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8:27
本文关键词: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安全 能源 煤炭产业 产业转型 评价体系
【摘要】:煤炭产业在中国的战略地位非常关键,其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甚至与国家安全亦息息相关。建国后,中国煤炭产业经历了起步、成长直至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回顾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该产业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问题。自2012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效应的逐步蔓延,中国煤炭市场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在产业积累的传统问题日益激化的同时,许多新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这些为深入研究煤炭产业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旨在从产业安全的角度研究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该产业转型动因、转型路径、转型评价的研究,构建完整的分析框架,以期为该产业在中国的转型实践提供启发和帮助。过去对产业转型的研究较为注重实证方面,仅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区域的现实问题进行转型的相关探讨。本文以产业安全为视角,运用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产业转型的运行机理进行系统的论述。通过对产业安全与产业转型内在联系的分析,指出产业转型的动因是为了实现产业安全;产业转型应遵循自组织演化的安全路径;产业安全度是产业转型成功度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煤炭产业的现实情况,系统的论述了该产业的转型问题。本文可能的创新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思路创新:本文是从产业安全的角度认识产业转型的相关问题,并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因素引入到产业安全的研究当中。以产业安全理论为基础,通过讨论产业安全与产业经济的相互关系,阐述了产业安全与产业转型的内在联系。然后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研究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而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环境三方因素的产业安全研究框架,并且据此对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动因、转型路径和转型评价展开研究。研究方法创新:将经济学理论与系统学方法相结合,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的安全路径。通过对自组织演化优越性的讨论,明确了该产业通过自组织演化实现产业转型是最为安全的方式。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导,从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涨落等方面考察中国煤炭产业实践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并列举了该产业转型的五种基本路径——产业整合、产业融合、产业升级、产业分化以及产业替代。在协同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各转型路径以及各作用主体间的协同作用,从而阐明了煤炭产业以自组织演化方式进行产业转型的实现机制。评价方法创新:根据“产业安全度是转型成功度的评价标准”的论断,构建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安全评价得分实现对转型路径成功度的评价。由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知,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任务。因此,为了更加科学的构建评价体系,应该通过产业所处各自的阶段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并据此调整各指标在体系中的权重系数。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笔者构建了针对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的三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生命周期的评价目标,以序关系分析法(G1-法)分别为各级指标赋权,然后根据一定的集结方法和赋值方法最终完成对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除上述可能的创新内容以外,本文还对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鉴于产业转型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在梳理了现行主要观点之后,笔者尝试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为了更好地阐述产业转型的内涵和外延,笔者对产业升级、企业转型以及区域经济转型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它们与产业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明确了产业转型概念的基础上,产业转型的本质被归纳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行为,打破固有经济形式的创新行为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变革行为。最后,本文以长治市煤炭产业转型实践为目标,运用相关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产业安全 能源 煤炭产业 产业转型 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序言11-17
- 1 绪论17-37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7-21
- 1.1.1 研究背景17-19
- 1.1.2 研究意义19-21
- 1.2 相关文献综述21-32
- 1.2.1 可持续发展观21-25
- 1.2.2 能源安全观25-30
- 1.2.3 中国煤炭产业相关研究30-32
