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页岩的物化特性及浮选提质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20:13
本文关键词:新疆油页岩的物化特性及浮选提质工艺研究
【摘要】:油页岩的高灰分严重制约了油页岩的转化及加工利用。论文旨在研究新疆油页岩的物化性质及有机物的赋存规律,通过正、反浮选的方法对新疆油页岩的浮选提质过程进行研究,提高新疆油页岩的利用价值。本文对新疆油页岩的物理化学基础性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显微特征、比表面积、密度、可磨性、Zeta电位、润湿角、表面官能团、发热量、含油率、热重等方面,为新疆油页岩的浮选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揭示了新疆油页岩中有机物的赋存规律,发现油页岩中细粒度级的有机物的分布率较高,粗粒级中有机物的分布率较低,且有机物分布率与粒度级成负相关关系;浮沉试验表明:小于1.7g/cm3密度级油页岩样中质量含量为0.11%,有机物的含量为76.59%;1.7-2.0g/cm3密度级油页岩样中质量分数增大,而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2.0-2.2g/cm3密度级油页岩质量分数最大,达到51.41%,有机物的含量为27.54%;大于2.4g/cm3密度级油页岩质量分数为1.40%,有机物含量几乎为零。本文系统研究新疆油页岩的正、反浮选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得出油页岩正浮选最佳浮选工艺条件:煤油1200g/t,仲辛醇120g/t,矿浆浓度80g/L,叶轮转速1900r/min,单位充气量为0.15m3.m-2.min-1,此时精油页岩产率为24.19%,灰分为75.15%,可燃体回收率为29.60%,浮选完善指数为6.79%;油页岩反浮选最佳浮选工艺条件:十二胺盐酸盐用量0.18g/L,调整剂氯化钙0.06g/L时,反浮选尾矿产率为20.59%,灰分含量为91.54%。经过联合浮选工艺新疆最终的精矿产率为36.94%,灰分为72.47%,可燃体回收率为27.22%,浮选完善指标为16.16%。四川油页岩经联合浮选工艺的精矿灰分含量为14.26%,产率为75.54%,可燃体回收率为64.77%,浮选完善指标为56.16%。新疆油页岩的浮选动力学研究发现:0-40s,浮选速率比较大,且精矿的灰分含量低。40s之后浮选速率趋于稳定,精油页岩的灰分逐渐增高,到180s后整个浮选过程基本结束。新疆油页岩浮选过程更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此时方程为ε=ε∞2×kt/(1+ε∞kt),相关系数达0.99,速率常数k为5.89×10-4。新疆油页岩经改性可浮性提高。煤油捕收剂与新疆油页岩的有机组分表面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十二胺盐酸盐捕收剂与脉石矿物石英的相互作用为静电吸附。
【关键词】:油页岩 物化特性 正浮选 反浮选 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23;TD9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主要符号表10-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研究现状11-17
- 1.2.1 油页岩的特征11-12
- 1.2.2 油页岩的物化性质12-14
- 1.2.3 油页岩的解离粒度特性14
- 1.2.4 油页岩的浮选工艺14-17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7-19
- 1.3.1 研究思路17
- 1.3.2 研究内容17
- 1.3.3 课题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17-19
- 2 新疆油页岩的基础物化特性研究19-35
- 2.1 油页岩的矿物学和岩相学基本特征19-23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19
- 2.1.2 原料19
- 2.1.3 油页岩的显微结构特征19-22
- 2.1.4 油页岩基本物质组成分析22-23
- 2.2 油页岩的基本物理特性分析23-31
- 2.2.1 实验药品23
- 2.2.2 实验主要仪器23-24
- 2.2.3 油页岩样品制备24
- 2.2.4 比表面积分析24-25
- 2.2.5 密度的测定25
- 2.2.6 可磨性分析25-26
