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采动覆岩离层演化规律及地表沉陷模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3:30

  本文关键词:采动覆岩离层演化规律及地表沉陷模型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采沉陷 覆岩离层 协同学 裂隙率 沉陷模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使用量日益增加,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规模不断扩张,由此引发的开采沉陷问题日趋严重。矿产资源的开采势必引起覆岩移动,在此过程中,离层现象普遍存在,并起着及其重要的传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地表沉陷的产生。因此对采动覆岩离层演化规律和地表沉陷规律做进一步研究,并建立基于离层演化的地表沉陷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离层产生的力学机理,根据离层和地表形态特征建立了覆岩离层发展与地表动态下沉的关系模型。之后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从离层空间层位、横向扩展、协同理论等多方面描述离层演化规律,剖析了离层演化与地表沉陷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离层演化的地表沉陷模型。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覆岩位移场、应力场、位移矢量场的分布规律,进一步验证离层的扩展规律和覆岩移动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离层的产生是由于相邻岩层的不同步下沉引起的,包含两种力学模型,一是层间剪裂;二是层间拉裂。地表动态下沉与离层的发展在横向上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非充分采动离层引起地表非充分下沉,充分采动离层引起地表充分下沉,超充分采动离层引起地表超充分下沉。(2)离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起裂-扩展-闭合,离层空间分布规律受开采宽度和断裂角的影响,形态呈拱形,且位于卸压区。覆岩破坏程度和离层空间从下往上逐渐减小,并且离层的演化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3)地表动态下沉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活跃阶段和衰退阶段,并且地表各点的移动包括4个阶段,移动轨迹呈弧形。(4)采动覆岩可分为竖三带和横三区,开切眼和停采线处的裂隙率最高,采空区中部的裂隙率较低,并建立地表沉降和裂隙率之间的关系。(5)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分析了地表下沉与离层发展的时空对应关系,建立了基于离层空间分布规律的地表沉陷模型,并在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弹性简支梁的地表沉陷模型。
【关键词】:开采沉陷 覆岩离层 协同学 裂隙率 沉陷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25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2-15
  • 1.1.1 问题的提出12-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2.1 覆岩移动破坏规律的研究现状15-16
  • 1.2.2 开采沉陷规律的研究现状16-18
  • 1.2.3 采动覆岩离层演化规律的研究现状18-19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9-22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3.2 技术路线20-22
  • 第2章 覆岩离层产生的力学机理及地表沉降的基本理论22-36
  • 2.1 采动覆岩移动破坏规律22-23
  • 2.2 覆岩离层产生和发展的机理23-28
  • 2.2.1 组合梁内的剪应力24-25
  • 2.2.2 覆岩离层产生的力学分析25-26
  • 2.2.3 岩层断裂的力学分析26-27
  • 2.2.4 采动覆岩离层动态发展规律27-28
  • 2.3 地表沉陷特征及沉陷过程分析28-31
  • 2.3.1 地表沉陷的特征参数28-30
  • 2.3.2 地表沉陷盆地区域划分30-31
  • 2.3.3 采动覆岩地表动态下沉规律31
  • 2.4 覆岩离层发展与地表动态下沉的对应关系31-33
  • 2.4.1 覆岩离层的三种形态31-32
  • 2.4.2 地表沉降盆地的三种类型32
  • 2.4.3 覆岩离层发展与地表动态下沉的关系模型32-33
  • 2.4.4 地表动态下沉与覆岩离层关系的影响因素33
  • 2.5 本章小结33-36
  • 第3章 采动覆岩离层演化规律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36-50
  • 3.1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概述及原理36-37
  • 3.2 实验目的37
  • 3.3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设计37-41
  • 3.3.1 模拟对象37
  • 3.3.2 相似条件的确定37-38
  • 3.3.3 相似材料的选取及配比38
  • 3.3.4 模型的尺寸设计和制作过程38-40
  • 3.3.5 测点的布置及观测方法40-41
  • 3.4 实验观测结果分析41-48
  • 3.4.1 采动覆岩离层空间的发育过程42-43
  • 3.4.2 离层空间分布规律43-44
  • 3.4.3 顶板岩层破坏规律44-45
  • 3.4.4 覆岩离层协同演化规律45-48
  • 3.5 本章小结48-50
  • 第4章 采动覆岩地表沉陷规律及模型研究50-60
  • 4.1 地表沉陷与覆岩断裂的关系50
  • 4.2 地表动态下沉规律50-51
  • 4.3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与地表沉陷的关系51-55
  • 4.3.1 采动覆岩的竖直分带51-52
  • 4.3.2 采动覆岩的水平分区52-53
  • 4.3.3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程度53-54
  • 4.3.4 地表沉陷与裂隙率的关系54-55
  • 4.4 地表沉陷与离层演化的关系模型55-59
  • 4.4.1 地表下沉与离层发展的时空对应规律55-56
  • 4.4.2 基于离层空间分布规律的地表沉陷模型56-57
  • 4.4.3 基于弹性简支梁的地表沉陷模型57-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采动覆岩移动变形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60-74
  • 5.1 覆岩移动破坏的基本规律60-62
  • 5.2 MIDAS/GTS软件介绍62-64
  • 5.2.1 基本概念62
  • 5.2.2 本构模型62-64
  • 5.3 计算模型的建立64-65
  • 5.3.1 物理参数的选取64
  • 5.3.2 边界条件的确定64-65
  • 5.3.3 数值计算模型65
  •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65-72
  • 5.4.1 采动覆岩竖向位移场分布规律65-68
  • 5.4.2 采动覆岩水平位移场分布规律68-70
  • 5.4.3 采动覆岩竖向应力场分布规律70-71
  • 5.4.4 采动覆岩位移矢量场分布规律71-72
  • 5.5 本章小结72-7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4-76
  • 6.1 本文结论74-75
  • 6.2 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0-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82-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特性浅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S1期

