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井工二矿1103采面初次来压数值模拟分析
本文关键词:平朔井工二矿1103采面初次来压数值模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近距离下煤层 采空区下 大采高综采 初次来压规律 FLAC仿真
【摘要】:针对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二矿1103采面11号煤层开采问题,采用综放采煤法回采,拟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综采采煤法开采.为保证安全生产需进行初次来压分析.运用FLAC计算软件模拟分析研究初采阶段初次来压规律,分析判断来压位置和来压强度.结合研究理论分析总结老顶初次来压规律.研究结果对该矿具有重要意义,确保该矿继续安全高效生产,同时也为其它相似地质条件的矿井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关键词】: 近距离下煤层 采空区下 大采高综采 初次来压规律 FLAC仿真
【基金】:国家“十二五”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1—003)
【分类号】:TD323
【正文快照】: 0引言在中国的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次数占有很大比重[1-2].采场的矿压显现,尤其是老顶的初次来压,是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来源.国内外普遍采用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等方法对老顶初次来压期间的顶板破坏类型、程度、支护方法进行研究.平朔井工二矿属于近距离煤层综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国斌;陈鹏;张俊武;;BP神经网络的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张有朝;吴秀仪;刘长武;曾德建;;老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研究[J];煤炭科技;2008年01期
3 陈娟;赵耀江;;近十年来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J];煤炭工程;2012年03期
4 张金山;张春荔;;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数值模拟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0年09期
5 任建喜;杜飞;陈跟马;张进军;占有名;李晓飞;王传智;;大佛寺矿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现场监测分析[J];煤矿安全;2012年12期
6 姜燕;;我国煤炭事故统计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煤炭技术;2013年06期
7 周楠;张强;安百富;聂守江;;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中国煤炭;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琳;深部采场采空区基本顶来压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书凯;武强;崔海明;曾一凡;马自强;魏婷婷;雷红专;;新集二矿1煤层底板破坏深度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4期
2 刘增辉;高谦;;大面积连续开采采场整体失稳风险评价与预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1期
3 潘长松;杨俊燕;;基于Unity3D的煤矿井下逃生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4 赵宝友;王海东;;我国低透气性本煤层增透技术现状及气爆增透防突新技术[J];爆破;2014年03期
5 周琳;栗继祖;;关于煤矿安全评价中危险源辨识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5期
6 刘晓云;;基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4年06期
7 周逆;;煤矿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04期
8 王旭昭;侯磊;苏龙;;2011-2014年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统计分析与启示[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5年02期
9 卢国斌;康晋恺;白刚;刘军;解丽娜;;PCA-BP在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2期
10 李宗翔;魏俊才;高光超;王雅迪;;灾害气体在风网中传播的时间-事件混合步长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惠功领;宋锦虎;;深部近距上保护层开采煤岩体动力学演化特征模型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惠功领;;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开采煤岩体动力学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数值模拟试验[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惠功领;;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卸压瓦斯大直径穿层递进埋管抽采技术[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保良;张新国;;FLAC在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3[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功领;煤矿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开采瓦斯灾害协同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董丁稳;基于安全监控系统实测数据的瓦斯浓度预测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3 兰毅;近距离下位煤层采场矿压与瓦斯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韦善阳;瓦斯异常涌出气体运移规律及影响范围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姚舜才;移动救生舱舱内环境生存参数及耦合关联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王文婕;煤层冲击倾向性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范苑;国投大同塔山煤矿近距离特厚煤层的开采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8 张俊文;错层位沿空巷道卸压机理及空间适应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李建璞;超近距离煤层合层开采顶板灾害相似模拟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刘志阳;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面矿压规律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彦军;复杂围岩条件极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继影;袁店煤矿101、102采区10煤层开采底板灰岩水防治关键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娟;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基于最佳组合模型的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武浩翔;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岩层结构特征和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冯磊;承压水上采动工作面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白冰;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渗流—涌出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葛巍;基于ZigBee和矿井安全监测及定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华大学;2013年
8 戴晓静;磷酸二氢盐抑爆剂的制备与抑爆作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丛丽丽;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波动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罗亚萍;基于ARM+Linux矿井监控平台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林;王志刚;;缓倾斜超近距离煤层开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2 赵经彻;我国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04期
3 谢和平;矿山岩体力学及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3期
4 方修君;金峰;;基于ABAQUS平台的扩展有限元法[J];工程力学;2007年07期
5 沈珠江;土的三重屈服面应力应变模式[J];固体力学学报;1984年02期
6 许东俊;耿乃光;;岩石强度随中间主应力变化规律[J];固体力学学报;1985年01期
7 秦彦磊;陆愈实;;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矿井通风可靠性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2期
8 张敬宗;高文龙;;基于三维GIS的矿井通风信息系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程根银;孙凯;李波;朱锴;姚宏章;张景钢;王文永;;姚桥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及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李刚,梁冰,李凤仪;大柳塔煤矿12305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模拟[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颖人;;岩土的多重屈服面理论与应变空间理论[A];岩石力学新进展[C];198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会永;潘西煤矿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庆享;采场老顶初次来压的结构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5期
2 周桥,许海涛;林西矿深部开采顶板初次来压规律相似模拟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张有朝;吴秀仪;刘长武;曾德建;;老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研究[J];煤炭科技;2008年01期
4 刘伟;彭新坡;;某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应力分布数值模拟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3年01期
5 何富连;梯形采空区老顶初次来压规律的研究[J];山西煤炭;1994年05期
6 黄庆享;浅埋采场初次来压顶板砂土层载荷传递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6期
7 刘建中;;大采高工作面初次来压显现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J];山西煤炭;2010年01期
8 缪协兴;采场老顶初次来压时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9 В·М·涅包尔斯基,袁汉春;顶板初次来压步距的预计[J];矿山压力;1988年01期
10 石飞;活鸡兔井21303综采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的计算[J];陕西煤炭;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富连;钱鸣高;;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的计算预测及其变化规律研究[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王晓庆;刘长武;;浅埋煤层首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理论分析[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文峰;大采高工作面初次来压的模拟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9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7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