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咀矿小窑破坏区综放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韩咀矿小窑破坏区综放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摘要】: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的储量有限,如何合理开采,减少资源浪费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在我国不少煤矿存在小窑破坏区,在对下分层进行开采时,巷道围岩极不稳定,极大的增加了支护难度,因此,研究一套符合该类型巷道支护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韩咀煤矿1202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回采巷道的支护技术。通过现场调研掌握了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回采巷道的赋存条件和典型煤岩体的力学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回采巷道岩变形机理,掌握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关键,提出“分区支护”、“及时主动支护、支护结构强化”原则和“三高一低”及经济合理性支护原则,提出可行性支护方案,采用FLAC3D模拟分析不同支护方案的围岩控制效果,确定最优方案:(1)当巷道上分层顶板未垮落时:支护方式为工字钢棚支护,间排距800mm×800 mm。(2)当巷道上分层顶板垮落时:支护方式为短锚杆+工字钢棚,具体参数为:(1)顶煤厚度为1.4 m时:锚杆长1.2 m,间排距800 mm×800 mm;工字钢棚间排距800 mm×800 mm;(2)顶煤厚度为1.7 m时,锚杆长1.5 m,间排距800 mm×800 mm;工字钢棚间排距800 mm×800 mm;(3)顶煤厚度为2.0 m时,锚杆长1.8 m,间排距800 mm×800 mm;工字钢棚间排距800 mm×800 mm;(3)当巷道上分层为煤柱时:支护方式为长锚杆+锚索+金属网,顶锚杆长2400mm,间排距800 mm×800 mm;锚索长8300 mm,间排距为2000 mm×1600 mm。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并显著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为韩咀煤矿和其他相似条件煤矿的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回采巷道支护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巷道围岩 复采 回采巷道 支护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5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6
- 1 绪论16-2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1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21-22
- 1.4 研究内容22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2-24
- 2 地质条件24-29
- 2.1 矿井基本概况24-25
- 2.2 井田地质特征25-26
- 2.3 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概况及煤层赋存条件26-28
- 2.4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确定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3 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29-39
- 3.1 围岩变形机理数值模拟分析29-35
- 3.2 复采综放面巷道围岩变形特征35-37
- 3.3 复采综放面巷道围岩控制关键37
- 3.4 本章小结37-39
- 4 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巷道围岩控制方案39-60
- 4.1 小窑破坏区复采综放面巷道支护原则39
- 4.2 复杂破碎围岩控制技术39-41
- 4.3 确定巷道支护方式41-42
- 4.4 可行性支护方案数值模拟42-58
- 4.5 本章小结58-60
- 5 工业性试验60-70
- 5.1 巷道概况60-61
- 5.2 优化围岩控制技术方案61-65
- 5.3 巷道围岩变形观测65-68
- 5.4 结果分析68-69
- 5.5 本章小结69-70
- 6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5
- 作者简历75-77
- 学位论文数据集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庆新,,康立军;回采巷道受力状态的数值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94年05期
2 王广昌,李百利,崔海龙,吕承贤;钢筋桁架锚梁支护在回采巷道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00年S1期
3 王育德,郭延华;下分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有限元模拟研究[J];煤矿设计;2001年05期
4 许梦国,伍佑伦,叶义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巷道收敛的影响因素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1年01期
5 高明中,孙家斌,王汉民,李明好;极难维护回采巷道封闭式支架支护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09期
6 赵兴东,唐春安,王维纲;回采巷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2003年03期
7 李少刚,张开碧,张开智;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等价聚类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徐富胜;树锚(索)网支护在回采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4年01期
9 兰瑞学,何富连;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数学模型[J];江苏煤炭;2004年02期
10 李洪;;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应用实践[J];煤;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勤芝;樊胜强;;模糊聚类分析法在神火矿区回采巷道分类中的运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保生;朱维申;李术才;;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姚建国;杨厚柱;;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灰色模糊类比法[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4 樊胜强;王勤芝;;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回采巷道临界深度的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召明;;12_下煤层回采巷道主要支护参数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6 王广平;;下石节煤矿回采巷道破坏剖析[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7 侯民川;孙思云;陈相红;;破碎顶板下动压区回采巷道的维护技术[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华心祝;陈登红;;淮南矿区深部回采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及支护技术[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9 尹增德;陈彦军;潘世功;;复杂构造条件下回采巷道稳定性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韩立军;林登阁;;不稳定回采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的研究[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绪言;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登红;深部典型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3 卫进;深部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赵志强;大变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白启树;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姚宝珠;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刘倡清;综放变宽度煤柱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控制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涛;特厚煤层上向分层充填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飞;上行开采覆岩运移规律与回采巷道位置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李召鑫;“三软”煤层回采巷道断面优化及平顶U型棚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魏昌彪;残煤综放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仝晓军;回采巷道围岩峰后大变形规律及稳定性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王建建;袁庄矿回采巷道卸压槽技术研究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亮;深部回采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机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雷超;五阳煤矿7603工作面动压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祁小虎;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参数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郑建伟;屯宝煤矿断层破碎区综放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7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4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