- 1.3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32-36
- 1.3.1 研究内容32-33
- 1.3.2 研究方法33-35
- 1.3.3 技术路线图35-36
- 1.4 创新点36-37
- 1.4.1 提出了包含经济、环境、社会三大因素的产业安全研究框架36
- 1.4.2 分析了以自组织方式实现产业转型的安全路径36
- 1.4.3 构建了全生命周期阶段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36-37
- 2 产业转型的基本理论37-57
- 2.1 产业转型的含义37-39
- 2.1.1 现有产业转型概念的梳理37-38
- 2.1.2 产业转型的涵义38-39
- 2.2 产业转型的相关关系39-46
- 2.2.1 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40-42
- 2.2.2 产业转型与企业转型的关系42-44
- 2.2.3 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转型的关系44-46
- 2.3 产业转型的本质46-49
- 2.4 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分析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49-56
- 2.4.1 产业安全的概念49-50
- 2.4.2 产业安全与产业经济的关系50-52
- 2.4.3 产业安全与产业转型的内在联系52-56
- 2.5 本章小结56-57
- 3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动因分析57-85
- 3.1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经济层面动因分析57-70
- 3.1.1 基于产业生存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角度的分析59-64
- 3.1.2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分析64-70
- 3.2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环境层面动因分析70-77
- 3.2.1 土地问题72-74
- 3.2.2 水资源问题74-75
- 3.2.3 大气问题75-77
- 3.2.4 噪声问题77
- 3.3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社会层面动因分析77-84
- 3.3.1 煤炭城市持续发展问题80-81
- 3.3.2 就业问题81-82
- 3.3.3 居民生活质量问题82-83
- 3.3.4 科教文化发展问题83-84
- 3.4 本章小结84-85
- 4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安全路径分析85-123
- 4.1 自组织理论分析框架85-90
- 4.2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自组织条件分析——基于耗散结构理论90-97
- 4.2.1 开放性条件分析90-92
- 4.2.2 非平衡态条件分析92-94
- 4.2.3 非线性条件分析94
- 4.2.4 涨落条件分析94-97
- 4.3 中国煤炭产业自组织转型路径97-112
- 4.3.1 开放性条件驱动的产业融合路径97-102
- 4.3.2 非平衡态条件驱动的产业整合路径102-106
- 4.3.3 涨落条件驱动的产业升级路径106-109
- 4.3.4 非线性条件驱动的产业分化路径109-111
- 4.3.5 综合自组织条件驱动的产业替代路径111-112
- 4.4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协同作用机制112-117
- 4.4.1 转型路径间的协同作用113-115
- 4.4.2 产业转型作用主体的协同作用115-117
- 4.5 国际资源型产业转型路径分析117-122
- 4.5.1 德国鲁尔区煤、铁产业转型模式117-119
- 4.5.2 美国休斯敦石油产业转型模式119-120
- 4.5.3 法国洛林地区煤、铁产业转型模式120-122
- 4.6 本章小结122-123
- 5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安全评价体系123-157
- 5.1 产业周期理论综述124-126
- 5.1.1 产品生命周期124
- 5.1.2 G-K模型以及发展124-125
- 5.1.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研究125
- 5.1.4 判断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方法125-126
- 5.2 评价体系的原则及目标126-130
- 5.2.1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126-127
- 5.2.2 评价目标127-130
- 5.3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30-147
- 5.3.1 经济安全因素的各级指标130-137
- 5.3.2 社会安全因素的各级指标137-140
- 5.3.3 环境安全因素的各级指标140-147
- 5.4 安全评价模型147-155
- 5.4.1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安全评价体系分析框架147-150
- 5.4.2 安全评价体系指标的赋权、集结与赋值方式150-155
- 5.5 本章小结155-157
- 6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案例分析——以长治市煤炭产业为例157-179
- 6.1 传统煤炭产业转型与评价157-162
- 6.1.1 转型路径分析157-161
- 6.1.2 转型评价161-162
- 6.2 电力产业方向的转型与评价162-167
- 6.2.1 转型路径分析162-166
- 6.2.2 转型评价166-167
- 6.3 煤化工产业方向的转型与评价167-171
- 6.3.1 转型路径分析167-170
- 6.3.2 转型评价170-171
- 6.4 新能源产业方向的转型与评价171-174
- 6.4.1 转型路径分析171-173
- 6.4.2 转型评价173-174
- 6.5 光伏产业方向的转型与评价174-178
- 6.5.1 转型路径分析174-176
- 6.5.2 转型评价176-178
- 6.6 本章小结178-179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179-185
- 7.1 主要结论179-182
- 7.2 不足与展望182-185
- 参考文献185-191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91-195
- 学位论文数据集195
本文编号:1050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5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