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动态演变预测

发布时间:2017-10-15 08:03

  本文关键词: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动态演变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工程学 指标因子 演变 动态预测 拟合


【摘要】:生态环境因子动态预测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演变预测的基础。通过对影响煤矿区生态质量的16个指标因子的筛选,建立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三维体系下由年开采量等7个指标组成的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预测指标体系;结合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根据2003—2012年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环境统计数据,采用数值拟合得出开采量、埋藏深度、地面塌陷面积/开采面积、煤尘爆炸指数、矿区居民人均GDP及矿区经济贡献率6个指标因子的Quadratic模型与年降水量的指数模型。应用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和拟合模型分别对阜新煤矿区2003—2012年煤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了指标因子动态演变预测。结果表明,Quadratic模型和指数模型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小,煤尘爆炸指数指标因子的预测拟合曲线决定系数最高(R2=0.96726)。最后应用Quadratic模型和指数预测模型对2013年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进行了预测,并结合矿区实际环境状况给出了预测模型的适用性。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指标因子 演变 动态预测 拟合
【基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五批生产技术问题创新项目(2015-02) 辽宁省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LNTU15KF13)
【分类号】:X171.1;X752
【正文快照】: 0引言根据煤炭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5.2亿t,同比增加2.8亿t,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8.6%[1]。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开采为原动力的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2-3]。关于生态环境,国际国内的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铭辉;;专员重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J];福建水土保持;1991年02期

2 秦晋蜀;;重庆地区煤矿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J];煤矿环境保护;1992年01期

3 杨选民,丁长印;神府东胜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煤矿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4 耿殿明,姜福兴;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煤矿环境保护;2002年06期

5 孙健;矿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几个问题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04期

6 ;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促进油田持续发展[J];国土绿化;2005年07期

7 罗剑;;浅议矿区生态环境治理[J];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02期

8 张兴;张维宸;王凌云;;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6期

9 王跃林;欧阳伟平;;攸县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7年08期

10 宋世杰;;煤炭开采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对策[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映虹;;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构建曲靖和谐社会[A];搞好矿区环境保护 建立和谐生态型矿区论文集[C];2007年

2 张建伟;王克帮;;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彭苏萍;赵建庆;;中国西部煤矿区生态环境控制及改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白向玉;;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矿区环境信息系统探讨[A];煤矿环境保护技术经验论文集[C];2003年

5 祁雪瑞;;论矿区生态环境法制保障[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付薇;;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部门协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海芳;王伟;;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初步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8 黄晓阳;陈宝技;刘娜;桂维振;刘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矿区生态环境分析[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照录;王发刚;;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探讨[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瑞香;贺晓;胡春元;;神府东胜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临沧记者 王建平;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建立村企共建机制[N];云南政协报;2013年

2 实习生 代叶青 本报记者 赵卫民;如何拯救矿区生态环境?[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3 记者 李艳红;省政协石材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视察组来辽[N];辽源日报;2009年

4 李瑞芳 杨慧;东胜区积极做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5 李俊华;投1400亿修复矿区生态环境[N];山西日报;2007年

6 特约通讯员 杨志俊;河津大力改善矿区生态环境[N];运城日报;2006年

7 杜礼坤;马关矿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8 伊宣;伊旗六项措施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整治[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9 丛文 周焕新 王卫东;营子加强治理打造“文明鹰城魅力矿区”[N];承德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我省启动272个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项目[N];山西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秀丽;湖南矿产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艳辉;矿区生态环境评估及预警实现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2 周玉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矿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3 徐倩;我国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

4 王克帮;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尹百灵;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邓国春;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研究及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09年

7 杨静;矿区生态环境评价和预警的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亚娟;矿区生态环境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9 孙洁;我国矿区生态环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夏福瑞;基于RS和GIS的自贡市长山盐矿区生态环境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5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35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