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西1井区三维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0:03
本文关键词:玛西1井区三维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在准噶尔盆地玛西1井区高密度采集主要方式是可控震源滑动扫描,这种采集技术受谐波噪声干扰,严重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及分辨率。本次研究根据谐波的特点,基于中值滤波、最小二乘法中值滤波、共偏移距域邻炮干扰分频压制、GeoEast系统独立同步扫描邻炮干扰压制及模型法滑动扫描谐波干扰压制方法开展研究,经过试验和探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谐振压制方法,取的了较好的效果;此次玛西1井区三维高密度高效采集相比以往常规采集技术,单炮激发能量弱,由于表层及地下介质的粘弹性质,地震波会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对高频成分的衰减,会导致地震记录分辨率降低。通过野外表层Q调查,获得相对准确的表层Q值,并研发了稳健的Q补偿方法;借助VSP资料、适合该区的经验公式及数据谱比法提取Q因子进行了深层Q补偿,最终取的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宽方位采集地震采集可以获得多方向小断层的成像和清晰的储层空间分布影像,传统的共炮检距技术对VTI各向异性问题解决得较好,但因共炮检距不能保存方位角信息,使得后续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及叠前CRP道集裂缝检测不太可行。目前OVT域处理技术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潜力,基于此原因本次系统研究了目前OVT域处理技术,利用OVT域叠前时间偏移的CRP道集保留真实的方位信息开展了方位各向异性检测,HTI校正等处理,提高了CRP道集质量。
【关键词】:反Q滤波 谐振干扰压制 信噪比 分辨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5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7-9
- 1.2 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技术难点9-13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2 面临的技术难点11-13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13-15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3
- 1.3.2 主要的技术方法及研究思路13-14
- 1.3.3 预期效果14-15
- 第二章 谐振干扰压制15-23
- 2.1 中值滤波15-16
- 2.1.1 方法原理15-16
- 2.1.2 应用效果16
- 2.1.3 小结16
- 2.2 最小二乘法中值滤波法16-18
- 2.2.1 方法原理17
- 2.2.2 应用效果17-18
- 2.2.3 小结18
- 2.3 共偏移距域邻炮干扰分频压制18-19
- 2.3.1 方法原理18
- 2.3.2 应用效果18-19
- 2.3.3 小结19
- 2.4 独立同步扫描邻炮干扰压制19-21
- 2.4.1 方法原理19-20
- 2.4.2 应用效果20-21
- 2.4.3 小结21
- 2.5 模型法滑动扫描谐波干扰压制方法21-23
- 2.5.1 方法原理21
- 2.5.2 应用效果21-22
- 2.5.3 小结22-23
- 第三章 表层及深层Q值求取及补偿23-39
- 3.1 表层相对Q的计算及补偿24-31
- 3.1.1 表层相对Q的计算24-26
- 3.1.2 地表一致性稳健Q补偿方法26-30
- 3.1.3 应用效果30-31
- 3.2 深层相对Q的计算及补偿31-39
- 3.2.1 深层相对Q值计算32-35
- 3.2.2 深层Q补偿方法35-36
- 3.2.3 应用效果36-39
- 第四章 OVT域处理技术研究39-43
- 4.1 OVT域分组39-40
- 4.2 OVT域道集优化40
- 4.3 OVT域叠前偏移40-41
- 4.4 CRP道集方位各向异性检测及消除41-43
- 第五章 研究成果43-49
- 5.1 研究成果一43
- 5.2 研究成果二43-46
- 5.3 研究成果三46-49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文胜;李飞;王彦春;王春和;党青宁;;面向宽方位地震处理的炮检距向量片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02期
2 于承业;周志才;;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表Q值[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1期
3 张永刚;王峗;尹军杰;;单点高密度地震数据处理分析与初步评价[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2期
4 王梅生;胡永贵;王秋成;李培明;赵会欣;王彦娟;;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中参数选取方法探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6期
5 蔡希玲;刘学伟;李虹;钱宇明;吕英梅;;基于空间子集的地震数据分析方法(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9年04期
6 刘振武;撒利明;董世泰;唐东磊;;中国石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实践与未来[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2期
7 王海;赵会欣;晋志刚;;观测系统对高密度地震采集资料的影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02期
8 周如义;魏铁;张新峰;韩志雄;;可控震源高效交替扫描作业技术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S2期
9 李明星;;可控震源畸变的分析[J];物探装备;2008年03期
10 侯成福;蒋连斌;高书琴;;三维观测系统与采集脚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1080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8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