推拿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杨超;直线驱动的球面并联机构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宫玉凤;一种一转四移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8 周莎莎;少自由度过约束并联机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9 吴静;被动铰为球铰的二自由度平移并联机构的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果金龙;C形龙门架并联铣床刚度与动态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31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3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