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河北灵寿县石湖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发布时间:2017-10-21 01:06

  本文关键词:河北灵寿县石湖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更多相关文章: 矿床地质 地球化学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麻棚岩体 石湖金矿 太行山北段


【摘要】:石湖金矿位于河北灵寿县,区域上位于呈NNE向展布的太行山构造-岩浆带中段。太行山构造-岩浆带是一条典型的多金属成矿带,并且中生代成矿作用最明显。石湖金矿出露于麻棚岩体东南侧,区内岩脉发育,是该区最重要的一个金矿。为了讨论石湖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岩成矿时代等,对麻棚花岗岩体、石英闪长玢岩脉进行了U-Pb年代学研究,及分别对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矿化蚀变岩和围岩的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测定;同时,结合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机制讨论,以此探讨矿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分析成矿条件、总结找矿标志、并指出找矿方向。石湖金矿矿体主要赋存在团泊口组变质岩中,矿区内已发现有50余条矿化蚀变带。矿体严格受走向为SN、NW的断裂控制,且多呈脉状、透镜状,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特点。围岩蚀变发育有钾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主要与黄铁绢英岩化和烟灰色石英脉有关。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断裂蚀变岩型和石英脉-断裂蚀变岩型。同时,矿体一般位于石英闪长玢岩脉的上、下盘及外接触带附近。地球化学表明,麻棚花岗花岗闪长岩与矿化蚀变岩具有较为一致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型式,而与围岩谐和性不好,说明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与麻棚花岗岩关系密切。花岗闪长岩岩为高钾钙碱性,高Sr/Y比值显示具埃达克质花岗岩特征,同时基性岩浆元素高于酸性岩浆元素,重稀土亏损、轻稀土富集、无Eu异常、高Sr-Ba和高Sr/Y、La/Yb比值,说明麻棚岩体的形成有幔源岩浆的混入。结合成矿元素的分析,幔源岩浆底侵和混合对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起着重要作用,并以花岗岩浆为载体而迁移上升。而团泊口组变质岩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但并不是主要的矿源层。石英闪长玢岩脉和花岗闪长岩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二者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并且其稀土、微量元素也与矿化蚀变岩显示不同的特征。本文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初次提出闪长玢岩脉与矿体时空关系密切,这应是闪长玢岩脉作为隔流体层对来自麻棚岩体的成矿流体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使得矿化、蚀变富集产出。麻棚岩体U-Pb年龄为124.8±1.4Ma(MSWD=0.74),闪长玢岩脉年龄为127.3±1.1Ma(MSWD=1.15)。石湖金矿和麻棚岩体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124.8±1.4Ma应是成矿时代的下限,并且略晚于成岩年龄。石湖金矿形成于中生代期间的岩石圈减薄和克拉通破坏,这一特征不同于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因此石湖金矿应是一种非造山带型金矿或克拉通破坏型金矿。通过对石湖金矿床的研究,系统的总结了石湖金矿的找矿标志,并且根据本文取得的认识,指出了在麻棚岩体南侧和东南侧是有利的中生代金矿床的成矿远景区;利用岩脉和矿体定位之间的成因联系,可以指示有利的成矿远景区,也可以用于推测矿体的分布特征和深部矿体的成矿特征。根据这个指导结合101矿体的其他研究,显示101矿体向南侧伏的深部很可能具有良好的金矿化。
【关键词】:矿床地质 地球化学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麻棚岩体 石湖金矿 太行山北段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6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2
  • 1.2 勘查研究程度和存在问题12-14
  • 1.2.1 勘查程度12-13
  • 1.2.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4-15
  • 1.4 实物工作量15-16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16-22
  • 2.1 地层16-18
  • 2.2 构造18-19
  • 2.2.1 褶皱构造18-19
  • 2.2.2 断裂构造19
  • 2.3 岩浆岩19-20
  • 2.4 矿产20-22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22-31
  • 3.1 矿区地质22-24
  • 3.1.1 矿区地层22-23
  • 3.1.2 矿区构造23
  • 3.1.3 矿区岩浆岩23-24
  • 3.2 矿体、矿石特征及围岩蚀变24-31
  • 3.2.1 矿体特征24-26
  • 3.2.2 矿石特征26-28
  • 3.2.3 矿化及围岩蚀变28-31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31-41
  • 4.1 成矿岩体和脉岩的主量元素特征31-32
  • 4.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2-36
  • 4.2.1 成矿岩体和脉岩的稀土元素特征32-35
  • 4.2.2 近矿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35
  • 4.2.3 矿石、蚀变岩的稀土元素特征35-36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6-37
  • 4.3.1 成矿岩体和脉岩的微量元素特征36
  • 4.3.2 近矿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36
  • 4.3.3 矿石、蚀变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6-37
  • 4.4 成矿元素特征37-41
  • 4.4.1 麻棚岩体成矿元素37-38
  • 4.4.2 团泊口组围岩成矿元素38-39
  • 4.4.3 矿石成矿元素39-41
  • 第5章 成矿条件及成矿机制41-58
  • 5.1 地层条件41-42
  • 5.2 构造条件42-44
  • 5.2.1 深大断裂与成矿关系42-43
  • 5.2.2 矿体定位的构造条件43-44
  • 5.3 岩浆岩条件44-48
  • 5.3.1 麻棚岩体与成矿关系44-46
  • 5.3.2 石英闪长玢岩脉与成矿关系46-48
  • 5.4 成矿机制讨论48-58
  • 5.4.1 成矿物质来源48-49
  • 5.4.2 成岩成矿时代49-54
  • 5.4.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54-55
  • 5.4.4 成矿模式55-58
  • 第6章 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58-60
  • 6.1 找矿标志58
  • 6.1.1 蚀变标志58
  • 6.1.2 矿物共生组合标志58
  • 6.1.3 成矿元素标志58
  • 6.2 找矿方向58-60
  • 第7章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7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67-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日祥;范宏瑞;李建威;孟庆任;李胜荣;曾庆栋;;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08期

2 陈超;牛树银;王宝德;孙爱群;马宝军;王文学;高银仓;;冀西石湖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探讨[J];中国地质;2009年06期

3 牛树银;陈超;孙爱群;王宝德;马宝军;姜晓平;赵永利;高银仓;;冀西石湖金矿成矿地质特征[J];黄金科学技术;2008年06期

4 息朝庄;戴塔根;刘伟;;冀西石湖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学报;2008年04期

5 罗照华;卢欣祥;王秉璋;陈必河;黄凡;杨宗锋;汪洋;;造山后脉岩组合与内生成矿作用[J];地学前缘;2008年04期

6 吴福元;徐义刚;高山;郑建平;;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J];岩石学报;2008年06期

7 罗照华;梁涛;陈必河;辛后田;柯珊;张自力;程素华;;板内造山作用与成矿[J];岩石学报;2007年08期

8 刘伟;戴塔根;傅文杰;孙磉礅;胡斌;;冀西石湖金矿矿体赋存规律及深边部找矿前景[J];地质与勘探;2007年03期

9 刘伟;戴塔根;傅文杰;孙磉礅;胡斌;;冀西石湖金矿成矿流体特征[J];中国地质;2007年02期

10 陈智超;陈斌;田伟;;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基及其包体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性质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1070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70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