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平衡理论的锻钢活塞生产线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08 01:30
本文关键词:基于线平衡理论的锻钢活塞生产线设计
【摘要】:随着大型工程机械需求量的增多,钢质材料的活塞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高负荷发动机,但现有生产线节拍不平衡、设备布局不合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已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加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低下。本文结合公司的资源现状,以先进的线平衡理论做基础,对生产流程进行研究并实践于生产线,提高了生产线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 介绍了活塞材料的沿用历史及发展方向,综合考查现阶段活塞生产线的组织形式及其结构特点,提出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方向。 通过对摩擦焊接式钢质活塞各部位结构特点、定位方式及装夹具的研究,为生产线流程的设计提供便利条件。 导入线平衡的理论及实施办法,根据工艺流程的设计的约束条件,结合各工序的特点,设计出初步的工艺流程;对工艺流程进行线平衡率的测算分析,并进行工序聚合及工序分散,,平衡各工序之间的加工节拍,确定工艺路线。 以精益生产为基础,进行设备布局的研究,结合传统的生产线布局类型及布局方法,确定了现有生产线的布局类型,并建立了维持生产线平衡的设备故障处理体系,此体系的运行为生产线平衡实施打下了基础。 以工业工程为理念,分析构成动作的各种动素,对动作的经济性原则进行研究,通过生产线实际运行操作,观察分析操作者的动作,研究出平衡节拍的各种装置,消除了不良动作,提高工序间动作的优化配合达到动作规范。通过培训体系的建立培养更多的多能工,使动作形成一种文件化的标准来维持生产线平衡系统的有效运行。 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新产品在机加生产线新模式的理论与实施方法,为产品的大批量作业提供新的平台,并为企业生产方式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线平衡 节拍 活塞 工序 生产线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86
【目录】:
- 目录5-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内燃机活塞材料的发展史10-11
- 1.2 传统铝基活塞生产线的组织形式11-12
- 1.3 国内外锻钢活塞生产线的研究现状12
- 1.3.1 锻钢生产线研究现状12
- 1.3.2 现有生产线存在的问题12
- 1.4 课题的提出、意义和主要内容12-14
- 第2章 摩擦焊接式锻钢活塞结构特性分析及工艺流程设计14-20
- 2.1 摩擦焊接式锻钢活塞的产品结构特性分析14-18
- 2.1.1 摩擦焊接式锻钢活塞产品结构研究14-15
- 2.1.2 摩擦焊接式锻钢活塞机械过程成型分析15-17
- 2.1.3 摩擦焊接式锻钢活塞定位方式及工装夹具的研究17-18
- 2.2 摩擦焊接式锻钢活塞的工艺路线设计18-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基于线平衡理论的生产线流程构造20-30
- 3.1 生产线线平衡的影响因素20-23
- 3.1.1 线平衡理论的导入及实施策略20-21
- 3.1.2 工序调整策略21
- 3.1.3 工艺流程设计的约束条件21-23
- 3.2 基于线平衡理论的工艺流程分析23-26
- 3.2.1 组建锻钢活塞工艺路线模型23-24
- 3.2.2 对组建的锻钢活塞工艺路线模型进行分析24-25
- 3.2.3 影响锻钢生产线作业流程平衡的因素25-26
- 3.3 工序重组设计26-29
- 3.3.1 可行性分析26
- 3.3.2 工序重组分析26-28
- 3.3.3 流程重组设计28-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以精益生产为基础的设备管理30-38
- 4.1 设备布局研究30-34
- 4.1.1 生产线布局类型30-31
- 4.1.2 生产线布局原则31
- 4.1.3 生产线设备布局常用的方法31-32
- 4.1.4 铰接式锻钢活塞生产线设备布局及优化32-34
- 4.2 设备故障管理34-37
- 4.2.1 设备故障对生产线的影响34-35
- 4.2.2 设备故障趋势分析35-36
- 4.2.3 设备故障反应体系的建立36-37
- 4.3 本章小结37-38
- 第5章 以工业工程为基础的作业标准化研究38-49
- 5.1 动作分析体系38-42
- 5.1.1 动素的分类38-39
- 5.1.2 动作经济原则39-42
- 5.2 标准化动作的建立42-48
- 5.2.1 现状分析及问题的提出42-43
- 5.2.2 方案的实施43-46
- 5.2.3 标准化46-48
- 5.3 本章小结48-49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刚琼,程振彪;国内外汽车技木研发的现状与趋势[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04期
2 张青山,乔芳丽,徐剑;生产系统柔性水平的最佳选择[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0年03期
3 孙建华,高广章,蒋志强;生产线平衡的手段与方法研究[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4年04期
4 张庆远;周军;刘战强;尚自河;;活塞加工工艺分解与重组设计[J];工具技术;2008年12期
5 盛伯浩 ,罗振璧 ,俞圣梅 ,赵晓波 ,赵宏林 ,张建民 ,张文河;快速重组制造系统的构建原理及其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年01期
6 鲁建厦,兰秀菊,陈勇,陈呈频,陆松;工作研究在生产装配线优化设计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01期
7 柯尊海;基于约束理论的复杂产品生产管理[J];航天工业管理;2003年06期
8 张文建,刘培跃;面向制造企业的先进生产模式[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年01期
9 黄正东;谢波;马露杰;;设计特征向加工特征转换的扫体重构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年10期
10 孙建华,高广章,蒋志强,施进发;程序分析法在产线平衡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991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9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