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岩层移动变形的负指数预计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采动岩层移动变形的负指数预计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地下开采引起岩层移动变形,影响巷道采掘支护、地下管线运行等实际问题,利用负指数函数法建立了岩层内部任意水平的下沉预计模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进行实例验证,均取得较好的一致性。应用负指数预计方法可准确的预测采动岩层内部移动变形,为安全采煤及浅埋工程下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基金】:山西省自然基金(2014011001-3)
【分类号】:TD325
【正文快照】: 煤炭开采将破坏煤层上覆岩层的初始应力平衡状态和岩层分布的整体性,导致岩层内部应力重新分布以及岩层连续性的移动、变形和非连续性的破坏[1,2]。很多学者对覆岩内部的移动变形进行了研究。李春意应用概率积分法,建立了覆岩内部的移动变形静态预计公式及一体化动态预计模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惠权,于广明;地质动力引起岩层移动变异及突变灾害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王艳辉,宋卫东,蔡嗣经;地下金属矿山崩落采矿法岩层移动规律分析[J];金属矿山;2002年03期
3 王艳辉,明世祥,蔡嗣经;地下金属矿山岩层移动正交数值模拟计算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3年03期
4 郭文兵,邓喀中,邹友峰;岩层移动角选取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9期
5 张东明,尹光志,魏作安;重庆某矿开采过程中岩层移动的分形特征及其预测[J];有色金属;2003年04期
6 朱刘娟;陈俊杰;邹友峰;;深部开采条件下岩层移动角确定研究[J];煤炭工程;2006年02期
7 陈晓祥;谢文兵;;岩层移动模拟研究中模型下边界位置的确定[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刘振国;杨玉学;;河北某矿地表与岩层移动及其预测预报数值模拟研究[J];现代矿业;2009年04期
9 王国华;郭进平;;地下金属矿床开采岩层移动预测与控制技术[J];金属矿山;2009年10期
10 陈清运;杨从兵;王水平;张电吉;张国联;;金山店铁矿东区崩落法开采岩层移动变形规律研究[J];金属矿山;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安;;岩层移动钻孔观测法在我国矿山的应用[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2 于政喜;范学理;;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性态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尹贤刚;李庶林;李爱兵;;前常铜铁矿采矿回采方案及岩层移动研究[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庶林;桑玉发;周辉;王泳嘉;;灰色预测和时序组合预测模型在岩层移动中的应用[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寇新峰;霍召峰;刘灿华;;根据地面斑裂推算岩层移动角[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玮;陈铁林;卜发东;;条带开采法岩层移动机理再分析[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狄乾生;隋旺华;;煤矿浅部采空区岩层移动规律性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8 刘国华;;英岗岭煤矿东村分矿313工作面地表和岩移观测技术[A];纪念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省(区、市)煤炭学会学术专刊[C];2012年
9 柴敬;石平五;刘晋安;;矿山岩体工程的组合堆体模拟实验方法[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于师建;吴戈;沈光寒;孙振鹏;庞连姿;;钻孔测井在模型与参数识别中的应用[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平路;构造应力型矿山地下开采引起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王磊;固体密实充填开采岩层移动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付玉华;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稳定性及岩层移动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吉雄;矸石直接充填综采岩层移动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赵国彦;金属矿隐覆采空区探测及其稳定性预测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义;地下金属矿山岩层移动角与移动范围的确定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王少林;金属矿厚大矿体开采岩层移动与地压监控技术研究[D];长沙矿山研究院;2011年
3 刘杨;五家矿四井开采对平庄西露天工作帮岩层移动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仲丛明;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移动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郑婧;晋华宫矿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移动变形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建星;枣泉煤矿T-2火烧区下开采岩层移动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7 付俊;金属矿山急倾斜薄矿体开采岩层移动及地表影响研究[D];长沙矿山研究院;2014年
8 刘敏;重复采动下多层矿采场应力及岩层移动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莫舒;地下开采上覆岩层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7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47869.html