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平水铜矿井下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4 14:02

  本文关键词:平水铜矿井下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岩体质量评价 工程岩体 稳定性分析


【摘要】:针对浙江平水铜矿 445 m中段上、下盘围岩和矿体进行了工程地质和物理力学参数分析研究,采用RQD指标基本分类法、南非Bieniawski的地质力学RMR分级法和挪威BaRton的Q系统3种方法对岩体进行了分级,结合矿山实际采用Roclab软件对矿岩的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各岩体的工程稳定性状况,奠定了井下岩体力学及工程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34006;51374105)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2cy013;13C308)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S130003)
【分类号】:TD313
【正文快照】: 矿山的开采工程对象均为岩体介质,岩体的质量决定工程的稳定,深入透彻地了解岩体结构状况、力学特征、岩体发育及岩体质量等级是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过程中必须的基础工作。岩体是复杂地质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内部的微裂隙发起、扩大、通贯直至破坏,同一岩性的岩体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所刊论文1998年被引统计表(Ⅴ)(续Ⅱ)[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2 ;2001年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年会暨第二届亚洲岩石力学大会[J];煤炭学报;2001年05期

3 蔡承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被评为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与水利工程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本刊编委、著名岩石力学专家黄荣樽教授逝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所刊论文2000年被引统计表(Ⅲ)[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6 王可钧;国际岩石力学界重要资料拾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7 程本科,李茂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发展——浅议西部开发中的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发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8 ;第10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2003年9月在南非召开[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青岛编委扩大会议纪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10 ;2004年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扩大会议纪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冰骏;;对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可钧;李焯芬;;我国岩石力学现状与发展初探[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4 张伯崇;;从美国地调局岩石力学实验室看我国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室的建设[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5 牛锡倬;;岩石力学发展的前景[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6 孙钧;;前言[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7 ;提词[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黄锦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论文作者浅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序[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10 ;面向未来的岩石力学与工程研讨会(第1号通知)[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刘垠;岩石力学的未来在中国[N];大众科技报;2011年

2 记者 刘莉;我国科学家接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N];科技日报;2011年

3 华凌;慢地震动态可通过岩石力学观测[N];科技日报;2013年

4 马占云 陈军海;大陆架一实验室 完成系统升级[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记者 黄俊华 通讯员 乔桥 张远 贾海;武汉岩石力学科研水平誉满神州[N];湖北日报;2000年

6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陈继荣 实习生 罗璇;破解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难题[N];湖北日报;2010年

7 记者 赵晓霞;第一次由中国科学家当选海归首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岩石力学与工程》[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袁燕;宋建波 获中国岩石力学最高奖[N];贵州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武晓娟;岩石力学与矿井动力灾害防治迫在眉睫[N];中国能源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韦立德;岩石力学损伤和流变本构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艳梅;岩石力学动、静态参数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2 尹宏雪;高温后花岗岩岩爆的真三轴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3 范卫锋;分形理论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徐高巍;岩石力学参数取值研究及数据库系统的完善[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5 肖庆华;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6 张向阳;金川二矿区深部岩石力学性及岩石流变损伤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9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39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