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的正态分布时间函数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的正态分布时间函数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采沉陷 正态分布时间函数 动态预计 Knothe时间函数
【摘要】:使用常用的Knothe时间函数进行煤炭开采所引起的地表动态下沉预计时,其反映的地表下沉速度和下沉加速度与地表实际下沉规律不相符,基于此,可引入一种新的时间函数—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对该时间函数值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对比,给出了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用于地表动态预计时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利用该时间函数对某矿区地表下沉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预测。研究表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下沉速度和下沉加速度与地表动态下沉规律是相吻合的;当进行不同精度的动态预计时,合理选择函数的形态参数非常重要;在某些矿区,利用正态分布时间函数进行动态预计比使用双参数Knothe时间函数进行预计更符合地表移动的变化规律,预计结果也更为可靠。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正态分布时间函数 动态预计 Knothe时间函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474217)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301598)
【分类号】:TD327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张兵,崔希民,胡青峰.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的正态分布时间函数模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4):140-145,174.Zhang Bing,Cui Ximin,Hu Qingfeng.Study on normal distributed time function model to dynamically predict mining subsidence[J].Coal Scienceand T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华彬,邹友峰,段振伟;开采沉陷相似现象群的分类方法[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卞正富;矿区开采沉陷农用土地质量空间变化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邢智军;;浅谈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J];矿业快报;2006年09期
4 黄珍珍;吴侃;孙贵梅;;煤矿开采沉陷损害评价及治理对策[J];地矿测绘;2006年04期
5 于远祥;;矿区开采沉陷的稳定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6 郭高川;李慧;;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J];山西煤炭;2007年02期
7 任兴yN;;煤矿开采沉陷的防控方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8年02期
8 王志杰;孙明前;;矿区开采沉陷3维可视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3期
9 龙永春;;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6期
10 任松;姜德义;杨春和;;复杂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测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振琪;吴侃;顾和和;胡锋;刘德辉;;开采沉陷对耕地破坏的机理及其复垦对策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王金庄;戴华阳;郭增长;;开采沉陷若干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廷春;石朝霞;张金泉;;多断层区煤矿开采沉陷的数值模拟分析[A];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第十届全国煤炭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余学义;种可;李邦邦;;陕北侏罗纪煤田开采沉陷损害控制及生态环境恢复重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崔保锋;;张北井田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及综合治理分析[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梅;曾勇;;矿区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A];煤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论文集[C];2005年
7 柴华彬;邹友峰;;模糊综合评判在开采沉陷对土地影响评价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黄乐亭;;开采沉陷力学的研究与发展[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隋旺华;;开采沉陷厚松散层应力变形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郭惟嘉;孙文斌;;巨厚坚硬覆盖层下开采沉陷及工程控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盘县断江煤管站 谭旭;浅谈煤矿开采沉陷防控技术[N];贵州政协报;2008年
2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 仝金厚;论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的技术[N];科学导报;2010年
3 记者 高文静 刘飞;治理塌陷地[N];中国煤炭报;2009年
4 盘县红果镇煤管站 秦忠雄;煤矿区沉陷防治技术初探[N];贵州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丽艳;开采沉陷预测与数值分析中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任松;岩盐水溶开采沉陷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蔡来良;适宜倾角变化的开采沉陷一体化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王建学;开采沉陷塑性损伤结构理论与冒矸空隙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1年
5 贾瑞生;矿山开采沉陷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宋世杰;基于关键地矿因子的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玉成;开采沉陷的动态过程及基于关键层理论的沉陷模型[D];重庆大学;2010年
8 闫大鹏;基于D-InSAR技术监测云驾岭煤矿区开采沉陷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周大伟;煤矿开采沉陷中岩土体的协同机理及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贺桂成;缓倾斜层状矿体开采沉陷预测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志;矿区开采沉陷系统的开发及其在三道沟煤矿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冀伟珍;渭北煤矿区开采沉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防治对策[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 娄宁;开采沉陷区环境影响及其预计评价系统[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珊珊;矿区开采沉陷时空分析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祖玺;山区开采沉陷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彭亚捷;黄沙煤矿开采沉陷规律离散元法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吴晨亮;基于Matlab的开采沉陷预测交互式可视化分析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沈奇;梧桐庄矿岩层力学参数反演与开采沉陷规律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肖富国;开采沉陷反分析的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口山矿务局铅锌矿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2年
10 潘拥军;煤矿开采沉陷损害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78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78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