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的露天矿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理论的露天矿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
【摘要】:为了建立现代露天煤矿建设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包含6项均衡指标的露天煤矿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44项三级指标构成。采用模糊评价方法作为露天煤矿综合评价体系的数学方法,确定了露天煤矿评价指标的分级区间,结合梯形分布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算子获得综合模糊评价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露天煤矿的评价等级。对黑岱沟露天煤矿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生产、安全、环保、经济、管理均达到一级水平,矿山综合实力为一级,但生产指标和经济指标第1区间和第2区间的综合评价集差异性较小,仍有较大发展提升空间。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综合评价 模糊理论 指标体系
【分类号】:TD824
【正文快照】: 随着国际煤炭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世界煤炭工业正向煤炭生产集约化、集团化、关联产业及跨国经营等多元化发展,世界产煤大国都把露天开采作为煤矿发展的重点[1]。历经百年的发展历史,我国露天采煤从开采机械化、数字化水平、管理水平、技术创新、生产规模等发生巨大变化[2-7]。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艳;蒋莉;;露天煤矿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2 才庆祥;;我国亿吨露天煤矿群及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3 赵浩;白润才;;低碳经济下的露天煤矿建设[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浩;白润才;;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艳博;李占金;何满潮;;露天煤矿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芮勇勤;杨天鸿;徐小荷;张幼蒂;周昌寿;;露天煤矿高大腰层蠕动边坡失稳流变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田新禾;;露天煤矿的开要与生态重建[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申力;纪玉石;解连江;李国柱;张天文;;小龙潭露天煤矿北帮边坡岩体变形特征与稳定性分析[A];现代化露天开采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露天采矿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广东;刘小翠;;内蒙古草原露天煤矿复垦模式的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赵浩;白润才;刘光伟;;低碳经济下的露天煤矿建设[A];有色金属工业低碳发展——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低碳经济及冶炼废气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徐大伟 刘志军;露天煤矿实现第19个安全生产最好年[N];哈密报(汉);2008年
2 孙英威 李勇;黑龙江年产千万吨露天煤矿获准[N];中国企业报;2008年
3 通讯员杨爱兰;准东两家露天煤矿备战冬季供求高峰[N];昌吉日报;2008年
4 李云平;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被列为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工程[N];西部时报;2009年
5 新华;我国最大露天煤矿哈尔乌素煤矿将投产[N];中国煤炭报;2008年
6 任君;我国最大露天煤矿内蒙古投产[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予阳 实习生 柴洁;露天煤矿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N];经济日报;2009年
8 马淑芬 记者 曲声;鲁能宝清朝阳露天煤矿近350公顷用地获批复[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9 赵静;山西省或新增18座露天煤矿[N];中国煤炭报;2012年
10 记者 王佳丽;从严加强露天煤矿管理[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锡林郭勒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2 徐晓惠;露天煤矿顺倾层状软岩边坡三维稳定性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薄志毅;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变形预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贾晓晴;古莲河露天煤矿环境影响与景观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忠强;露天煤矿拉斗铲台阶稳定性与合理参数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舒继森;露天煤矿边坡稳定关键影响因素及边坡治理与采矿一体化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彭洪阁;开采扰动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影响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张智明;露天煤矿生产规模优化及综合工艺匹配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周伟;露天煤矿抛掷爆破拉斗铲倒堆与时效边坡多参数耦合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郑友毅;露天煤矿最终境界与开采计划优化方法及其应用[D];东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建洲;平朔东露天煤矿采空区处理与采矿一体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张海荣;鄂尔多斯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杨飞;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布沼坝露天煤矿剥离半连续系统可靠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胡常礼;露天煤矿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5 张红超;胜利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6 雷雨;露天煤矿设计中环境成本内生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7 张维世;露天煤矿短期开采计划编制系统及其优化[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8 张亮;露天煤矿边坡应力无线远程监控系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康萨如拉;草原区露天煤矿开发对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陈刚;新邱博大露天煤矿技改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6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0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