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对边坡的稳定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赣南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对边坡的稳定影响研究
【摘要】:离子型稀土是赣州市优势矿产资源,也是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是目前稀土矿开采的新技术,已推广十多年,因其无需开挖山体,不破坏地表植被,无工业固体废渣排放等优势,淘汰了被称为“搬山运动”的池浸和堆浸工艺,成为离子型稀土浸矿首选的水冶工艺。随着离子型稀土的不断开采,原地浸矿工艺对山体边坡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的资料显示,原地浸矿产生山体崩滑百余起。因此有必要研究原地浸矿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原地浸矿区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内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外部因素中人类工程活动(注液强度、注液时间)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本论文重点研究不同注液强度对稀土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主要展开了以下工作:(1)针对野外调查的定南、龙南和信丰三县890处原地浸矿区滑坡(隐患)点数据进行室内分析,研究原地浸矿山体滑坡的基本特征、类型及时空分布特征,原地浸矿山体滑坡的发展演化规律。(2)调查研究原地浸矿山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根据原地浸矿影响山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结合Geostudio软件对坡角、坡高、注液强度以及黏土层和全风化矿层的内摩擦角、粘聚力等7个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敏感性排序,找出最敏感因子。(3)以典型稀土矿定南县木子山稀土矿为研究对象,结合Geostudio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注液强度0.6 m3/day、0.9 m3/day、1.2 m3/day、1.5 m3/day、1.8m3/day稀土边坡的孔隙水压力规律以及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情况。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 原地浸矿 注液强度 边坡稳定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85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5
- 1.4 技术路线15-16
- 2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对边坡造成的影响及破坏类型16-40
- 2.1 离子型稀土矿的采矿工艺16-19
- 2.1.1 池浸工艺16
- 2.1.2 堆浸工艺16-17
- 2.1.3 原地浸矿17-19
- 2.2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地区地质条件概况19-23
- 2.2.1 气象水文19
- 2.2.2 地层及岩浆岩19-21
- 2.2.3 地形地貌21
- 2.2.4 水文地质条件21-22
- 2.2.5 研究区矿区地质环境条件22-23
- 2.3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山体滑坡类型划分及发育规律23-38
- 2.3.1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引发滑坡类型划分23-26
- 2.3.2 离子型原地浸矿山体滑坡的基本特征26-31
- 2.3.3 原地浸矿山体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31-34
- 2.3.4 原地浸矿山体滑坡的发展演化规律34-38
- 2.4 本章小节38-40
- 3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40-52
- 3.1 原地浸矿山体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成因机理分析40-42
- 3.2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42-44
- 3.2.1 地层岩性的影响42-43
- 3.2.2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43
- 3.2.3 气象水文的影响43-44
- 3.2.4 地形地貌的影响44
- 3.3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44-50
- 3.3.1 正交试验方法理论44-47
- 3.3.2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敏感性分析47-50
- 3.4 本章小节50-52
- 4 原地浸矿注液强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分析52-76
- 4.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52-57
- 4.1.1 极限平衡法52-56
- 4.1.2 数值分析法56-57
- 4.2 典型原地浸矿注液强度对边坡稳定影响57-74
- 4.2.1 木子山稀土矿工程概况57
- 4.2.2 非饱和土力学基本理论57-60
- 4.2.3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60-61
- 4.2.4 不同注液强度下数值模拟分析61-74
- 4.3 本章小节74-76
- 5 结论76-78
- 致谢78-80
- 参考文献80-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茂瑗;;首届全国浸矿技术研讨会[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2年04期
2 ;《’94浸矿技术学术交流报告会》纪要[J];湿法冶金;1995年01期
3 聂立;税刘杨;王建英;;包头泉山金矿浸矿酸性微生物群落优势度变化的比较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01期
4 傅建华,邱冠周 ,胡岳华;浸矿微生物的鉴定和计数的分子方法[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3年01期
5 武名麟,阮仁满,姚国成,翟永功;浸矿微生物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J];金属矿山;2004年03期
6 陈勃伟;温建康;刘文彦;;浸矿微生物鉴定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07年09期
7 刘文彦;温建康;陈勃伟;阮仁满;武名麟;;浸矿微生物研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进展[J];金属矿山;2007年11期
8 王昌汉;积极推广和应用就地破碎浸矿法[J];江西有色金属;1996年02期
9 张在海,邱冠周,胡岳华,柳建设;不同富集菌种的浸矿比较研究[J];有色矿冶;2000年04期
10 徐晓春,孙雪南,阮仁满,车小奎;高温浸矿微生物的选育探索[J];稀有金属;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红玉;;中国浸矿微生物资源的调查、保护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陈勃伟;李文娟;刘兴宇;周桂英;温建康;;萃取剂对浸矿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研究[A];低碳经济条件下重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发展研讨会——暨重冶学委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邵亿生;;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新工艺研究[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离子型稀土矿山原地浸矿工艺地表水预测方法及探讨[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5 李永绣;何小彬;辜子英;胡平贵;焦小燕;;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及酸性浸矿液中杂质的去除与碳酸盐结晶方法[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美;翰墨书香浸矿山[N];中国矿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毅;土著浸矿微生物群落引种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恋;原地浸矿改变稀土矿石工程性质及诱发滑坡机理初步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涂志刚;赣南某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边坡稳定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金;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及工艺优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彩云;基于GIS的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尾矿区稀土和浸取剂分布规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小玲;浸矿对离子型稀土矿体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及其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丽;高浓度氯化物废水制备复合硫酸盐及其对离子型稀土的浸取[D];南昌大学;2015年
7 邓旭;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的渗流规律及其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旭;赣南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对边坡的稳定影响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9 袁磊;原地浸矿后稀土矿区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10 陈小攀;土壤微生物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模型的响应[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3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1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