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茅口晚期锰矿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约束——以遵义市南茶锰矿为例
本文关键词:二叠纪茅口晚期锰矿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约束——以遵义市南茶锰矿为例
【摘要】:遵义锰矿是我国二叠纪时期一种重要的锰矿类型。南茶锰矿床是近年来在遵义锰矿区发现的又一中型隐伏锰矿床,是遵义锰矿的典型代表。南茶锰矿含锰岩系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南茶锰矿成锰期前样品V/(V+Ni)值在0.6与0.65之间或与0.60接近,V/Cr值在0.71~2.05之间,均值为1.34,Ce呈中等程度的负异常,说明该期沉积环境属贫氧环境;成锰期样品V/(V+Ni)值接近0.45,V/Cr值为0.28、1.30,Ce呈轻微的负异常,反映此时属氧化—贫氧的沉积环境;成锰期后样品中,V/(V+Ni)值则介于0.65~0.88,均值为0.76,大部分样品V/Cr值4.18,Ce呈轻微的正异常,说明成锰期后可能处于缺氧环境;含锰岩系δEu值均显示为弱的正Eu异常(成锰期前、成锰期以及成锰期后Eu/Eu*均值分别为0.88、1、0.85),反应含锰岩系沉积时期受到热水作用的影响较弱;锰碳酸盐岩地层的碳同位素具有一次明显的负偏,至锰矿层达最低(-12.5‰V-PDB),显示与有机质的降解有关。综上所述,南茶锰矿的形成经历了前期氧化锰沉淀和之后氧化锰沉淀被还原形成碳酸锰的过程。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南茶锰矿 地球化学 氧化还原 成矿过程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346)~~
【分类号】:P618.32
【正文快照】: 0引言锰矿的形成主要受氧化—还原条件控制,在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中,锰具有不同的沉淀形态:氧化条件下,Mn2+先被氧化成Mn4+,以锰的氧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在还原条件下,Mn2+与CO2-3结合生成Mn CO3而沉淀[1]。与锰的两种不同沉淀形式对应,相应地锰矿也具有两种形成机制:一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召开2007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李新之;协同学及协同成矿过程[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年06期
3 柯罗列夫;郑作环;;论铀在变质成矿过程中可能的迁移形式及其沉淀原因[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8年04期
4 郝瑞霞,关广岳;生物在锰成矿过程中的作用[J];地质与勘探;1994年04期
5 方金云,姚书振;成矿过程可视化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9年03期
6 成秋明;;成矿过程奇异性与矿产预测定量化的新理论与新方法[J];地学前缘;2007年05期
7 陆松年,李惠民,李怀坤,,杨春亮;成矿过程多元同位素体系的时代信息[J];地质找矿论丛;1995年03期
8 刘家军;柳振江;杨艳;石龙;赵百胜;毛光剑;王建平;;盐类在金属、非金属成矿过程中的作用[J];地质找矿论丛;2007年03期
9 杨顺田;;某区域大断裂特点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放射性地质;1984年02期
10 成秋明;;成矿过程奇异性与矿床多重分形分布[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文苓;尚林波;胡瑞忠;邓海琳;;银、铅、锌在热液成矿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机理[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艳;柳振江;刘家军;张静;王建平;石龙;;盐类在金属成矿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谢磊;王汝成;陈骏;朱金初;张文兰;王德滋;于阿朋;;骑田岭准铝质花岗岩中的三类含锡榍石:EMP和MC-LA-ICPMS研究及对锡成矿过程的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饶超;热液成矿过程中热及流体传输的计算机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齐天骄;新疆磁海大规模铁成矿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陈克娜;金川镍铜(铂族)矿床成矿过程探讨[D];兰州大学;2011年
4 闫星光;河南栾川县南泥湖钼钨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研究及成矿过程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1133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3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