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矿井回采工作面煤壁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温矿井回采工作面煤壁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温矿井 回采工作面 传热传质 不稳定换热系数
【摘要】: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矿井工作面呈现的高温热害问题不容忽视。本文研究采煤工作面煤壁传热传质特性及煤壁与风流的换热机理,对于矿井采煤面的热害治理,有效调节采煤工作面的高温环境,创造符合安全规程规定的井下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回采工作面煤壁与风流之间传热理论与传质理论进行分析,建立了湿润壁面的数学换热模型。通过对湿润壁面和风流的换热研究,用显热微分表达式和潜热微分表达式表示的总换热量方程与用不稳定换热系数和其他散热量表示的总换热量方程联立,求得不稳定换热系数的理论关系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温矿井开采工作面井巷气象参数的实测,分析不同开采时期矿井下的温度、湿度和热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季节对矿井风流的影响。根据实际矿井条件参数,相关传热传质理论和相似理论,建立了矿井回采工作面物理实验模型,设定实验参数,模拟回采工作面风流的温度和湿度分布规律,分析了矿井回采工作面湿润壁面与风流的传热传质特点。煤壁与风流的换热是一个不稳定的换热过程,沿着风流方向的热量交换过程为:初始阶段换热较强烈→逐渐减弱阶段→最终丧失换热能力。通过简化计算得到显热交系数和潜热交换系数的关系,据此关系计算得出矿井中煤壁与风流的热交换潜热量约为显热量的四倍。对不稳定换热系数随风流相对湿度、风速、风流温度、壁面温度变化关系分析,得出煤壁与风流的不稳定换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流中潜热量的变化。另外,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对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影响程度为:风速壁面温度风流相对湿度风流温度。最后,根据不稳定换热系数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综合考虑各参数对在不稳定换热影响,得到回采工作面的不稳定换热特性并拟合出有效换热区间内的不稳定换热系数图,为计算矿井冷负荷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温矿井 回采工作面 传热传质 不稳定换热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27.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6
- 变量注释表16-18
- 1 绪论18-27
- 1.1 研究背景18-20
- 1.2 研究意义2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0-23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3-26
- 1.5 本章小结26-27
- 2 矿井回采工作面传热传质理论研究27-49
- 2.1 传热的基本原理27-29
- 2.2 传质的基本原理29-30
- 2.3 回采工作面热湿交换微分方程30-34
- 2.4 对流换热与对流传质分析34-37
- 2.5 湿润壁面对流换热的简化计算37-41
- 2.6 湿润壁面换热数学模型41-48
- 2.7 本章小结48-49
- 3 回采工作面热环境实测研究49-67
- 3.1 矿井微气候的基本参数49-51
- 3.2 回采工作面热环境参数的测定51-53
- 3.3 回采工作面热环境实测热环境参数分析53-62
- 3.4 回采工作面热湿交换分析62-66
- 3.5 本章小结66-67
- 4 回采工作面不稳定换热实验研究67-92
- 4.1 物理原型的描述67
- 4.2 实验台模型介绍67-69
- 4.3 实验数据整理与回归分析69-71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71-84
- 4.5 正交试验分析84-86
- 4.6 不稳定换热系数86-91
- 4.7 本章小结91-92
- 5 回采工作面煤壁传热传质特性92-96
- 5.1 回采工作面煤壁与风流的传热传质特性分析92-94
- 5.2 矿井热害治理的发展方向94-95
- 5.3 本章小结95-96
- 6 结论与展望96-98
- 6.1 结论96-97
- 6.2 展望97-98
- 参考文献98-103
- 作者简历103-105
- 学位论文数据集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9年01期
2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9年05期
3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10年05期
4 熊;传热传质技术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5年05期
5 董金玲;王国恒;;干燥过程中的高温快速工艺[J];工业炉;2006年02期
6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05期
7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7年01期
8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7年03期
9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7年05期
10 熊;;传热传质技术及设备进展点滴[J];石油化工设备;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朱庆勇;谢铭慧;;混纺材料中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由世俊;牛润萍;张欢;;空调用填料表面传热传质性能的预测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3 徐成海;彭润玲;张世伟;祖文文;;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理论研究的动态[A];第八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樊丽娟;黄翔;吴志湘;;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系统中强化管外传热传质方法的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热泵与系统节能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涛;张彬;李文武;燕涛;;基于FLUENT的深水油藏传热传质数值模拟研究[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林亚玲;李树君;潘忠礼;;红外同步杀青脱水下苹果片传热传质数学模拟[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绍志;周新丽;陈光明;;浅论细胞悬浮液冻干与普通溶液冻干的异同[A];第八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铁军;刘达新;唐景春;;喷淋蒸发翅管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李敏杰;王煤;余徽;纪平均;许峰;;竖直环形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10 董冲;;低肋斜槽管单管外降膜吸收的传热传质模型及计算[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黄虎波;推动东莞能源 科技成果产业化[N];东莞日报;2012年
2 刘伟 高建敏;脚踏实地 从细微做起[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裕文;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倾斜流动与传热传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操瑞兵;叉排管束与M-W引流丝网交替热质传递结构吸收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王红提;疏解棉秆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特性及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司崇殿;流化床褐煤干燥的微波强化传热传质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邓慧;单排翅片管传热传质的模型与数值计算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刘彬;有机物综合利用中的传热传质分析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8年
7 王军;增膜型蒸发空冷器强化传热传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彭润玲;几种生物材料冻干过程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9 尚妍;含湿岩土间歇蓄/放热传热传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郑伟业;蒸发式冷却器传热传质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民;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传热传质的实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2 靳振欢;褐煤干燥过程的动力特性及传热传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秦长江;双轴桨叶式干燥机传热传质数值模拟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易哲宇;管排与丝网交替结构吸收器的溴化锂吸收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刘贤东;微观尺度褐煤干燥过程传热传质分析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刘纪建;樟子松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的多尺度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7 王彬彬;褐煤流化床热风干燥特性与传质传热数值模拟[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王洪中;高温矿井回采工作面煤壁传热传质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夏晓华;复合工质传热传质性能的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柳坤;横纹管强化溴化锂吸收水蒸汽的传热传质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2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4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