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中兴矿1207工作面采空区发火原因分析与灭火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5:25

  本文关键词:中兴矿1207工作面采空区发火原因分析与灭火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遗煤自燃 “Y”型通风 注氮 高抽巷 防灭火技术


【摘要】:煤层自然发火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中兴矿在1207工作而回采过程中,采空区CO超限,直接影响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由于中兴矿1207工作而开采的4#煤上部2#煤层全部垮落到采空区、且采用的是沿空留巷Y型通风、柔模支护的墙体支护强度不够、以及采空区瓦斯抽采、高抽巷的布置,这些都加剧了采空区漏风,最终导致采空区CO浓度超限。针对这一具体情况,本文根据矿方提供的束管和人工监测数据,确定着火范围,制定防灭火措施。首先在1207留巷末端注固水灭火材料,并且在一氧化碳异常的区域20m范围内进行注氮。1207工作而回收后,根据人工监测数据调节注氮位置,将两台注氮设备全部对10#预埋孔停采线方向150m处集中注氮。材巷密闭,调节材巷、高抽巷内外压差至小于20pa,同时减小采空区瓦斯抽采达到抽采量小于涌出量。最终CO浓度逐步下降到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遗煤自燃 “Y”型通风 注氮 高抽巷 防灭火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5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5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4-15
  • 2 煤自燃理论及常用灭火措施15-23
  • 2.1 煤炭自燃理论15-16
  • 2.2 常用的煤矿火灾防治技术16
  • 2.3 采空区煤自燃灾害防治16-19
  • 2.4 采空区煤自燃灾害预测19-20
  • 2.5 采空区煤自燃灾害预报20-23
  • 3 中兴矿井概况23-27
  • 3.1 中兴矿矿井概况23
  • 3.2 通风系统23
  • 3.3 防尘系统23-24
  • 3.4 防灭火系统24
  • 3.5 监控系统24
  • 3.6 抽采系统24-27
  • 4 1207工作面采空区着火原因分析27-33
  • 4.1 工作面位置27
  • 4.2 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27
  • 4.3 工作面高抽巷层位情况27
  • 4.4 工作面通风、瓦斯情况27-28
  • 4.5 工作面瓦斯抽采情况28
  • 4.6 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情况28
  • 4.7 1207工作面采空区产生CO的经过28-29
  • 4.8 1207工作面采空区CO异常后采取的措施29-30
  • 4.9 1207工作面采空区着火原因分析30-33
  • 5 1207工作面采空区灭火方案(前期)33-47
  • 5.1 保持通风、抽采系统现状33
  • 5.2 采空区通风参数检测33-39
  • 5.2.1 实验目的33
  • 5.2.2 实验装置及主要仪器33
  • 5.2.3 GC4008(B)型煤矿专用色谱仪概述33-34
  • 5.2.4 实验原理34-37
  • 5.2.5 实验步骤37-38
  • 5.2.6 1207留巷预埋孔孔距38-39
  • 5.3 1207工作面采空区注氮安全技术措施39-45
  • 5.3.1 注氮机安设地点及管路敷设情况39-40
  • 5.3.2 注氮方式40-42
  • 5.3.3 注氮技术要求42
  • 5.3.4 注氮安全技术措施42-44
  • 5.3.5 注氮期间参数测定人员注意事项44
  • 5.3.6 人员误吸入氮气处理措施44-45
  • 5.3.7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45
  • 5.4 对漏风地点进行封闭45
  • 5.5 做好应急处置工作45-47
  • 6 1207工作面采空区火火技术方案(后期)47-69
  • 6.1 1207工作面回收47-48
  • 6.2 注氮惰化采空区气体后的参数变化情况48-63
  • 6.3 灭火方案63-68
  • 6.3.1 调整现有采空区注氮方案63-64
  • 6.3.2 1207采空区瓦斯处理64
  • 6.3.3 均压调节64-65
  • 6.3.4 注固水灭火材料65-67
  • 6.3.5 加强采空区多点气体监测67-68
  • 6.3.6 布置10组测温探头68
  • 6.4 灭火方案效果评价68-69
  • 总结69-73
  • 参考文献73-76
  • 致谢76-77
  • 个人简介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明;孙占刚;;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测定分析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0年06期

2 时国庆;王德明;仲晓星;;三相泡沫在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渗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08期

3 任晋娟;康显强;;刘庄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研究[J];山西煤炭;2012年02期

4 宏宇;生产工作面采空区密闭方法[J];煤炭技术;1991年03期

5 张爱华;应用注泡技术防灭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火灾的探讨[J];煤矿安全;1998年01期

6 陶远;秦汝祥;庞文华;;U型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流场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4年01期

7 曾海利;李川;赵洪伟;;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分析[J];煤矿安全;2012年05期

8 王康明;何启林;蔡翼骏;;新柳煤矿231115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测定[J];江西煤炭科技;2013年01期

9 霍成祥;;官地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体自燃“三带”范围研究[J];中国煤炭;2013年07期

10 贾德祥,单亚飞,董学衣,,章庆丰;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氮气防火合理工艺参数的选择[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迎格;马旭;张连锋;王旭;;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灭火中的各种技术手段作用分析[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2 白正平;罗文;;大柳塔煤矿22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CO浓度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3 刘干光;;“U”型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的选择及应用[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干光;;“U”形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的选择与应用[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5 刘小锋;;防治水措施在蒋家河煤矿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别凡 通讯员 刘利铭;坚持源头治理 保障安全发展[N];中国能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玉国;神东矿区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常温条件下CO产生与运移规律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军;大采高超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孙宏敏;高瓦斯强抽采工作面采空区防火技术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3 常坦祥;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4 刘亚军;平煤股份六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流场及合理横川间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s

本文编号:1122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22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