2 傅先杰;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科技;2001年03期

3 石文球;特殊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及其地表沉降特征浅析[J];煤炭技术;2005年08期

4 张华兴,张刚艳,许延春;覆岩破坏裂缝探测技术的新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9期

5 檀双英;康永华;刘治国;张玉军;张刚艳;;祁东煤矿综采覆岩破坏特征[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9期

6 葛英豪;肖建辉;刘文中;冯士安;;许疃煤矿8223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研究[J];煤矿安全;2009年03期

7 王金安;纪洪广;张燕;;不整合地层下开采覆岩移动变异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8 张玉军;;钻孔电视探测技术在煤层覆岩裂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11年03期

9 刘凯;;地面电磁法探测覆岩破坏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02期

10 沈永炬;黄远;;不同间距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洪伟;许家林;朱卫兵;;覆岩移动的拱-梁组合结构模型的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孙如华;李文平;李小琴;;叠加开采顶板覆岩变形破坏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松;高延法;刘松玉;;覆岩结构破坏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杨逾;范学理;刘文生;赵德深;;覆岩离层注浆中注浆量的确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昆轮;张传玖;;宽沟煤矿覆岩活动及应力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易德礼;康永华;赵开全;;祁东煤矿高水压裂隙岩体综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杨居友;;覆岩(离层)注浆工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10 耿养谋;;矿山开采覆岩应力拱演化规律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金志远;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贾凯军;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黄刚;罗河铁矿充填开采覆岩稳定性及地表沉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尹士献;构造应力场与采动应力场协同作用下对覆岩变形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安百富;固体密实充填回收房式煤柱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李西蒙;快速推进长壁工作面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冯美生;浅埋煤层采动覆岩破断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9 刘世奇;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及粘土隔水层采动失稳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10 王金东;综放开采覆岩高位结构稳定性及强矿压形成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雷;深部采煤采动阶段覆岩运动规律及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周璇;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现辉;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开采覆岩大范围运动规律及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郭金帅;大倾角综采面覆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程晋国;停采线侧村庄压煤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钻孔布置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刘星辉;覆岩结构大面积异常来压规律及岩石声发射预测机理探讨[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韩佩博;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煤层覆岩及底板裂隙场演化规律与瓦斯运移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刘家云;深部仰斜开采工作面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凯;厚黄土地区煤矿开采对上覆松散含水层影响的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邓康宇;孙疃矿1026孤岛采场覆岩运动规律及矿压显现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27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27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6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