- 2.2.7 Zeta电位26-27
- 2.2.8 润湿性(接触角)27-28
- 2.2.9 红外光谱分析28-30
- 2.2.10 油页岩有机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30-31
- 2.3 油页岩的基础化学特性研究31-33
- 2.3.1 主要原料31
- 2.3.2 实验主要仪器31
- 2.3.3 油页岩样的制备31
- 2.3.4 新疆油页岩含油率的测试31-32
- 2.3.5 发热值测试32
- 2.3.6 新疆油页岩热重分析32-33
- 2.4 小结33-35
- 3 新疆油页岩中有机物的赋存规律35-41
- 3.1 实验设备、试剂35-36
-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35
- 3.1.2 原料与试剂35-36
- 3.2 浮沉实验36
- 3.2.1 比重液的配制36
- 3.2.2 浮沉实验36
- 3.3 筛分实验36-40
- 3.3.1 浮沉实验结果37-38
- 3.3.2 筛分分析结果38-40
- 3.4 小结40-41
- 4 新疆油页岩浮选提质工艺研究41-61
- 4.1 实验仪器与设备41-42
- 4.1.1 原料与试剂41-42
- 4.2 浮选实验指标42-43
- 4.3 油页岩可浮性的评价方法43
- 4.4 浮选实验43-55
- 4.4.1 新疆油页岩单因素浮选实验43-48
- 4.4.2 新疆油页岩浮选正交实验48-50
- 4.4.3 矿浆pH对浮选分离富集的影响50-51
- 4.4.4 磨矿细度试验51-52
- 4.4.5 超声波预处理对新疆油页岩浮选性能的影响研究52-55
- 4.5 新疆油页岩反浮选工艺55-58
- 4.5.1 单因素实验55-57
- 4.5.2 反浮选正交实验57-58
- 4.5.3 联合浮选工艺流程58
- 4.6 四川油页岩的联合浮选试验58-59
- 4.6.1 四川油页岩的性质58-59
- 4.6.2 四川油页岩联合浮选试验结果59
- 4.7 小结59-61
- 5 新疆油页岩浮选动力学研究61-64
- 5.1 新疆油页岩浮选动力学影响因素61
- 5.2 新疆油页岩浮选动力学模型研究61-63
- 5.3 小结63-64
- 6 新疆油页岩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研究64-69
- 6.1 实验过程64
- 6.2 药剂浸泡前后接触角分析64-65
- 6.3 药剂浸泡前后红外光谱分析65-66
- 6.4 新疆油页岩与药剂作用机理分析66-67
- 6.5 小结67-69
- 7 结论69-71
- 7.1 结论69-70
- 7.2 研究展望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7
- 附录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月;曹祖宾;韩冬云;赵明泽;;小颗粒页岩流化干馏工艺及其影响因素[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3年03期
2 王擎;孙斌;刘洪鹏;柏静儒;肖冠华;;油页岩热解过程矿物质行为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02期
3 黄建平;卢毅屏;赵刚;王德庭;钟宏;顾敏洲;刘广义;;浮选起泡剂及其研究新进展[J];金属矿山;2012年12期
4 陈琳璋;侯清麟;银锐明;李静;袁毅;;钙离子影响十二烷基磺酸钠捕收石英的机理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张磊;韩向新;王忠存;姜秀民;;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2年09期
6 李勇;林楠;吴海旭;刘艳辉;;油页岩浮选降灰富集有机质的实验研究[J];有色矿冶;2012年02期
7 柏静儒;王擎;魏艳珍;关晓辉;;桦甸油页岩的酸洗脱灰[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学永;陶树;胡国利;;中国油页岩成矿特征分析[J];洁净煤技术;2009年06期
9 史宇亮;董良杰;陈明东;;小颗粒油页岩热裂解工艺及其影响因素[J];矿产综合利用;2008年01期
10 F·麦罗;李长根;雨田;;浮选起泡剂的基本性质及其对浮选的影响[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1085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8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