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巷道煤帮冲击破坏机制及支-卸循环带控制原理
本文关键词:深部巷道煤帮冲击破坏机制及支-卸循环带控制原理
更多相关文章: 深部煤巷 冲击地压 裂隙演变 冲击裂隙 支-卸方式
【摘要】:针对深部巷道煤帮冲击破坏问题,分析了煤帮冲击破坏显现形式、冲击孕育的功能分区、冲击过程中微裂隙串接连通特征及主控冲击裂隙。研究表明:巷帮冲击破坏显现型式主要包括冲塞滑移型、层裂抛掷型与粉碎弹射型3种。煤帮微裂隙通过横、纵、斜3个方向发生串接连通。煤帮冲击孕育的4个主要功能分区包括峰值应力区、摩擦限制区、压缩内裂区及外鼓薄弱区。微裂隙不同串接模式及4区不同联动模式将形成煤帮不同的冲击破坏形态。合理设置支-卸循环带是煤帮动力稳定性的控制方式之一。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煤矿;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深部煤巷 冲击地压 裂隙演变 冲击裂隙 支-卸方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64044)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SJLX15_0690) “天山学者”资助项目(TSS20150105)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JSQL2014020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分类号】:TD324
【正文快照】: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灾害愈发严峻复杂,甚至与煤自燃、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等重大灾害事故先后发生或复合发生,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及矿工生命安全[1]。深部巷道两侧煤帮是冲击破坏易于显现和强烈发生的密集部位。冲击地压发生后,两侧煤体片帮严重。有时甚至是巷道两侧煤体发生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清;王卫军;潘长良;彭斌;;水平煤层巷道煤帮稳定性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刘玉田;王文庆;苏海健;;大跨度高煤帮煤巷支护参数优化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5期
3 李英明;马念杰;;康家滩煤矿回采巷道煤帮支护参数研究[J];煤炭工程;2009年09期
4 马念杰;刘洪涛;张飞飞;闫德忠;;煤帮玻璃钢锚杆支护的安全稳定性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5 朱德仁,王金华,康红普,蔡嘉芳;巷道煤帮稳定性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1998年01期
6 李英明;马念杰;杨科;;基于煤帮变形的玻璃钢锚杆失效机理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10期
7 尚寿涛;;采煤工作面注固瑞特加固煤帮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25期
8 赵晋华;回采巷道煤帮锚杆支护技术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6期
9 李峰光,李观生;回采巷道煤帮锚杆支护技术研究[J];西山科技;2002年05期
10 徐大贵;史向明;;回采面两巷煤帮塑性变形机理分析及控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宫守才;;煤帮塑性区弹塑性位移解[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张士斌;郭建泉;宋得星;;济三煤矿六采区煤帮冲击发生机理研究[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贺;玻璃钢锚杆煤帮支护失效机理及让压可延伸新结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6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1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