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煤矿底板高承压太灰水疏降可行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郊煤矿底板高承压太灰水疏降可行性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城郊煤矿的地质、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分析计算矿区的底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水压、底板隔水层厚度以及采动破坏带等,并在此基础上用突水系数法对二2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划分危险区域、较危险区以及相对安全区域;根据出水点水压、水量等资料得出21304工作面南部的水文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底板L8太原组灰岩是重点防治水层位,且通过对底板出水点进行连续取样水质测试,分析发现L8灰岩与奥陶系灰岩之间存在水力联系。采集、测试矿区各个块段的煤层顶、底板水样,分析、对比各块段水质差异,认为多数块段的顶、底板水质差异性较大,个别块段之间的底板水质也存在较大差异,从水质角度认为底板太灰水的疏水降压存在一定可行性;城郊煤矿所在永夏煤田的东部、西部、南部均为隔水层断层,北部为相对隔水层断层,使永夏煤田成为一个封闭-半封闭的独立水文地质单元,矿区内多数断层导水能力较差,宏观上为矿区的疏水降压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通过在21304工作面内布置放水试验得知工作面南部底板断层裂隙带发育丰富,奥灰对其补给量为200m3/h左右,F20断层为隔水断层。结合物探结果、安全水头值、钻孔出水点水压水量等因素,将21304工作面划分为高压富水段、高压含水段以及低压弱水段等三个块段。其中,高压富水段靠近边界断层,底板断层裂隙带发育充分,奥陶系灰岩岩溶水通过裂隙带对底板太灰含水层补给强烈。设计底板太灰疏放方案,利用Visual MODFLOW模拟21304工作面底板太灰水渗流场,预计在疏放进行23天后底板水压降到安全水头以下。根据工作面底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底板放水孔封闭可行性,估算底板放水孔关闭的工作面推进距离为520m。本论文有图59幅,表36个,参考文献80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延春;杨扬;;大埋深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统计公式及适用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9期
2 梁建民,姜兴阁,王希良,,蒋勤明;综采、综放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96年01期
3 高庆;叶元辉;;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发育规律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33期
4 李海梅,关英斌;综采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的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年03期
5 杨彦利;关英斌;王卫东;王勇;韩立强;;陶二煤矿2~#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1期
6 王秋生;姜玉海;;底板破坏深度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1年12期
7 易洪春;虞金林;陈玉玖;王健;吴国庆;;采场底板破坏带电法动态监测实验[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8 魏大勇;;恒源煤矿Ⅱ6112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测试与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3年04期
9 王春秋;潘立友;华永芳;;支柱对煤层底板破坏机理的研究及应用[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10 李文彩,张义顺,王洪志;松软底板条件下柱鞋的设计[J];煤矿设计;199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海;;底板破坏深度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永杰;李增力;;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C];2008年
3 李晓斌;何有巨;;复杂区深部A组煤底板岩溶及其防治[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王健;;综采面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5 关英斌;李海梅;杨彦利;;承压水上近距煤层开采的底板破坏深度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6 张文泉;李加祥;温兴林;;回采参数与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关系的研究[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7 许延春;姚依林;陈胜然;柳昭星;;深部承压水上大采高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理论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8 翟晓荣;吴基文;;煤层底板注浆前后采动效应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作宇;;顶底板岩体移动的理论与实践[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孟祥瑞;徐铖辉;高召宁;王向前;;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家卓;采场底板围岩应力壳力学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风达;深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机理及突水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3 于小鸽;采场损伤底板破坏深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付宝杰;水—岩耦合作用下采场底板综合分区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5 徐德金;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开采底板断裂活化致灾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梁盛开;黔北矿区承压水分布特征与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陈新明;大埋深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浩;煤层底板隐伏充水断层扩展的模拟实验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孙闯;长平矿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顶底板运动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姜玉龙;综放采场底板损伤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缓缓;基于采场损伤的潘北矿A组煤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振龙;叠合板用预制带肋底板的力学性能[D];兰州大学;2016年
6 王刚;富山矿承压水上开采底板破坏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灏;城郊煤矿底板高承压太灰水疏降可行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王红;博孜墩煤矿“一硬两软”大倾角厚煤层开采底板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崔胜;显德汪矿9~#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10 李冲;邯邢地区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43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4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